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五大領域

2022-02-22

陳洪秀色女士熱心公益捐車善牧 助花蓮地區脆弱家庭及兒少服務工作

「台193線上,只有善牧花蓮玉里中心一個社福機構,加上當地兩小時才有一班公車,部落族人就醫和採買都比較困難。」善牧花蓮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形容。也就是說,當社工在服務個案時,一端需深入部落,另一端則須連結到花蓮市區才能得到專業協助,因此「長途跋涉」一直是社工最辛苦的部分。年前,原本經營小吃生意的陳洪秀色女士退休後,把辛苦攢下的積蓄,捐出部份買了一台廂型車,提供善牧基金會花蓮區社工公務使用,幫助偏鄉弱勢家庭及孩子解決交通問題,尤其位在較南端的玉里、卓溪服務中心,善牧社工帶著孩子就醫,一趟單程動輒100公里的遙遠路途,五趟來回就相當於環島一周的距離。

1987年,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來台展開不幸少女的救援,修女們跑遍花東地區,發現許多遭受性剝削的少女,其中原住民少女比例頗高,了解這群孩子的家庭大多無法給孩子安心的成長空間,於是30多年來,陸續在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及卓溪成立原住民服務中心,以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提供脆弱家庭的兒少、婦女及長輩照顧服務及社福資源網絡的連結,去年善牧在花蓮的5個據點,共計幫助花蓮當地453戶家庭及1016位弱勢兒少。

這次,在各方愛心人士的牽成下,2/22(二)舉行的捐車儀式上,捐贈者陳洪秀色女士表達捐車給善牧的想法,她回憶:「我從小就跟爸爸去討海,加上家裡孩子多,捕魚回來後,忍著疲憊和飢餓,繼續照顧六個弟弟妹妹,後來,爸爸叫我乾脆書就不要讀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所以,我一直希望有能力後,能幫助跟我有類似際遇的孩子。」年幼時的她,每天揹著小孩操持家務汗流浹背,衣服總是溼了乾、乾了溼;曾經手被漁網劃傷,血流見骨也只能咬牙硬撐,這就是陳洪女士的童年。一路辛苦的歷程,養成她勤儉持家的個性,並展現「阿信」般堅強的生命韌性,幾年前先生走了之後,陳洪秀色女士再去念國小學識字,完成自己想就學的願望。

談到捐車給善牧基金會的初衷,陳洪女士覺得自己是苦過來的,經營小吃店幾十年,生意曾經好到客人大排長龍,讓她非常感謝上天給予的眷顧和疼惜,更堅定回饋社會的心願,好不容易存了一點積蓄,得知善牧基金會長期在花蓮地區默默照顧弱勢家庭及兒少,於是她二話不說,把積蓄捐出來買車供善牧在花蓮地區服務使用,透過承載她辛苦結晶的心意深入偏鄉,把「愛」傳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加上女兒的暖心支持,她希望拋磚引玉,號召社會大眾一起關心偏鄉的脆弱家庭及孩子。代表接受這份心意的善牧花蓮區主任曾梅玲滿懷感謝的說:「有了這台車加入守護部落的行列,善牧社工們會努力把服務做得更深入、更週全。」

在花蓮地區,善牧服務的個案中,有一半以上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長得為了生計疲於奔命或遠走他鄉,孩子要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下成長幾乎是件遙不可及的事,而現在部落裡許多孩子不但無法受到完整的照顧,加上有像是ADHD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發展遲緩議題的特殊兒童比例攀升,孩子們需定期到大醫院上課就醫,即早拉齊與同齡孩子的成長步伐。如果家庭中有一位孩子需就醫,就是一項沈重的負荷。

「但如果放棄就醫,就等於放棄這孩子的一生。」善牧玉里中心林菁華督導心疼地說。有了公務車,加上社工的鍥而不捨,希望讓孩子的成長早日步上常軌,而考量到孩子終歸要回到家庭中,會帶著家長一起了解孩子的情況,進而思考未來可以如何照顧孩子。今天(2/22)儀式中捐贈的這台車,未來將肩負起守護善牧花蓮光復、瑞穗、玉里、卓溪四個中心及花蓮兒少中途之家照顧脆弱家庭及其孩子的使命,幫助服務個案就醫、處理司法議題及與原生家庭間的連繫,陪伴脆弱家庭踏實走過人生中每一段考驗歷程。

2022-02-16

用「創傷知情照顧」守護兒少

文/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執行長 湯靜蓮修女

為提供安置兒少一個安全且具支持性的療癒環境,衛福部社家署委託善牧協辦,與洪文惠老師團隊計畫、研究、推廣「創傷知情照顧」的輔導理念。所謂「創傷知情照顧」,是了解過往創傷經驗對兒少身心發展的影響,當照顧者受到兒少日常外顯行為挑戰,能敏感到服務對象的創傷可能。

 

記得有個12歲女孩曉鈴,她的母親在八大行業工作,是她唯一的親人。曉玲跟我們說,當媽媽有客人時,她們能住進五星旅館;沒客人的時候,就會流浪街頭。這個小女孩擁有極度自由,她媽媽從不約束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後來,政府強制將她安置在我們的中途之家,曉鈴依舊來去自由,常常未經告知就在外住宿過夜,第五次甚至帶著其他家園少女一起離開家園,修女們覺得,不行,要「好好溝通一下」。於是讓所有女孩子都可以出去玩,曉鈴留在家裡與年長的修女一起做清潔工作。修女看她心情好轉一點時,跟她說:「你知道嗎?你帶那個女孩子出去玩,她媽媽擔心到整個晚上都沒辦法睡覺。」曉鈴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說:「蛤……媽媽都會這麼關懷自己的女兒嗎?我媽媽從來沒有關懷過我,也沒有照顧過我」修女明白她的外顯行為,緣於過去成長經歷,用更多的耐心陪伴、關懷曉鈴,她們一起煮飯、聊天、也教導她如何做家務。曉鈴感受到修女溫暖對待,最後紅著眼睛跟修女說,「我不會再跑了」。

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嗎?那只是一個開始,要曉鈴好好坐下來做功課、聽課是非常困難的事,要慢慢培養,所以創傷知情的理念是非常的重要。當兒少出現問題,不再只是問「他有什麼問題?」而是問「是什麼樣的背後因素使他形成這樣的行為?」了解服務對象過去及現在的創傷經驗,可協助打破創傷循環發展、預防二度受創及找出孩子們更好及正向的行為適應模式,進而發展「再學習」的生命韌性。

善牧始終秉持「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的精神,以「復原力」為輔導基礎,與服務對象即便在創傷中,也能看見自己內在力量,展現生命韌性。「創傷知情照顧」的觀點可從兒少安置機構,進一步推廣到社政、警政司法、教育與醫療等網絡系統,讓工作人員與童年充滿創傷的孩子互動時,對他們有更深入的理解,個別化照顧服務與協助,培養其自我人格建構,活出個人最大潛能。

立即捐款幫助

2022-02-16

走出暴力與謊言的婚姻

文/南區宣導企劃部主任 鄭雅婷 
 
午後的冬陽,照在身上溫暖又舒適,小晴依約來到善牧高雄中心接受我們的採訪,溫暖的陽光照在她開朗、自信的臉上,很難想像,過去她是生活在被控制、暴力的日子裡,即便曾遭遇如此痛苦,她仍樂觀地告訴我們,她是幸運的,有一技之長照顧自己與孩子,現在的她正走向嚮往的道路上。

我跟我先生是透過介紹認識的,當時我們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希望能早點安定下來,因此交往沒多久就開始計劃結婚,剛好中間又碰到意外懷孕,我們認識大概半年就結婚了。

老實說,一開始真的看不出他有任何異狀,在交往期間,他每天都來接我下班吃飯;懷孕後,我們就住在一起籌備婚禮。期間,我也常去他家陪他的父母吃飯,就跟一般交往的男女沒有什麼二樣,但沒有想到,就在婚禮舉辦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發現他竟然還有一名同居女友。

層層堆疊的謊言

其實,他平常時手機都收得好好的,我會發現這件事,是剛好那天他喝醉酒回家,順手就把手機丟在桌上。當時他手機不斷有訊息傳進來,似乎很急的樣子,我一看,才發現是一位女子在追問他什麼時候回家,直說家裡缺東西,要他趕緊回去。這時我才知道,他都利用出差的名義過去她那,來維持兩邊的關係。

我的家人知道這件事後,非常反對這門婚事,要求我拿掉孩子離開他。我曾經也想過結束這段關係,但他一直不斷地來求我,求我給孩子一個機會,給他一個機會,他說他期待能有一個完整的家,並承諾會跟對方斷絕關係。為了孩子,我決定再給彼此一個機會。

然而事實沒有我想像中單純,他不僅沒有跟對方斷絕關係,後來我進一步發現他同時劈腿多人,據我所知的,至少有十多名,而且多數年紀都很大。他為了勾搭到有錢人,他租了一台名車,光租金一天就要兩千多元,他的收入根本無法支應,他的生活完全靠跟這些女人騙錢,以及跟我拿錢來支應。

面對他的小三們,我感到很無力,他們有的跑來跟我嗆聲、對罵,也有人知道被騙後,想找我一起報復先生,也有人直接跑到先生的公司嗆聲、要錢,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但我都不想跟他們有關係,只希望帶著孩子過平靜的生活。

我曾經帶著孩子離開,但先生不願意離婚,也不願給監護權,而且我還需要支付房貸以及他的生活費,他來找我全是為了錢。最後公婆出面求我們回去,我便決定這次回去不論再怎麼辛苦,都要為自己與孩子爭取到監護權。

再次回到暴力的生活

自從我揭發他有小三的事情後,他只要喝醉酒回家,就會藉故對我動粗。他不僅打我,也在孩子面前辱罵我、對著我的臉吐口水,我常開玩笑,我是靠皮肉痛來換取自由的,這段時間,我只能隱忍、收集家暴證據,只求時機成熟時能逃離這個家,帶著孩子一起走。

孩子很小,才三、四歲,他看見爸爸打我,就會害怕地跑過來保護我,雖然先生不會打他,但孩子的個性變得很敏感,很容易畏縮。有一次,我帶小孩去排隊玩大型的溜滑梯,快輪到他時,我告訴他我到另一端去接他,但我等了許久都不見他下來,直到我回到原點時,才看見他畏縮地站在那,其他的孩子見他不動,就經過他溜下去。

可笑的是,我們在他的同事面前,表現就像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他的同事羡慕我在家相夫教子,但事實上,我多想出去工作,他不僅限制我的自由,不讓我跟娘家的人聯絡,也不讓我出去工作,但家裡的開銷全靠我,他又不斷地跟我要錢,錢一直不斷地被拿走,壓力真的很大。最後逃出去時,我連租房子的租金都拿不出來,我的家人都無法相信,我工作了這麼久,怎麼會沒有錢。

只要平安的生活

離開後,孩子來善牧高雄小羊之家接受目睹暴力服務,狀況越來越好,不會像之前那樣畏縮了;原本不肯離婚的丈夫,知道我除了孩子外什麼都不要,也同意離婚。只是,孩子的監護權他始終不願意給我,還找了律師來幫他打官司,幸好機構幫忙,幫我媒介到法扶的資源,才讓我的官司能比較順利。

我知道先生並不是真心想要孩子,他是想要獲得孩子的監護權,可藉此向我拿撫養費;孩子他可以丟給公婆養,不會花到他一毛錢,我猜他是如此盤算的。或許是家裡太單純,我從來沒有想過,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壞的人,說出去的話都是謊言。有幾次,我發現他會無意識地拿起手機說話,好像在談什麼大生意,但根本就沒有人在跟他通話。

我覺得我先生應該是病了,我曾一度想要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但怕他不肯,還藉故說是自己覺得憂鬱,想請他陪我一起去看,結果他一點也不想陪我去,這計劃只好泡湯。

雖然目前監護權還沒有判下來,但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在單親媽媽的社團裡,我看到很多辛苦的例子,我很慶幸自己有一技之長,可以自生其力,養活自己及孩子,也有利去爭取孩子的監護權。經歷了這些事後,我發現自己變得更有能量,對於法律也更熟悉,可以幫助社團裡有類似問題的媽媽。

 

立即捐款幫助

2022-01-26

不能回家過年的人:家庭團聚的日子,她陪受暴婦女風乾傷痛

文章出處:獨立評論@天下

作者:善牧基金會 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胡家韻

過年是充滿希望的日子,但是對仍深陷暴力漩渦的婦女來說,如沒有求援,反而讓她們對未來覺得更無望。

十多年前,在善牧新北小羊之家服務的社工張曉芬,遇到一位目睹家暴的孩子小柔(化名),發現她的模樣很像自己的女兒。那年年底,小羊之家舉辦聖誕派對,但當晚小柔爸爸為了找她們,情緒幾乎失控。看著媽媽焦急的表情,曉芬趕緊把準備好的聖誕禮物給她,讓母女倆早點趕回家。看著兩人匆匆離開的背影,不禁感到一陣心酸。

當天回家已是深夜,當她推開門,看到自己的女兒早在家人呵護下安然熟睡,她心有所感:「這個家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的孩子好幸福!」於是她決定,把自己擁有的傳遞出去。從那時候開始,曉芬就知道:「愈是重要的時刻,我就是那個可以『付出溫暖』的人。」

需要多大勇氣,才能割捨掉自己的「家」?

如今的曉芬,已經成為善牧靜心家園的主任。由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委託善牧基金會辦理的靜心家園,是協助受暴婦幼安全庇護的地方。每到過年這樣一個闔家團聚的日子,對這些曾在家中遭受創痛的姊妹來說,特別令人難受。因此社工會在家園排班,無論曾遭受什麼處境,來到靜心,就有人在旁默默地支持陪伴。

曉芬說,在這裡要用什麼方式過年都可以,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在這裡可以好好喘口氣,好好地理清思緒。有些婦女會在除夕中午煮鍋麵,邀請社工跟她一起吃,晚上就出去走走,也許去超商、賣場或夜市閒晃散心,畢竟每個人面對這樣的時刻,心裡都有不同的檻要過。回到家園,社工會與她們寒暄、招呼,熱了飯菜大家一起用餐聊天,不需多說些什麼,「貼心」就是給予她們最好的支持。

在靜心家園過年,曉芬最深的感受是心疼:「來到這裡的每位婦女,得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決定割捨掉『家』,孑然一身的來到這裡?相信天秤的那端,承載了無法言喻的苦痛和無奈。」

曾住在靜心家園的小晴,語重心長地說出在家園過年的心聲:「終於不用騙家人說我很好!」即便兒時家境不寬裕,但爸媽盡力讓她快樂過新年;可是結婚後,另一半用暴力把她傷得體無完膚:「特別是過年,更有做不完的家事,還有隨時可能上演的『全武行』,甚至夜裡還被叫起來罵,苦只能肚裡吞,連哭的權利都沒有……」圍爐的姊妹們聽到小晴的心情,有的忍不住出聲抱不平,有的靜默不語。曉芬說:「在這裡,每個人可以卸下武裝,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對彼此都是一種支持和療癒。」

「受暴婦女的背後都有一段複雜的難為,但來到這裡至少是一種契機。」阿映長期遭受家暴,經過一番掙扎才打了113求助,得知靜心家園可以棲身,但當時身邊的孩子,老大才剛學走路,小的還不到一歲,她雖然無法馬上行動,但隱忍的同時,也暗自收拾東西寄回娘家。半年後,阿映轉介到靜心家園,正好遇到過年。那年圍爐時,她鬆了一口氣,感嘆:「第一次感覺到過年是有盼頭的!」未來的路可以想見並不容易,但是至少可以努力讓自己和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也許傷痛仍會在午夜不時翻攪難眠,但對阿映來說,「方向對了,未來就有了希望。」

用熟悉的味道,陪受暴婦女一起「團圓」

另外,善牧社工也會帶著婦女們用熟悉的味道「團圓」,在除夕前先詢問大家想採買哪些食材?特別是遠度重洋嫁來台灣的姊妹,會想買像紅袍辣椒、咖哩、魚露、香茅、蝦醬、春捲皮等等特殊食材,甚至乾脆帶社工去店裡採買。尤其許多婦女來台後,不被夫家允許煮家鄉菜,這正是一個一解思鄉之情的好時機。她們還會很貼心地先詢問宛如「聯合國」般的姊妹們,是不是都能否接受這些味道?而同鄉婦女看到久違的家鄉料理上桌,塵封在內心深處的力量會被喚起,也在分享的同時,感受到存在的價值,慢慢找回原本的自己。

訪問進行時,曉芬翻著自己的行事曆,滿滿都是家園的活動和過年準備事項。問她自己過年要準備些什麼?她才回過神,笑著說:「我們社工家裡,就自己提早打掃就好啦!大家都習慣過年要在靜心陪婦女一起過!」

社工們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光,還是需要花時間取得家人的體諒和支持。曉芬的先生一直以來都是善牧志工,只要需要「壯丁」,就是他出馬。女兒雖然因為無法一直黏著媽媽而鬧脾氣,但學校老師很幫忙,會花時間開導:「你照顧好自己,就是幫媽咪幫助別人。」同時,也曾請曉芬來班上分享社工這個職業是在做什麼,讓同學和孩子們都能明瞭,這世界有很多過著不一樣生活的人,如果行有餘力可以幫助他們,就能讓難過的事情少一些。


立即捐款幫助

2022-01-21

2021台北善牧學園IP樂團感恩最終回溫馨呈現

IP樂團去年12/18舉辦的成果發表呼應聖誕節令,團員和貴賓都以紅色或綠色妝扮出席這場好不容易的盛會。這群由對音樂擁有滿腔熱血的社區青少年組成的IP樂團,成立已邁入第四年,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團員們的學習方式得被迫改變,有別於以往班級團體上課的方式,社工協助讓團員把樂器帶回家,透過線上授課讓團員與音樂老師們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個別化學習;也因為這樣,對於團員的挑戰性更高,因為許多曲目都得獨力呈現。比方是自彈自唱,對許多團員就是從未有過的嘗試!

有別於以往IP樂團成發的表演曲目,這次以「經典/老歌/感恩」主題呈現,團員們得花更多心思聆聽符合經典又可以表達感恩主題的曲目,還要學習自己做開場介紹。吉他手若芸詮釋跟媽媽一起選擇的「蚵仔麵線」,若芸說這首歌要謝謝媽媽就像「蚵仔麵線」般,相伴在她學習音樂這條路上。

吉他手韋萁表演了「Say you won’t let go」且感性地說:「我很喜歡這首歌,感謝三年前的自己決定加入IP樂團,才有足夠的音樂實力能夠自彈自唱表演這首歌。」另外,特別到場給予支持的韋萁爸媽,也給她「初試啼聲」的表現打了80分的暖心肯定。

接著上台的爵士鼓手建琪,入團近兩年,從去年成發的內向到現在樂於在台上分享他最喜歡的英式搖滾風格,而他當天表演的TRASH樂團「Take you out」,其中富技巧性的「雙擊」動作,讓參與的貴賓們直說:「太帥啦!」接下來,Keyboard手美蓁彈唱的老歌「夢醒時分」則是媽媽的最愛,平時忙於學業及打工的她,再忙總會擠出時間練習,成發前一天,她練到半夜三點半,希望呈現最精湛的表演。

另一位Keyboard手龍婷,每週遠從萬里搭車來台北學音樂,選擇的曲目「忽而今夏」是想感謝前年夏天認識的朋友,帶著她找到面對事情的勇氣,並且看到缺點努力改正,希望未來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現場的大家沈醉在悠美的音樂中,也感受到IP樂團的成長蛻變,表演尾聲在吉他手勁緯彈唱的「再見」中結束。

善牧IP樂團選擇在2021年畫下句點,回顧四年的果實甜美,音樂路上許多團員從零到可以自彈自唱,人生路也是從國中陪伴到高中、大學,實在精采。因為是IP樂團感恩最終回,當天的壓軸時刻,由台北善牧學園社工及阿軒、泉及KANE三位老師帶給團員們彩蛋,組成「花襯衫樂團」把祝福化做旋律,帶來旺福樂團俏皮的歌曲「莎喲娜拉」,祝福團員們下一個人生階段要繼續向前走,做自己的主角。台北善牧學園吳金雲主任說:「IP樂團這一路走來,陪伴了近20位青少年進入音樂的世界,過程就像低頭插秧的農夫,回首來時路,發現秧苗慢慢成長茁壯,彼此一起走過彼此的人生,希望未來團員們到外面闖一闖,用音樂感動更多的人。」

2022-01-19

台北善牧學園成發會 充滿驚喜與感動

台北善牧學園第25-1期成果發表會於去年底(12/30)舉辦,即使當天氣溫冷得讓人直打哆嗦,但成發會上學員們的精彩才藝表演,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讓與會貴賓打從心裡暖和起來,眼眶的眼淚一直在打轉,期盼未來他們能持續向前,展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光彩魅力。

今年的成發開場很特別,是由學員們走秀登台,台北善牧學園吳金雲主任形容:「本屆的孩子比較害羞安靜,但彷彿有股默默的力量在其中凝聚彼此,回想孩子剛進學園的靦腆模樣,和現在能自信在大家面前展現自己,這其中的經歷很不容易。」緊接著登場的是由學員們以樂團方式表演的「熱愛105℃的你」,展現這群國中生的熱情活力,讓人彷彿置身藍天白雲下的大草原上。難能可貴的是為了讓表演精彩,學員們下課後會主動相揪團練,而擔任keyboard手的學員雨陌,還待別在這次表演中加了滑音,為替她加油的媽媽帶來驚喜。

接著是爵士鼓表演,絲毫不怯場的小牛,鼓棒到他手中都變成熱情朝氣的節奏,忘情專業的表演讓人震憾其中。除了音樂的洗禮,接下來,由調飲課程的學員小伍、玟玟和阿綸把調飲吧搬上舞台,接受貴賓們現場點單,學員們專注思考的神情,頗有專業調飲師架勢,當阿綸把特別為媽媽調製的飲品遞給媽媽時,恰到好處的溫柔層次口感,讓媽媽品嘗後忍不住掉下眼淚;而她為爸爸調製的抹茶拿鐵加上北極熊雕花,爸爸喝了一口點點頭,感動盡在不言中。

接下來的壓軸表演是雨陌和老師帶來的精采舞蹈,「今年只有害羞內向的她選擇報名舞蹈班,她不但努力學習,而且出勤是全勤。」跟著音樂大方展現肢體語言的她,動感到位的精湛表演全場驚艷。看到這群學員們變得勇敢有自信,善牧社工們與學員相約下學期繼續透過課程燃燒熱情,呈現更成熟發亮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