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兒童保護與支持服務

2022-07-25

台北善牧學園第25期畢業成發精彩呈現

台北善牧學園畢業成發於日前(6/8)精彩登場,這一屆的學生們透過塗鴉創作牆、現場表演及影片回顧,帶著與會的家長及老師們一起感受這學期的成長點滴,特別辛苦的是受到疫情影響,加上每周上課天數由兩天改成三天,所以善牧社工們必須不斷地想辦法規劃課程、找場地、連絡講師等,盡全力讓孩子們在學園裡收穫滿滿。台北善牧學園主任吳金雲說:「這群孩子很特別,很感動看到他們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這份珍貴的特質。」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元的接觸與挑戰,這學期有好多新嘗試,像是刺青文化、美髮等不同於以往的課程,讓孩子們體會到各行各業都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像刺青就必須不斷地練習仿畫技巧;至於音樂課,有孩子對電子琴是從零學起,她在學園上課彈、下課彈,回家也想繼續彈琴,於是媽媽特地幫她買了琴,就這樣默默地練習,當天畢業成發,她演奏五月天的「知足」,從怯生生的單音組成旋律,漸漸地雙手聯彈,而且全程不用看譜,聽在一路陪伴她進步的媽媽、社工及老師們耳中,曲子格外感動人心。

「花式籃球」也是當天成發的一大亮點,小牛和筱琦花了很多時間跟籃球培養感情,並把音樂、舞蹈與球技合而為一,老師在旁鼓勵孩子說:「一定要酷!帥!力氣大一點!」就看著籃球在學員肢體間隨著節奏流暢舞動、旋轉,當轉球和抱球等招牌動作上場,更是引起現場的驚呼聲連連,雖然這是孩子的初登場,但是表現充滿大將之風,把表演藝術做了最佳詮釋。

還有孩子學會美髮後,幫來參加畢業成發的老師編了漂亮的麻花辮,雖然課程只有短短幾個月,但看得出來孩子們是「玩真的」,在學園中不但認真學習選修課程,也勇敢試著把自己的創意融入其中。無法現場呈現的才藝則集結成精彩影片,可以看到孩子們專心學餐飲、調飲、咖啡和甜點,也樂得為大家加菜加點心,還有刺激的魔術方塊、拳擊及各類球類運動,看著學員們揮灑汗水、展現青春爆發力。

當天頒發了「始終如一獎」、「久久自芬芳獎」、「惦惦吃三碗公獎」、「最佳女兒獎」、「鄰家大姐姐獎」、「快樂泉源獎」、「暖心小太陽獎」、「大放異彩獎」,代表了每位學生珍貴的特質,有些孩子喜歡帶給大家快樂,有些總是默默地幫大家打掃、倒垃圾,也有以學姐身份帶著新進學員融入可愛的台北善牧學園…,就如影片中所說:「也許會難過,也許會不捨,但無論如何請打起精神,過去的回憶依然鮮活跳動著,只要你不忘,它必不消散。」

畢業成發的最後,台北善牧學園想對孩子們說:「做自己的太陽,成為溫暖自己的人,屬於你們的故事繼續著,祝福你們揚帆起航,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也謝謝家長及老師的參與及在活動中各關卡的投入,這些都會是孩子們最棒的自信和鼓勵。」

2022-07-04

幼兒當志工學習付出 善牧小小志工體驗營今新竹登場

「媽媽我們一起來幫『小刺刺』!」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小小志工體驗營」首場今天(7/2)在新竹登場,一群4-8歲的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執行小小志工任務,認真又努力。善牧基金會表示,給予幼兒擔任志工機會,除了能讓孩子參與生命教育之外,未來也能成為社會安全網絡的一員。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小小志工體驗營」今年將在新竹、嘉義、台南舉辦,首場活動今(7/2)在新竹登場,報名短短三天內就額滿,其中手足一起參加的比例高達8成以上,還有兩組家庭全家出動,一早就從桃園趕來參加的「全家福」。

善牧新竹小羊之家主任李淑沛表示,新竹小羊主要是以陪伴及支持曾遭受暴力創傷的服務對象為主,近年來也在社區推廣預防暴力的工作,這次「小小志工體驗營」透過和社區民眾打開對話框,以主動走進社區的方式,化解民眾對於社福機構可能的想像和標籤化。李淑沛說:「有些人可能想像社福機構是因貧困、生病或有特殊身份的族群才會去的地方,但善牧多年的服務經驗中感受到,如果讓孩子從小學習正向看待事物,走到前端去做推廣及預防,可以讓社會少些遺憾、多些溫暖,無形中也加強社會安全網絡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找出兼顧讓4-8歲孩子有興趣且容易理解的助人體驗關卡,善牧新竹小羊反覆設計關卡多達五個版本,透過幫助主角「威力」去看奶奶的心願,關卡包括「穿越魔怪森林」、「遇到小刺刺」及「魔法藥品店」。其中,「遇到小刺刺」的關卡激發孩子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同時學習到遇到問題時,能找人討論的重要性,當大家摸著小腦袋瓜跟同伴議論紛紛時,關主及社工導引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幫助眼前哭泣的「小刺刺」,每個人都出一點點力量,結果大家在協助威力的途中,也意外幫了可愛的小刺刺一個大忙,讓他找回笑容和自信心。

善牧基金會表示,孩子從中學習如何幫助別人之外,也能學習到善牧如何運用「復原力」(Resilience)的力量來幫助人,未來不論孩子自己或是身邊的人遇到困難,也都能用這個力量來幫助自己與他人。而「復原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也就是生命的韌性),而組成「復原力五大積木」裡,包括「社會支持網絡及無條件接納」、「探索生命意義的能力」、「社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向看待自我的能力」及「幽默的能力」等。

接下來嘉義場將於8月20日在嘉義聖若望主教座堂舉辦,除了帶孩子認識善牧嘉義在地服務外,也會安排與嘉義中心璞玉計劃的孩子們一起互動;另外,台南場則是在9月24日在善牧台南嬰兒之家舉行,邀請孩子們來為家園當小小志工,歡迎家長們帶著小孩(活動設計以幼稚園中班至國小二年級學童為主)一起來體驗,報名請上善牧基金會官網,或洽07-338-0618。

2022-07-01

當「創傷知情」遇上「復原力」 與孩子一起走向希望未來

「你有沒有覺得改變很不容易?」善牧德萌之家主任陳玉潔談起孩子適應家園的人、事、物,包含規矩,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不舒服的感受也是另一種受創,即便這裡是安全無虞的環境。她分享自身經驗,「我第一次去逛台東大潤發之後回來就哭了,」當時台東大潤發的規模就像現在的全聯,從前居住在高雄生活非常便捷的地方,旁邊就是家樂福,逛大賣場是她的興趣,可是換到一個城市,大賣場不是想像中的大賣場,就感到很不舒服。遷徙的經驗讓她更能同理孩子到德萌的心情,「受創傷的孩子,在身心極度不穩的狀況,要住在一個地方,這裡沒有最親近的人,沒有最熟悉的環境,要在這裡生活,就很不容易。」

了解創傷造成的多元警訊

為了協助孩子更快穩定生活,從家庭創傷中復原,德萌除了使用傳統的處遇方式輔導孩子,也運用「創傷知情」概念,追尋孩子的生命史,找出創傷源頭,從最開始的傷痛慢慢撫平,弱化因創傷而引起的各種狀況。「創傷知情」將過往的創傷比喻成一種毒素,它會被記憶在腦袋裡面、身體裡面,進而影響到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德萌之家社工莊巧宜舉例,很多家創孩子會偷竊,並不是需要這樣物品,而是想從中得到滿足感和快感,覺得只有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感到開心,才能斷掉被家裡傷害的感受,這是創傷後引起的非行行為。

然而,創傷不只會影響孩子外顯行為,也會發出身體警訊,「少女說,她有聽障問題,有糖尿病、有高血壓症狀,我們去醫院檢查都沒有問題,某天她回來說眼睛要瞎了,一樣帶去看醫生,什麼事情都沒有,就是近視50度而已……」後來才明白這是她保護自己的方法,因為沒辦法認同自己的創傷,但身體都記得自己受過傷,所以透過這些症狀發出警訊。

提升敏感度 看孩子的眼光變不同

對於社工而言,「創傷知情」提供了另一種看孩子的視角,社工們一方面尋找孩子的創傷原,另一方面透過與孩子們長時間相處,觀察孩子對行為處遇的言行、反應、感受,判斷這個行為是否為過往創傷導致的,「這是提升工作者的一個敏感度。在工作上要更注意孩子的那些反應,我是不是要那麼快去做評估跟判斷?我的觀點是不是要做調整?回到自己對工作的覺察,跳脫自己以往價值觀。」德萌之家社工黃沛瑩分享。

創傷知情融合了傳統社會工作技巧策略,將「同理」、「包容」、「傾聽」變成技巧,去溝通、了解孩子在做什麼,當孩子做出非行行為時,該糾正他的行為,仍必須跟他談這個行為是不當的。陳玉潔強調,「知情創傷」並不是丟掉傳統社會工作技巧及策略,以前是一條路去導正孩子的行為,現在會多一條路從他的創傷源頭工作;以偷東西為例,處理行為是在治標,處理創傷原是治本,現在會多問一點:「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情?」、「是不是過往有什麼樣類似的經歷,讓你知道做這件事情會引起關注?」從中了解孩子拿東西的需求、觸感、可能會碰到他的創傷原是什麼。

以往家園從認知治療開始,透過改變信念去改變行為,協助孩子腦袋運作,現在把身體加進來,從身體記憶開始修復孩子的創傷。今年德萌引進瑜珈、芳香療法,利用呼吸法協助孩子喚醒身體記憶,「希望藉由身體記憶復甦,有些東西開始被修復了。我可以遇見,創傷源得以修復後,他不需要用這樣的抗爭,像是偷東西或是宣告我生病了,去獲得滿足或者博得注意力,需要導正的東西會漸漸減少。」陳玉潔充滿期待的說明。

創傷知情清創傷口 復原力長出新肉

「創傷知情」看似一直挖掘孩子的病根,都在看問題行為,事實上,是希望探索創傷基本的源頭,可以對症下藥。而家園看孩子的視角不曾改變,仍是看他有什麼能力,不斷不斷把孩子的能力極大化,讓他從內在產生出來,先是與創傷共存,再來長出抵抗逆境的復原力量。陳玉潔進一步解釋,受創產生的傷口表面會結痂,結痂底下可能有潰爛,創傷知情是掀開這個傷疤清膿、處理潰爛,這是很痛的過程;當清理乾淨之後,復原力是加速復原的藥,幫助它長出新肉。

在善牧的工作中,十分重視復原力的價值,運用五積木:1.社會支持網絡及無條件接納、2.探索生命的意義、3.社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4.正向看待自我的能力、5.幽默的能力,作為復原力輔導諮商的有效工具。德萌引發孩子對抗逆境的能力,還是從五個積木中去培育他們,從一個受害者的角色,翻轉成「即使我受傷了,我還是撐過來了,那我要努力活得更好,」看見自己有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莊巧宜分享,「逆境要長出自己的力量,如果你零幽默感,遇到事情沒辦法用另外的角度去看,會一直活在原地,覺得自己不好。有幽默感的孩子就會覺得:唉唷,這個沒有什麼啦!」創傷知情看到創傷,只有孩子接受了自己的創傷,才會開始復育,才能展現幽默。

看見希望 陪伴更具力量

每一個生命都蘊藏著極大潛能,善牧以無條件的接納與愛,陪伴許多來家庭創傷的孩子長出對抗逆境的力量,並且積極、正向建構未來,「復原力」就是這樣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看到生命希望。如同德萌的名字一樣,期望透過善牧的培育,增加保護因子,讓這些用盡力氣面對、走出過往痛苦的孩子們,能夠像種子在泥土裡奮力破土萌芽,終究開出美麗小花。德萌團隊夥伴持續陪伴孩子,撫平創傷,走向復原的未來。

2022-06-27

宜蘭善牧學園線上畢業典禮 別有一番美麗風景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宜蘭善牧學園畢業典禮於日前(6/10)邀請應屆畢業生、在校生、社工、老師及家長們共同參與線上畢業典禮。這屆開場很特別,由呂劭涵主任帶著大家以直播的方式,介紹這個師生們朝夕相處、再熟悉不過的宜蘭善牧學園,透過鏡頭的巡禮,讓畢業生重溫在這裡一切的成長與蛻變,家長們也可以細細欣賞這個祕密基地。值得一提的是,這屆特別製作了滿載大家回憶和歡笑的微型小書給畢業生,希望大家帶著滿滿的祝福展翅高飛,如劭涵主任所說:「只要想回來看看,這裡隨時歡迎你!」

這屆的孩子不多,原本期待可以實體與孩子老師及家長們在學園度過這人生中別具意義的時刻,但因疫情的關係改成線上進行,反而使得有些無法出席的貴賓,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聚在一起,也是上天給大家的另一種禮物。

「宜蘭善牧學園不僅是個學習的地方,也是放鬆的好去處。」洗手間的鏡子有學員的小巧思;飲調區吧台有來自同學們的巧思和改造,全新的顏色加上作品,讓這一方空間別具風情,放眼學園裡的角落,細看會有許多學生作的驚喜發現。

宜蘭善牧學園並把「食農教育」融入課程中,後院有師生們一起種植友善農耕的蔬菜,隨著四季的更迭,大夥兒體驗收成的樂趣和成就。雞舍也是學生的承先啟後的辛苦結晶,值得一的是,這裡的蛋雞生活自給自足,學生會帶著雞蛋去賣,然後再買飼料回來,還有攀岩牆、沙包都有陪伴大家走過青春歲月的痕跡。再走到前院,木工區是學生和老師一起打造出來的,除了努力的汗水,也有著一次次的心靈交流。學園外牆上也有想送給畢業生的禮物,那是一面圖像紀錄牆,有孩子們用鏡頭捕捉的宜蘭風光及人文之美。

談到這屆畢業生,宜蘭善牧學園主任劭涵形容:「這群孩子比較不是活潑外向的個性,但對於自己喜愛的事情,都很認真用心學習,於是在學園裡的不同角落,可以看到他們默默在做覺得有意義的事,有一股安靜特別的力量凝聚著彼此。」有孩子來學園跟宜蘭區主任張舜治一起蓋了鴿舍;也有學員在教室裡做了很精緻漂亮的佈告欄;有孩子總是使命必達,把學園裡的農場蛋雞們照顧得很好。

每位學員有不同的特色,善牧期盼孩子能發掘興趣和喜好,社工和老師會給予暖心支持,小武老師說:「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陪伴是很重要的,善牧社工很認真在這部份做得很足。」對於這屆畢業生,區主任舜治寫了一段話給大家:「感謝這段時間裡,彼此生命的碰撞與交會。缺乏行動的言語,像極了連續劇裡的台詞,時而虛幻時而浮誇,我想真正有力量的言語常常是伴隨著著行動出現的,咱們共勉之,期待生命的故事…未完待續!」

2022-06-16

繪出我們的家

文/高雄中心社工組長 林怡萱

第一眼見到小泉時,大家對她的印象都是乖巧可人的小女孩,不曾想她已懷孕12週,由於她才17歲,這個事件讓大人們亂成一團。通過高雄市未滿20歲懷孕計畫的推動,小泉發現懷孕後即被通報至善牧基金會高雄中心,由社工提供專業的服務協助她面對未來許多的困難。

小泉的男友也是青少年,面對小泉的懷孕雖然緊張但卻欣喜,小泉向社工表示,她與男友的感情很好,在交往的過程中,2人都有共組家庭的想法,這個孩子雖然比他們預期的來得要早一點,可是他們有共識要一起扶養小孩,對未來也充滿期待。然而小泉及男友的家人並不同意,他們擔心還是學生的兩人如何能負擔起一個家庭?也擔心他們未來的人生會遭遇重重困難。一開始小泉的家人向社工表示要將孩子出養,如此小泉及男友的人生可以回到正軌,小嬰兒也能有更好的照顧。然而,這樣的想法重重的打擊小泉及男友,青少年的執拗在此時完全被激發出來,親子衝突也在此時達到高峰。社工居中協談,讓雙方能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擔心,也讓孩子們看到家長的決定是出自於愛。雙方通過數次理性的溝通後,小泉依舊表達自己很想成為母親的決心,也保證能兼顧學業不讓家長擔心。

社工提供許多目前的福利措施及資源,也協助家人去看見孩子的能力,漸漸鬆動了雙方家長,願意協助他們生下孩子,共組家庭。

有了家人的支持,接下來要面對的即是小泉如何兼顧學業? 當小泉與老師告知懷孕的事情後,原本以為只能先中斷學業,但老師啟動了校方的資源,依據教育部頒發的「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提供許多適當的措施,讓小泉可以在孕期中,安心地完成學業,老師與同學們也都盡力支持。

產後才是小泉及男友真正的挑戰,小泉開始感受到照顧寶寶的辛苦以及經濟的壓力,也因此更能理解母親的辛苦。而男友也不負眾望,不僅努力工作,下班也會照顧孩子,小泉看著這一切,多年來腦海中模擬的家不再虛幻,而是真實的存在。

小泉回顧這一路走來,想到當初發現懷孕時的不安,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更害怕社會的異樣眼光,孕期的不舒服以及心理的壓力不知該找誰傾訴?小泉表示很感謝社工一路的陪伴,不僅定期聊天、安撫,還幫忙跟家長溝通、連結許多資源、提供月子餐、告訴她育兒的知識……等等,讓小泉不覺得孤單。她很謝謝這樣的支持,成全她在這樣的年紀就能夠體驗母親的身分,而這個屬於自己的家,也有了不同的色彩,未來,小泉能夠為自己增添更多不同的色系。

2022-05-31

善牧「小小志工體驗營」7月開跑 帶孩子從服務中打破對社福標籤

迎接暑假的到來,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小小志工體驗營」將於7/2(六)起陸續開跑,邀請家長帶孩子們一起擁有不一樣的暑期回憶,讓孩子學習奉獻自己的能力來幫助其他小朋友,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生命的價值。善牧「小小志工體驗營」由新竹場起跑,台南、嘉義等場次日期亦會陸續公佈於網站,活動免費參與,但需線上報名並繳交保證金,歡迎家長帶著孩子共同報名參加。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自今年7/2起推出「小小志工體驗營」活動,邀請家長帶幼稚園中班至國小二年級以下學童來體驗志工服務。善牧基金會指出,過去有不少家長希望能帶著孩子來做志工服務,學習付出自己的能力來幫助他人,然而,有礙於服務工作內容很少有需要孩子幫忙的地方,因而規劃以體驗營的方式,讓小朋友有機會認識社會服務工作並學習付出。

善牧同時希望透過「小小志工體驗營」能減少民眾對於機構的誤解或是標籤化,比方:「台南嬰兒之家常被認為是孤兒院,但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父母,會來到機構都是有不得已的原因」;「收養家庭的父母常被認為是非常有愛心做收養這件事,但事實上收養家庭與一般家庭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年輕小爸媽常被認為是小孩在帶小小孩,根本不會照顧,但事實上他們也很認真在學習當父母」等,希望透過活動傳遞「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跳脫日常生活的框架去欣賞自己及他們的優點及價值,養成從小就能以同理心去看待不一樣遭遇的人。

此外,善牧一直以「復原力」(Resilience)在各服務領域陪伴受助者從創傷或挫折中,找到自我價值進而迎向新生,因此與一般志工活動很不一樣的是,在「小小志工體驗營」裡,善牧透過遊戲帶小朋友認識復原力。每個人在生命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挫折,希望孩子在未來的生活裡,也能學會運用復原力來找到正向積極的勇氣。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表示,復原力理論裡包括了「社會支持網絡及無條件接納」、「探索生命意義的能力」、「社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向看待自我的能力」及「幽默的能力」等五大積木的概念,善牧認為如果先做好預防宣導,能減少社會上不幸的悲劇發生,因此每年用不同的方式如照片、繪畫、策展、金句徵選等多元形式舉辦「善牧復原力節」,將「復原力」推廣至社會大眾。

今年推廣復原力節邁向10週年,希望透過「善牧小小志工體驗營」,以輕鬆有趣的互動,帶著家長及孩子認識善牧基金會各個領域的服務內容及使命,也透過遊戲認識自己,進而找到自己的人格特質和優點,讓「復原力」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種下。

善牧復原力節「小小志工營」活動
活動主題:尊重與接納自己與他人
活動說明:用半天的時間
與孩子一起跳脫日常生活
用不一樣的眼光
看待生命的價值
活動網址:

http://www.goodshepherd.org.tw/resilience/?page_id=669

場次時間:
■新竹場
活動日期:7/2(六)上午9:30-12:00
活動地點:天主教加爾默羅聖母堂(新竹市東南街52巷26號)
報名期間:5/30(一)起開放報名
~嘉義及台南場活動日期請見網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