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兒童保護與支持服務

2023-11-02

善牧臺北市西少「歸屬」攝影展,聆聽少年一段找尋的旅程

「我是阿公帶大的,玩累了,看著他的背影,我就覺得很安心。」
「想著被欺負被排擠的痛苦,我只能一個人在公園哭…。」
「騎腳踏車是我最快樂的時刻,那瞬間,彷彿悲傷都被迎面而來的風帶走。」
「我孤獨慣了,但我不想習慣孤獨,跟朋友聊天這才是我最想要的。」

為了讓社區大眾有機會認識在善牧臺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簡稱西少)陪伴下成長的少年,在善牧社工及少年們的共同努力下,10/4-10/12於萬華剝皮寮展出以「家庭、學校、社區和內心」為四大主題,主題為「歸屬」的55幅攝影作品,透過畫面表達少年內心的深沈低吟或狂放吶喊。邀請大家跟著這群少年們在生命中這四個地方兜兜轉轉,找尋熟悉的記憶和感受,無論是進行式或是過去式。此次攝影展共吸引上千人次觀展,假日並特別邀請創作的少年到現場與觀影者,面對面分享他們的創作故事和生命歷程。

宇哥(化名)童年過得非常不快樂,從小在學校常被嘲笑排擠,但他阿嬤從不責怪他為什麼不去上學,而是常常帶著他到公園聊天走走。但是有一天,阿嬤出門後就沒有再回來了…。於是宇哥拍下當時跟阿嬤住的公寓樓梯間,作品中,走道上宇哥的身影一如以往阿嬤在的時候,想像沿著這條窄小的樓梯間走過去,多希望到了門口,一開門,祖孫就如昔日般彼此陪伴,那樣的日常是每天最美好的時光。

「我看過太多人事物,深刻體會到遇到事情時,還在你身邊的才是真朋友。」滷蛋(化名)喜歡用底片相機拍照,二十歲出頭的他,講著這幅在自己成長的萬華舊街上拍的黑白照片,語氣不帶任何悲傷地說:「你不覺得這畫面很悲傷嗎?」。經過人生的艱難洗禮,現在的他願望是幫媽媽在她最喜歡的宜蘭買房子,講到這件事,他的眼神充滿篤定和期待。

年少時進出少觀所七次,逃學、打架、混幫派什麼都來的小朱(化名),有天下班後發現家裡沒人應門,開門發現爸爸在家因心臟病走了,驚覺自己已來不及對爸爸盡孝道…。到現在對爸爸的離世仍無法釋懷的他,每天上班賺苦力錢,用盡全部的力氣以工作填滿生活,想用「不去想」讓自己對爸爸的虧欠感少一些。分享會中他不斷提到:「我願意對過去的『匪類行為』認錯,希望社會大眾給我們這樣的少年再一次機會,不要因為過去的荒唐歲月而把我們貼標籤,因為在那段迷茫歲月中,可能正經歷人生中椎心刺骨的難關…。改過自新後的我們,很渴望社會大眾給予少年們重生的機會。」

談到這次策展的初衷,善牧臺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主任陳振穎表示:「也許有時他們被外界的強光照得睜不開眼;有時無助地瑟縮在深不見光的角落,我們在與少年討論後,決定一起用鏡頭拍下他們的生命故事,把很少被聆聽了解的心情表達出來,讓社會大眾理解他們都渴望被聆聽、被愛、被接納的。」透過這次的攝影展,大家就像一起穿越一座座時空長廊,透過聆聽、理解和接納,讓少年最終能找到自己的「歸屬」。

2023-10-25

《樂樂不見了》一起聆聽孩子受傷的童年

《樂樂不見了,聆聽受傷的童年》是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委託善牧恆安中心等6家長期執行臺北市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方案的社工共同策劃的展覽。於9/13-24假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 147、149展間舉行,兒保社工們希望能讓觀展者知道如何支持與理解受傷後的孩子,讓傷害不再蔓延,同時也希望觀展者在展覽中學習用創傷知情的眼光,覺察個人的生命經驗,練習善待自己與他人,進而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長大。

《樂樂不見了,聆聽受傷的童年—兒少保護與創傷復元》展覽分為動、靜態展覽,展區以「聽.說故事」為主軸,讓觀展民眾可以透過資訊圖表與聲音情境體驗孩子們的真實困境,也可以在現場閱讀三則個案故事,並以貼紙投票,或透過匿名投稿等方式書寫自己的經驗,或給故事中的個案一些回饋及鼓勵。

其次亦規劃「時光療癒間」去感受自己的心情、沉澱腦海中的想法與念頭,練習自我照顧,理解創傷對人的影響,以及「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等展區,觀展民眾可以在現場透過未來信以及摺紙飛機等操作,體驗感受將自己也有一些不愉快或不舒服的感受與經驗,讓它飛走,或者透過紙飛機留下祝福。

「樂樂不見了」不僅僅是故事主人翁樂樂不見了,更象徵著每個孩子、甚至是每個觀展者心中的快樂,因為成長過程中各種生命事件與受創情境,慢慢消失不見了。而這個覽展除了提醒兒少保護的重要性之外,更希望讓每個觀展人都能在尋找、了解主人翁樂樂的過程,更貼近、擁抱過去曾受傷的自己,在幫助樂樂的同時,也能療癒自己,找回內在的快樂。

為期12天的展覽,共有3,333人次前來觀展,也有1,181位民眾追蹤關注展覽的粉絲專頁!紙飛機承載著大家在上留下的滿滿祝福,願每個曾經受傷的靈魂,都能被溫柔輕撫、悉心呵護,在未來一起相互陪伴,給予彼此溫暖的力量。

2023-09-20

聽我們說 遇見彼此的故事 ─ 善牧得力住宅自立分享會

為讓更多兒少工作者、正經歷自立生活的少年及社會大眾更了解善牧得力住宅如何陪伴離開家外照顧系統邁入自立生活或已在社區自立生活的青少年,8/25於善牧台北市信義婦女培力中心舉辦自立少年分享會,邀請在得力住宅服務的工作夥伴還有接受過得力服務的住民們,跟大家一起聊聊在得力住宅成長的故事。

107年善牧基金會承接台北市社會局委託,於木柵興隆公共住宅開辦全台第一個青少年自立住宅 ─ 得力住宅,服務剛離開寄養家庭或安置機構的青少年,以模擬租屋的方式,逐步讓少年學習自立生活的技能,並透過定期住民大會的召開,練習為自己的權益發聲,為未來的生活負責,陪伴支持他們順利轉銜到社區租屋自立生活。幾年來,已有 39 位住民入住,其中 28 位已順利走入社區。

▋ 找到彼此和諧的相處節奏

陪伴這群準備進入社區的住民們,善牧夥伴們花了很多心思嘗試與調整,希望能找出與住民間最和諧的相處節奏。「為什麼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善牧得力住宅社工廖筱令坦言剛與住民們認識時,對彼此的預期都不一樣。原本對入住得力住宅的青少年抱持著已經進自立生活了,所以很多生活能力應該都準備好了,但實際相處後發現,大部份住民對未來是茫然無助的,他們很可能突然沒工作、一下把存款花光、課業就這樣被當了…等。因此,善牧夥伴們必須重新建構工作眼光,以開放接納的態度,接受每位住民在生活中展現的不同樣貌以及各項能力的差異。

▋ 讓挫折成為生命養份

「在工作、課業、生活中拉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住民不斷練習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試著在卡關時尋求資源協助,讓挫折和跌倒成為生命中的養份。加上網路時代的來臨,大家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變少了,有住民在求職或打電話時,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或與人開啟對話,於是善牧社工們就從陪著做,到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做,漸漸地站穩腳步,把生活主導權利回歸自己手中。

當天的分享會,許多住民聊及自己磕磕碰碰的自立歷程時,還是會掙扎:「遇到困難時,是否要跟善牧社工說?」但普遍住民後來都深刻理解到:「還是要主動提出來,不然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這就是善牧「復原力」裡找尋適當資源協助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住民成為彼此的幫助

在善牧得力住宅還傳承一個很棒的「默契」,生活遇到的酸甜苦辣會彼此聊聊,因為在學校或打工場所,遇到的同儕大多在家庭的保護下,對於住民的煩惱很難理解,所以住民彼此間像朋友般的扶持力量是很重要的。而住宅的社工不像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需要負起「照顧兒少的生活起居」的責任,住宅社工落實的是住宅的經營理念「陪伴‧共生」,用「陪伴者」、「資訊提供者」、「雞婆的房東」的角色存在住民們的生活中,讓他們在住宅居住期間遇到生活困境或疑惑時,有個諮詢的對象。另一方面,住民自立時難免會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感,因此,住宅社工們陪住民討論、練習與他人互動、溝通的技巧,也引導住民認識自己、釐清自己面對孤獨的感受、學習知道即使當下自己是孤獨一個人,但心裡不會是孤單的。

▋ 把問號化成對未來的清晰藍圖

「為什麼同學下課後可以去補習或玩樂,而我卻要努力打工,煩惱生計和住處?」這也是住民們心裡常有的吶喊,而他們在得力住宅可以有兩年的緩衝期,讓滿頭的問號可以慢慢勾勒出比較清晰的藍圖。筱令回顧這四年來,陪伴住民們成長的感受:「剛來得力的時候,我會期待原本能力是2分的少年,經過這段歷程可以成長到10分,後來我發現少年們在來來回回的拉扯中,很努力地找尋平衡與蛻變,如果進入社區時能進步到4分,我就覺得都值得了。」

2023-08-31

一杯咖啡、一杯特調,都成為他們的畫布:台北善牧學園牧茶屋快閃店店長阿得專訪

(轉載自獨立評論在天下)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胡家韻

善牧基金會於民國87年於少年服務中心開辦「多元性向發展班」,先後成立台北善牧學園及宜蘭善牧學園,提供在主流學校中輟學或適應不良的少年一個適性的學習環境。來到學園的孩子,可以結合興趣學習自己想嘗試的領域,社工們會盡力找尋資源為學生「增能」,讓孩子學習一般科目的同時,也能從多元課程中培養正向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因體制內學習的不適應而氣餒或放棄,而是在學園中和社工及師們嘗試開啟對話框,知道自己的不一樣,是可以成為未來人生中精彩選項的。

20多年來,善牧陪伴這群孩子找尋復原力,從學習中體會自己的價值並找到自信,而善牧夥伴在付出的同時,也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以下是台北善牧學園咖啡講師阿得在陪伴孩子找尋夢想時,以第一人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蛻變。

▋ 一杯咖啡,有無限的小宇宙

和台北善牧學園的孩子一樣,我青少年時期,對家人和教育體制有許多激烈的反抗和衝撞。4年多前,我應邀來學園擔任咖啡拉花講師,與這群孩子們相處後,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以前的自己,心中有太多不被理解,以及因無法適應現行教育體制的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容易脆弱」是我們共同的特質。

「高中的時候常聽人家說,一杯咖啡是有無限可能的小宇宙,其中的風味和感受千變萬化。」說也奇怪,畢業後,這段和朋友的對話浮現在我腦海,我沒有選擇升學,卻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去探索咖啡的世界。

「練功」就要拜師學藝,後來我去上咖啡課,老師說,「咖啡是要用心感受,把注意力放在舌頭和口腔,不要急著一飲而盡,而是慢慢咀嚼它。」在一次杯測時,我喝到了咖啡裡有花生的味道。老師稱讚我,「這杯咖啡的調性的確帶有花生味,但是是藏在很深的層次中,你居然可以品得出來!」那是我第一次嘗到那麼奇妙的味道,我心裡滿開心的,有一種開竅的感覺。

▋ 不只教孩子咖啡拉花,更教他們用創意發想飲品

咖啡是很敏感的東西,裡面藏有許多細節。聽說從一杯咖啡,可以品出一個人的特質和性格。那,何不試著從咖啡認識自己呢?因此在台北善牧學園,我不僅教孩子咖啡拉花,更重要的是帶他們從咖啡、調飲的世界中找到自己,讓孩子們變得更有自信,這對人生是很重要的。

去年,我在調飲課程中,更進一步帶孩子們把自己的想法和詮釋融入在調飲風味中。比方我會請學員們調一杯「金雲」(台北善牧學園主任的名字),原本大家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下手,我會引導:「你們看到吧檯上的糖漿、果釀和食材,有什麼靈感呢?」於是孩子們便一步步去思考想呈現的風味和色彩搭配,試著運用吧檯上的素材賦予它們意義。

孩子們的專注投入,激發出許多精彩創作。我想把這些成果與更多人分享,因此有了「牧茶屋」快閃店的想法。我們都知道,一旦真的要開店,團隊需投入的心血和努力無法想像,但還是決定接受這艱難的挑戰。

開店的過程中,從店名發想、主視覺設計、擬菜單、備料、營運時的人力安排,客群設定、出杯SOP、接訂單、外送路程規劃……,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容易的考驗。而這就是「牧茶屋」的成立初衷:大家一起來試看看,如果「玩真的」,會遇到哪些情況?又要如何克服?

一直以來,我對「出杯」的每一杯飲品都很嚴格,也就是當初設計怎麼做就要那麼做。營運過程中,我曾因家裡因素不得不請假,所有的店務都讓這個團隊自己扛下來,雖然大家還是期待我能在旁邊協助他們,但並沒有因此逃避。歸隊之後,我發現就算沒有我「場控」,大家依然做得到,而且做得超好的,實在讓我刮目相看。

▋ 天馬行空的創意

「牧茶屋」快閃店設定的客群是台北善牧學園附近的4所學校及社福團體。在調製飲品時,我們會先安排出杯順序及路線,再進入實作階段。例如很有領導能力的學員冬瓜負責統整及規劃人力,他是我最得力的小副手;另外有一位學員小輿飲料很強,很有自己的想法,喜歡在既定品項中做一些微調,給顧客一些小驚喜。有一杯飲品叫「輿特」,意思就是「小輿的特調」,口感是一杯很像果汁的鮮奶茶。在快閃店期間,「輿特」風味不斷更新,因為他想讓這杯飲料有更豐富的層次呈現。考量到基底是口感較厚的鮮奶,很難讓水果的輕盈透出來,於是大家想出用薄荷葉揉和,讓果香可以跟奶香和諧共舞。
「牧茶屋」的菜單中,在課堂上最常舉手發問的小茹創作的「血崩」很受歡迎,名字的由來是對賣相的形容。製作時,要先用果醬在杯身內緣作畫,顧客一拿到這杯飲料就被淋漓的外表所吸引,而口感也是一樣極具張力,讓人享受到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驚艷。菜單中,只有兩樣是我想出來的,其他都是學員自己研發的品項,可見大家的創意是多麼天馬行空,對這家店的熱情是要滿出來的那種。

快閃行動中,大家一起經歷很多想像不到的挑戰,我看見我們還有許多成長空間,同時又很有默契的保有自我。來到台北善牧學園的孩子,大多因為教育體制讓他們備感壓力,所以我從不當「老師」,抱持著跟學員們輕鬆相處的態度,一起在專業領域中共同學習。每當完成訂單很累的時候,大夥兒一起聊天打屁,是我們最享受的時刻,甚至有學員神來一筆,當場秀一手,馬上把想法做成飲品跟大家分享。在「牧茶屋」快閃店的那段日子裡,大家就是這樣一起拚命、一起打屁、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

▋ 在專業路上共同邁進

6月初,這屆孩子剛畢業邁向下一個階段,我也朝自己的夢想邁進,包括考國際咖啡師執照、國際杯測師執照。為此,我做了許多「斷捨離」,因為杯測師必需保持味覺敏銳度,原本超愛吃辣的我戒吃辣、戒熬夜、維持運動、不吃油炸類,朋友都很納悶的問我:「捨棄那麼多的樂趣,值得嗎?」我覺得很值得啊!應該說,「我們」都覺得很值得吧!因為我看到學園的孩子們也是這樣努力著。今年畢業的兩位孩子在7月初雙雙取得美甲初級凝膠檢定合格證書,我也在暑假考取SCA國際咖啡師證照,這是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都在往專業的路上邁進!

這也是我來台北善牧學園後,跟這群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深刻領悟。他們的資源常常不充裕,但總是看到他們為自己的興趣默默「晚自習」,認真彈吉他、學美甲、打鼓、彈琴、學滑板、做調飲……,那份堅持深深感動了我。原本來教課,只是想賺點零用錢,沒想到在與這群孩子們的互動中,我因此更確定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我自己也跟著前進,感謝他們送我這麼棒的禮物!

2023-07-26

主動出擊的麥田捕手—專訪善牧基金會劉柏傳,陪伴生命差異一起成長

本文轉自《PAR表演藝術》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文字 | 吳岳霖,攝影 | 劉璧慈

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後簡稱「善牧基金會」)30餘年來致力服務受暴婦幼、棄虐兒、中輟生、單親家庭、新住民家庭、原住民家庭等,全台已有45處服務據點。其中,以特殊境遇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成立於1996年的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後簡稱「西少」),更是台灣首間相關服務機構。

曾任職於西少14年的社工劉柏傳,3年前因個人規劃,從台北萬華帶著一家人前往花蓮,經歷1年的安置機構,再次回到善牧基金會的花蓮光復中心。至少「14+3」的社工經驗,與一位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相當,也呼應著他以「陪伴」與「支持」作為面對青少年的態度,而從空間的位移、時間的流動,劉柏傳在守護每位特殊境遇青少年的個體差異時,也觀察出更多差異,並持續調整方法。

▋主動出擊後的記錄累積:西區少年的14年變遷

西少的特殊之處,在於「外展」是多年來很重要的工作之一。也就是社工會主動前往街頭接觸可以╱需要服務的少年,給予關懷、陪伴並開啟後續服務,像是舉辦球賽、營隊等活動。這有別於傳統多以需服務者前往機構尋找社工,西少具備更多主動出擊、接觸不熟悉被服務對象的動能。此外,台灣近年開始對司法少年進行後續追蹤,西少也早在成立初期就開始,因為他們認知到這群青少年終究得「回到社區」,與他們的關係也不能說斷就斷。

西少所關懷的青少年,不能用「犯罪」、「犯錯」這樣的詞彙歸類,因為他們的共通點多半是經濟弱勢,包含主要照顧者必須忙碌於勞動,迫使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照顧能量,於是流蕩街頭,連休閒資源也匱乏;甚至是一路被教育、社福等機制漏接,最後讓幫派收納,進而有犯罪事實。劉柏傳提到自己在西少的同事以服務案例進行論文研究,而指導教授認為這群孩子是被社會排除的,甚至是「排除中的排除」,非常邊緣。

「這就是讓我很難過的事。他們能夠選擇的機會沒有太多,所以真的必須自己找路走。」劉柏傳說。

也因西少這種「主動出擊」的個性,讓劉柏傳在這段期間內觀察到這群青少年的改變,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群聚地點,會因為警察相對強硬的查緝,而從撞球場、網咖等處逐漸移動到個別青少年的住處;另外則是智慧型手機的演進,社交軟體、手遊等也導致青少年較少群聚在外。同時,萬華地區的角頭勢力逐漸外來幫派公司化經營,隱身於看似正常設立的公司行號,進行販毒、詐騙等違法活動,這也改變對於吸納青少年的訓練機制,面對社工更有防衛心態。劉柏傳說:「公司有訓練,不要被社工洗腦,早期真的就是像哥們,有什麼不爽就直接說,或者他們幹完什麼事,就來找我們告解。」這導致特殊境遇青少年的隱蔽性提高,也更不容易進行陪伴輔導,但他說:「我們在社區仍會持續陪伴著。」

幾年下來,劉柏傳更有感的是,除了這群青少年因各自背景的弱勢,而造成低自信、低成就的狀態,甚至在學校體制中被師長歧視、霸凌;這類青少年也多半有過動、或情緒障礙等問題。他斷斷續續從無名小站到臉書進行書寫,記錄下這群青少年的轉變,他說:「讓更多人認識這一群我覺得很認真生活、充滿生命韌性,但不那麼被社會給接納的孩子。」

▋歷史與文化的創傷:花蓮部落少年的生命經驗

從萬華到花蓮,劉柏傳最清楚意識到空間感的差異。他負責的家庭支持方案主要服務區域是壽豐、鳳林與北萬榮,地形非常狹長,也增加移動成本。像是他上週到萬榮的紅葉村家訪,單程就達60多公里。另一方面,則是原住民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尚需面對與處理「認同」議題,其中包含文化、族群和自我認同,但目前大環境面對這樣的支持是斷裂且薄弱的,會直接衝擊他們的自信。

以實際案例來看,不管是萬華、還是花蓮的特殊境遇青少年都有照顧能量匱乏的問題,而無法在原生處獲得良好的依附關係。花蓮的差異在於地方缺乏工作機會,導致這些青少年的家長往往得到全台各處打零工,像是北部工廠、花蓮各地農工等,也有案例的父親是跑遠洋漁船,常見的現象是全家人都散落在不同城市,「哪裡有缺,就往哪裡跑,然後要一個接一個,所以青少年們成長過程的依附關係在原生家庭沒辦法被滿足,所以他們會很希望有情感連結。」劉柏傳認為,這種情感上的匱乏也導致這群青少年同樣得向外求取,「連家中照顧者都還在尋找愛,更何況17歲的青少年。」

他也從過往研究對應到實際案例,觀察到原住民族群的歷史創傷,從殖民時代以來的政策,必須被遷徙、被同化、被壓迫與犧牲,種種創傷似乎都被包覆在他們的身體內部,間接影響到原住民的飲酒、自殺率等議題。這種歷史創傷,再加上當代資本主義影響,讓這群青少年們與家庭、家族、原鄉更為斷裂,進一步導致自我認同與情感依附的追求愈加困難,也愈加漫無目的地、毫無根據的尋覓。

「自信不足或許是他們跟自身文化脫離,還有情感上的匱乏⋯⋯」劉柏傳這麼說,同時也體認到這沒辦法用單一個案來理解,而是結構與脈絡上的差異,環環相扣。

▋體認被愛:藝術教育因地制宜的介入

面對地方差異,善牧基金會提供了不同的藝術教育介入方法。

以西少來說,曾以「戲劇治療」的方案進行10餘年的工作坊與演出。帶領相關活動的老師張志豪,從1998年就開始協助善牧基金會策劃一系列街頭行動劇,宣導議題,後來他到英國攻讀戲劇治療碩士學位回國後,自2003年開始以「自傳劇」的形式,帶領善牧基金會所服務的青少年,以自己的生命故事進行創作,讓青少年的家長、老師、觀護人等了解他們之外,也會輪流到不同地方呈現,藉此提供這群青少年走出社區的機會。

劉柏傳認為,因經濟弱勢,這群青少年很難走出原生社區,這樣的經驗會讓他們體驗到不同環境、工作類型等,擴展視野,就像有青少年到了墾丁後才發現有「民宿」這個行業,而立下志願。他也說:「長天數的營隊讓他們一起生活,過程其實打造出家的概念,讓孩子慢慢放鬆融入,然後支持他們,補足原生家庭的不足,讓他們有機會去說出自己的故事,透過再詮釋,獲得更多力量。」後來,善牧基金會因人力不足中止「真的有青少年自傳劇團」方案,但合作過程中張志豪組織「台灣戲劇復原力協會」,延續了這樣的支持系統,甚至有曾參與過的青少年加入協力帶領。

而在花蓮光復中心,則從「文化」入手,希望能慢慢尋回這群原住民青少年的文化母體,像是針對兒童的繪本閱讀、族語歌曲教唱等,今年也會陸續開辦傳統編織等課程。「讓他們能夠透過這些,慢慢去拾起來一些跟自身文化有關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藝術作為媒介可以進行的方式。」劉柏傳這麼說。

他認為:「因藝術方案,我覺得看到這些孩子真的被愛。」在劉柏傳口中,這群青少年可能犯罪、可能逞兇鬥狠,但他往往用「他們很可愛」來說這些事件背後的成因,在人性╱本性的掙扎裡,直面個體生命經驗與集體生存環境的矛盾——或許「可愛」與「可以被愛」正是他與善牧基金會面對青少年的核心價值。

2023-07-20

善牧蘆少「生命年輪體驗營」營隊 學習擁抱不完美 讓愛流動

我喜歡你 是因為你勇敢的說出自己
我喜歡你 是因為你這需要在自己的領域中做自己
我喜歡你 是因為那純真真摯的感受
我喜歡你 只因為你是你
沒有誰可以變成誰
不需要做假 只需要成為自己
聽到你們的歌聲 看見你們為自己吶喊
我 貪圖你們的每次的微笑
在一瞬間裡 營隊裡 在生命裡

七月初,為期六天的「生命年輪體驗營」由財團法人新北市陳明雄賣夢教育基金會、動見体劇團及善牧新北市蘆州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蘆少)共同圓滿「達陣」。透過賣夢基金會及動見体、善牧社工的帶領,11位青少年回到大自然,透過在海邊吹吹風、在森林爬樹等,以多元體驗式教育,學習慢呼吸、擁抱不完美,透過生命的年輪,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讓生命與愛可以走得更遠、更穩健。

長達六天的營隊活動中,老師、社工及孩子們沈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透過慢呼吸,感受自己的各種情緒和感覺,說出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從這樣的練習中,更認識內在的自己,學習欣賞自己和別人的特質和優點。在少年爬樹的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聽擁有這片森林的阿公的故事…。另外,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同儕分享時,有少年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感受是可以分享的,當然也包括難過和悲傷。

在蘆少陪伴下成長的少年,身上背負著沈重複雜的功課,但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被人仔細聆聽過,以致於他們也就自然地忽略可以有自己的感受的權利。善牧蘆少主任高珮熏說:「看到少年們在營隊中,遠離現實生活中難受的困難和壓力,展現出純真、積極、快樂的模樣。大家展現出全新有自信的樣子,我們很感動,未來彼此相互陪伴,路一定可以走得更長遠。」

營隊的最後一天,大家分組以戲劇表演的方式,飾演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在劇中深刻吶喊出內心的聲音,透過戲劇的選角,老師帶著大家演出自己最欣賞的角色或人物,有學員演出街頭畫畫的藝人,因為他最欣賞的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內向的人,但他把才華展現在創作,目前已發表了100多首創作;也有學員演出拳王泰森,因為他無論比賽的輸贏,他總在比賽後跟對手說:「你這場打得很好。」也有少女演出漫畫角色滑冰選手艾拉,她雖然不是在運動上表現頂尖的人,但她總是善體人意地關心別人。

還有孩子演出卡通人物哆啦A夢的好朋友大雄,因為大雄總是勇於面對問題,會跟哆啦A夢一起克服萬難,而少年自己很希望自己能擁有像大雄這樣的「勇氣」。在排練的過程中,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透過分組後,每個團隊必須找出共識,彼此聆聽找出平衡,想出怎樣的呈現才是最能表達出團隊想法的方式。比方有一組劇情中有打鬥,孩子們在排練時因為認真而受傷,於是老師提議想出用借位踹空氣的方式,既可以達到想去呈現的效果,又不致於讓演員們受傷,而大家共同用自身經驗改寫歌詞的「我」這首歌,不知不覺也成為大家的團歌,隨著旋律唱出另一番滋味!在營隊中一起陪伴少年們的善牧蘆少社工董董說:「希望少年們把這份『很好』的感受記在心裡不斷滋養自己,帶著豐盛的能量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