台北善牧學園

地址:保密

MAP

電話:(02)2721-0616

傳真:(02)2721-0639

信箱:goodyouth@goodshepherd.org.tw

網址:https://goo.gl/bfsGyS

諮詢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下午5點

【我們的緣起】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在少年服務中針對中輟少年的特性,嘗試創新各種協助中輟少年的策略及服務方案,於民國八十七年三月開始配合街頭外展工作的需要,在「萬華少年服務中心」(今「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內開辦「多元性向發展班」(即現在的「台北善牧學園」),提供中輟少年一個安全的生活與學習空間,以培養其規律之生活作息,穩定中輟少年的生活。此計劃屆滿十九年,已經協助二十期共298位中輟及校園適應困難的學生完成國中學業。

從服務經驗中我們發現學園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不盡相同,無論在哪個階段出現學習斷層,學校轉介因素大多為「對學習沒興趣」「學業低成就」「自我價值低落」等,而這樣的發現讓我們慎重思索『學習』真正的意義」。「台北善牧學園」針對面臨中輟危機的青少年所規劃的課程設計以多元智慧為主軸,合併復原力及充權(Empower)的理念與方法,落實在工作場域中,發現學生的能力與優勢,事先調查學生的興趣,加入自主選修課程,透過此規劃使每位學生能發展及發掘、培養所長,最終目標是期待透過多元的學習重新建立孩子們學習的「動機」與「成就」。提供多元課程外,也透過社工專業人力進行個案輔導、家庭工作、連結社區資源等服務,除了消極解除學生中輟身份、解決教育系統的中輟議題外,更期待積極的協助學生能夠重整自己的生活,提供廣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尋獲一個自己可以堅持穩定的目標,以安全渡過青春期生心理發展的混沌與衝撞階段。

過去來學園的學生大都在就學問題擴大後無法適應學校,才轉介到學園就讀,多數的學生在學園學習狀況相較於過去穩定,但實質上面對回歸時仍不乏環境互動或學習條件等因素造成個人的擔心與抗拒,導致真正能在國中就學階段透過學園服務後回歸原校的狀況少有。而我們也從學園學生參與學園課程中看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學習的方式、步調,甚至透過學習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成就與責任,就能夠帶動學生調整學習態度、生活作息,因此我們計畫再度挑戰新嘗試,從殘補前進預防,透過精簡課程、加強與學校合作,無論學生哪一個年級,在學校輔導室評估該生在校學習動機低落,但願意嘗試多元試探的課程,皆可轉介。透過學園與學校的配搭,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課程,加上社工專業人力協助,讓學生在未完全離開校園前就能被輔導網絡承接住,協助解決在校適應或無動機等狀況。

【我們提供的服務】
1.『多元課程』

課程設計主軸:針對學生個別興趣及能力來規劃及安排多元智慧課程,以培養多元能力及增強學習自信為思考主軸。

課程大致分為下類兩大方向四大類別:

就業方向 內在成長
(1)技藝課程
(2)興趣課程
(3)個別進修班
(4)成長團體課程

2.『個案輔導』

專業社工人力:針對學生行為、人際關係、性別關係、情緒管理、家庭支持、 師生關係等方面議題進行會談與處遇。不以問題取向看待學生,成為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看重學生全人發展。

3.『家庭工作』

經常性工作:電訪、家訪、轉介面談、會談、家長座談會。

戶外親子活動:依每屆家長特質與接受度做不同活動設計,例如:親子溯溪、親子繩索、漆彈、一家一菜、鶯歌親子遊等。藉此增加社工、學生、家長三方非正式的互動機會,增加信任關係的穩定度,以利於未來的個案及家庭工作。

親職功能的維繫與提昇。

4.『資源連繫』

轉介過程即掌握學生相關資源,並維持聯繫與合作。例如:學校、少年輔導組、司法系統(警察、觀護人)、醫院、社會福利中心等單位。另視學生進學園後之需求,協助連結新的相關資源,以提高生活穩定度。

【我們的目標】
(一)提供中輟生個別化的學習環境,視學生個別特質、狀況,提供多元適性的課程,協助中輟生完成國中義務教育。

(二)協助中輟生規劃升學、就業及生涯發展。

(三)協助中輟及長期間輟者,增加其生活學習、人際相處及社會適應能力。

(四)加強家庭工作,強化其支持功能,以增強少年復學後之穩定性。

(五)連結家庭、學校及社區資源,建立中輟生支持網絡。

(六)加強復原力在學園環境與個案工作上的建立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