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社會教育

2023-06-15

從認識土地到認同原住民文化,花蓮課扶班獲中央優等獎肯定

文/南區宣導企劃部主任 鄭雅婷

「你們看!你們親手種的Alilay(玉米)已經長這麼高了喔!」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帶著課後照顧班的學生們,到田裡照顧他們種植的玉米。本來小朋友們要在農地裡幫忙INA奶奶拔草,可惜這天天空不作美,雨越下越大,大家只好回到教室裡活動,不過,聽到下次上課或許就有玉米吃時,小朋友們臉上都揚起了快樂的笑容。

光復中心課後照顧班(原住民學生課後扶植計劃,簡稱課扶班)位於太巴塱部落,來到這裡的學生不是住在太巴塱,就是住在隔壁的馬太鞍,談起課扶班的歷史,可追溯至民國92年,20年來服務上千名孩子,從過去服務國中生、小學生,如今則將服務焦點放在低年級的孩子身上。鄭惠美說:「國小低年級的孩子課業壓力較小,也比較容易帶他們用身體去認識土地。」

堅持在部落裡辦課扶班20年並不容易,然而,因部落裡沒有適合小朋友的休閒場所,孩子如果要上安親班或是去圖書館,需要走過二座橋,到市中心裡才有,因距離遙遠,孩子沒有去處,下課後就只會在外面閒晃,為讓孩子們有個安全的地方寫功課、吃點心、學一些東西,光復中心堅持做下去,20年來不僅受到家長的肯定,也獲得中央評鑑優等獎。

▋連結人與土地的情感

與其他課扶班很不一樣的是,這裡的教室沒有特定的空間,部落本身就是一個大教室。鄭惠美說:「學校有點像是在一個大箱子裡上課,如果孩子來到這裡仍一直被關起來,對他們會太辛苦,而且學習的場域不只只有在教室,我們把部落當作是教室,有族語課、傳統手工藝課、品格教育課、烘焙課、食農教育課,希望讓孩子親近土地及我們生長的環境。」

這學期的食農教育,課扶班與中心培力的INA(阿美語媽媽的意思,普遍稱呼部落裡年長的婦女)合作,借重他們栽種的知識,教孩子們種玉米。鄭惠美笑著說:「以前我們帶孩子種過玉米,但都失敗收場,因為沒有好好照顧它們,因此今年我們告訴INA,我們要成功吃到玉米!」

為完成採收玉米的心願,INA帶著孩子們從翻土、拔草、養土、撒種子,一步一步地學習,「我們的玉米種類很豐富,有甜玉米、糯米玉米,想吃的玉米都在玉米田裡了。」每隔二週,鄭惠美就會帶孩子到田裡,看種子是否被動物吃掉,是否需要再補種,同時也幫平日協助照顧玉米田的INA拔草,回饋INA的照顧,如今玉米長得比孩子們都高,孩子們都很期待帶家人一起去採收。

▋建立自我身分的認同

在課扶班教室裡,有許多小朋友們完成的手工作品裝飾著教室,其中,這學期老師帶小朋友製作立體書,小朋友大方地打開自己的立體手工書做介紹,裡頭從介紹自己開始,到光復鄉三個部落—太巴塱、大和、馬太鞍,畫出他們覺得部落獨有的特產與景色;課輔班老師曾譯說明:「像『太巴塱』在族語裡意思是白螃蟹,因此在介紹太巴塱時,許多小朋友會在裡頭畫螃蟹來呈現。」

「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去認識這個文化。」鄭惠美說,在課程中希望讓孩子親近自己土地的味道,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哪裡,當孩子對文化有認同感之後,就會產生自信心,不會因為別人對他們說「蕃仔」時,就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將來在社會上遇到問題時,會知道問題的脈絡是什麼,也希望他們對原住民這三個字更有信心。

▋期盼與回鄉青年傳承部落的文化

在帶領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鄭惠美也發現,自己本身這一世代是文化的斷層,如何將文化傳承也是她自身遇到的問題。她說,當青少年到外地讀書、工作後,會漸漸忘記如何與這塊土地生活,近年來,在部落看到有越來越多孩子們回鄉,過去服務過的孩子有的回來當老師、在部落做導覽,也有孩子成為助人工作者。

「我們發現孩子會回來,因此我們想創造一個平台,結合部落長者與青壯年一同做文化傳承,不僅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回鄉的年輕人,有機會去創造他們的微經濟。」鄭惠美說,這是INA 2.0計劃的目標,期待與回鄉的孩子一同將文化傳承下去。

2022-11-21

復原的力量在愛中默默發酵 🌱

文/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陳翰德

35年來,善牧在花蓮原鄉部落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概念,透過部落獨特的生活方式及社會價值,協助族人看見自我價值,進而開展出自己的能力。

阿嵐,過去家裡總是堆積了垃圾與酒瓶,家裡的酒客來來去去,就讀國小的孩子也經常無故缺課,但阿嵐總是任由這樣生活下去,對未來、生活沒有任何想像,也不想有任何的改變。直到,二年前阿嵐的丈夫突然過逝,社工透過教會、社區的力量,陪伴阿嵐走出傷痛,並開始長出自己的能力,願意為生活奮鬥、打拼。

善牧光復中心社工徐韻婷,見證阿嵐一路上的成長與轉變,與我們分享阿嵐的生命故事。

▋混亂無章的生活

第一次到阿嵐家,是因為孩子多次未到學校上學而收到縣府的通報,一進到屋子,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的垃圾和酒瓶,衣物都丟在窗邊,碗盤堆置在水槽內,相當凌亂。阿嵐家不時聚集了很多酒客,他們是她丈夫以前在工地的同事,多半因工作中發生意外,沒有得到雇主妥善的處理,或是投資失敗、被詐騙等原因,而失去了工作。為了養家,他們四處借錢,求助無門的壓力大到天天藉酒消愁。也因為總是喝酒,這群人並未獲得社區的認同,常常招致鄰居及親戚的驅趕,唯獨阿嵐一家人願意收留他們。而當時阿嵐就坐在一旁,孩子在大人的旁邊玩手機。

其實,一開始和阿嵐一家接觸並不順利,常常約好時間,到家裡拜訪卻都不在,邀請阿嵐來中心,她也不太願意。直到有一次,中心募集到了一些衣物,我看她們一家人冬天到了卻都沒有可以禦寒的衣物,阿嵐才終於點頭答應來中心。第一次來中心時,她很緊張,雙手一直環抱著自己。我對她說:「很緊張嗎?我也滿緊張的,我也是第一次挑物資。」就這樣,我們兩個挑了一些衣物讓她帶回去。

阿嵐的小孩雖然知道自己要去上學,但每當有大人來喝酒時,便有手機可以借來玩,漸漸地,只要有大人來家裡,他就不會去上學。長期下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跟不上同齡的人,我們試著帶他去做了心理衡鑑,看是否能讓孩子在學校可以獲得更多資源或進入特教體系,雖然檢測結果孩子只是學習較緩慢,而無法獲得其他的資源協助,不過這也是件好事,讓我們知道孩子是有學習的能力。

我們透過善牧光復中心的資源,安排孩子進入課輔班,並利用晚上及假日的時間,從ㄅㄆㄇ開始,用唱歌、牌卡、遊戲等方式來陪伴著他學習,孩子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也逐漸看到他的成長。

<p>&nbsp;</p>

▋我們願意陪你一起度過低潮

在社區,許多原住民都是天主教徒,阿嵐家也是,但她們一家人卻較少和堂區的教友互動。巧合的是,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正巧與阿嵐在同一間教堂,得知他們家的情況後,常常帶著其他信友們到他們家中關懷、拜訪及聚會。

兩年前,阿嵐的丈夫因為意外而離世。我想,這對於她和孩子,肯定是很大的傷痛。那段時間,督導帶著我和其他教友到他們家中祈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阿嵐拿起歌本跟大家一起唱,或許對她來說很難熬,但我也看見她有被打動。

其實很可惜,當我可以開始理解她丈夫的生活時,人就這離開了,沒辦法好好地跟他聊聊天,真的很遺憾。但當時的我想讓媽媽知道:「我們願意陪妳一起度過低潮。」

後來,我邀請阿嵐參與中心的原住民技藝團體,很巧的,團員裡面有一位阿公曾是她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阿嵐以前常常會去他家玩,這位阿公也很照顧她。有熟悉的人在團體內,阿嵐也比較願意接受這個團體。

▋從受助到助人

110年善牧為陪伴部落家庭共度疫情,發起了Rihaday/ Masvalaa善牧平安箱計劃。「Rihaday」在原住民族阿美族的語譯,即「平安」的意思,而「Masvalaa」是原住民族布農族語,即「好好過生活」的意思。平安箱透過部落互助的精神,將物資分裝送至需要的家庭。

當時我找阿嵐和我一起來當志工分裝平安箱的物資,她看起來喜歡這份工作,我便問她:「妳想工作嗎?」她回答說:「我想工作。」當下聽見時很開心,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她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說出來。不僅如此,她還說她喜歡這樣幫助別人。

「做這樣的工作會不會很辛苦?」我接著問她。「不辛苦,平常都是你們在幫我,現在換我可以幫助別人了。」聽完我很感動,一路以來的陪伴開始在她心中產生影響。此刻,這個平安箱的工作也讓我們兩個都「Rihaday」了。

阿嵐的孩子在社工的陪伴後,現在在學校過得很快樂。雖然還不能完全跟上其他人的腳步,但能活得開心我想是最重要的,更何況現在他也都穩定到校上課了。而且阿嵐現在逐漸能為孩子篩選更好的資源,以往任何事都「你們決定就好了」。現在,當孩子的學校開設「夜間天使」課後輔導班,社工把參與意願表交給媽媽時,她會認真看內容,並且思考要不要讓孩子參加。

其實我認為在陪伴阿嵐的過程中,沒能幫助到她很多忙,社區上也有很多人關心她,現在看到她願意和別人交談,我感到很欣慰。有一次我經過菜市場,遇見她一個人在買菜,看著她和菜販的互動,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以往阿嵐會蜷縮自己,別人和她講話就會嚇到抖一下。現在她可以很大方地和陌生人互動,這是多大的轉變。

▋構築未來的力量

我從阿嵐的身上見證復原力在作用,善牧與社區所形成的社會支持網絡,讓她感受到安全和包容。藉著111年度辦理Masasidama*互助成長團體工作,提供一個安全且溫暖的環境,讓她可以嘗試與他人互動和交談。漸漸地,社交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慢慢在她的體內發酵。藉此,阿嵐能重新認識周遭的人,明白有人在意她、有人關心她,使她更加肯定自己的價值,更能因為這一切,讓她發現生命的意義。現在她會打理自己的生活,會去思考今天要吃什麼、穿什麼。以往她對別人的提議僅止於「嗯」、「好」、「哦」,現在丈夫的朋友要來家裡喝酒,她會懂得拒絕,也明白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後來帶阿嵐去做心理衡鑑,測出來她有輕度智能障礙,儘管可以申請補助,但她接受治療的意願並不高。不過現在她比以往更加努力生活,做家庭代工的活,叫到家裡的貨一年比一年還多。

Masasidama互助成長團體,從110年開辦期間,一開始由我不斷邀請,到今年111年,我都還沒開口,她就已經自己來報名了。她在今年的團體分享時說:「越來越喜歡參與這樣的活動,希望之後還能多多參加。」

我想,這樣也好,既然她現在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就讓她做願意做的事情就好,我們能給予她需要的陪伴和鼓勵,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我也想對她說:「你已經知道如何生活了,未來就好好生活,我們永遠都在。」

*Masasidama 阿美族語,意為「互助」。

2022-02-22

陳洪秀色女士熱心公益捐車善牧 助花蓮地區脆弱家庭及兒少服務工作

「台193線上,只有善牧花蓮玉里中心一個社福機構,加上當地兩小時才有一班公車,部落族人就醫和採買都比較困難。」善牧花蓮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形容。也就是說,當社工在服務個案時,一端需深入部落,另一端則須連結到花蓮市區才能得到專業協助,因此「長途跋涉」一直是社工最辛苦的部分。年前,原本經營小吃生意的陳洪秀色女士退休後,把辛苦攢下的積蓄,捐出部份買了一台廂型車,提供善牧基金會花蓮區社工公務使用,幫助偏鄉弱勢家庭及孩子解決交通問題,尤其位在較南端的玉里、卓溪服務中心,善牧社工帶著孩子就醫,一趟單程動輒100公里的遙遠路途,五趟來回就相當於環島一周的距離。

1987年,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來台展開不幸少女的救援,修女們跑遍花東地區,發現許多遭受性剝削的少女,其中原住民少女比例頗高,了解這群孩子的家庭大多無法給孩子安心的成長空間,於是30多年來,陸續在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及卓溪成立原住民服務中心,以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提供脆弱家庭的兒少、婦女及長輩照顧服務及社福資源網絡的連結,去年善牧在花蓮的5個據點,共計幫助花蓮當地453戶家庭及1016位弱勢兒少。

這次,在各方愛心人士的牽成下,2/22(二)舉行的捐車儀式上,捐贈者陳洪秀色女士表達捐車給善牧的想法,她回憶:「我從小就跟爸爸去討海,加上家裡孩子多,捕魚回來後,忍著疲憊和飢餓,繼續照顧六個弟弟妹妹,後來,爸爸叫我乾脆書就不要讀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所以,我一直希望有能力後,能幫助跟我有類似際遇的孩子。」年幼時的她,每天揹著小孩操持家務汗流浹背,衣服總是溼了乾、乾了溼;曾經手被漁網劃傷,血流見骨也只能咬牙硬撐,這就是陳洪女士的童年。一路辛苦的歷程,養成她勤儉持家的個性,並展現「阿信」般堅強的生命韌性,幾年前先生走了之後,陳洪秀色女士再去念國小學識字,完成自己想就學的願望。

談到捐車給善牧基金會的初衷,陳洪女士覺得自己是苦過來的,經營小吃店幾十年,生意曾經好到客人大排長龍,讓她非常感謝上天給予的眷顧和疼惜,更堅定回饋社會的心願,好不容易存了一點積蓄,得知善牧基金會長期在花蓮地區默默照顧弱勢家庭及兒少,於是她二話不說,把積蓄捐出來買車供善牧在花蓮地區服務使用,透過承載她辛苦結晶的心意深入偏鄉,把「愛」傳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加上女兒的暖心支持,她希望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大眾一起關心偏鄉的脆弱家庭及孩子。代表接受這份心意的善牧花蓮區主任曾梅玲滿懷感謝的說:「有了這台車加入守護部落的行列,善牧社工們會努力把服務做得更深入、更週全。」

在花蓮地區,善牧服務的個案中,有一半以上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長得為了生計疲於奔命或遠走他鄉,孩子要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下成長幾乎是件遙不可及的事,而現在部落裡許多孩子不但無法受到完整的照顧,加上有像是ADHD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發展遲緩議題的特殊兒童比例攀升,孩子們需定期到大醫院上課就醫,即早拉齊與同齡孩子的成長步伐。如果家庭中有一位孩子需就醫,就是一項沈重的負荷。

「但如果放棄就醫,就等於放棄這孩子的一生。」善牧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心疼地說。有了公務車,加上社工的鍥而不捨,希望讓孩子的成長早日步上常軌,而考量到孩子終歸要回到家庭中,會帶著家長一起了解孩子的情況,進而思考未來可以如何照顧孩子。今天(2/22)儀式中捐贈的這台車,未來將肩負起守護善牧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卓溪四個中心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照顧脆弱家庭及其孩子的使命,幫助服務個案就醫、處理司法議題及與原生家庭間的連繫,陪伴脆弱家庭踏實走過人生中每一段考驗歷程。

2021-06-11

善牧擴大原鄉服務範圍至卓溪 立體書帶您走進部落生活

善牧擴大原鄉服務範圍至卓溪 立體書帶您走進部落生活

從事原住民家庭服務30多年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今(4/28)日公佈承接花蓮縣卓溪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使善牧原住民族家庭外展服務範圍從原有的壽豐鄉、鳯林鎮等7個鄉鎮,擴大至卓溪鄉第8個服務鄉鎮,涵蓋花蓮六成以上的地域面積;服務對象也從阿美族擴展至布農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

有感於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以及愈多部落孩子無從認識自身文化,7年前善牧基金會即與花蓮太巴塱部落的INA們一起工作,紀錄、傳承阿美族文化,善牧今天也同步推出「Rayray no Tafalong你要回來了嗎?─手作立體書」及系列講座,邀請民眾動手做、聽故事,一同體驗太巴塱INA與族人的生活智慧。

捐款滿1200,索取限量立體書套組

善牧基金會承接花蓮縣卓溪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擴大原鄉服務範圍。(左起為善牧花蓮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善牧基金會湯靜蓮執行長、善牧花蓮縣市區主任曾梅玲)。善牧將舉辦五場立體書巡迴講座;捐款滿$1200還可索取限量立體書套組。(左起為善牧花蓮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善牧基金會湯靜蓮執行長、臺灣喜佳蔡敏智總經理、善牧花蓮縣市區主任 善牧立體書巡迴講座邀請民眾動手做、聽故事,一同體驗太巴塱INA與族人的生活智慧。


湯修女與ina們的開心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