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最新消息

2022-10-13

她不是壞,只是需要被溫柔對待:走進街頭少女的心,把生命拉往光明

文章轉自「獨立評論@天下」

凌晨兩點半,夜幕低垂,整座城市漸漸沈睡。少女沅沅(化名)和朋友們正在常去的籃球場聊天徘徊。

在跟媽媽一次大吵後,沅沅選擇翹家表達不滿。對她來說,翹家後的白天黑夜並沒有不同,就學不穩定的她,整天不是在朋友家睡覺,就是在外面到處晃,生活沒有目標,但有一群朋友在一起。沅沅說:「這樣讓我感覺到世界上,至少是有人在乎我的。」

▋ 走進街頭少年少女的生活
善牧新北市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蘆少)的社工們,就是在尋找這群青少年,讓他們了解,如果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善牧社工很願意成為他們的肩膀,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那天,是善牧蘆少社工組長劉玹羽和同事第一次看到沅沅,文靜的她總用濃密的瀏海掩住臉龐。彼此在籃球場上「相處」一個多月後,正好遇到情人節,玹羽和其他社工拎著一袋巧克力,與大家一起分享。這是善牧社工和這群青少年的第一次「破冰」。

漸漸地,大家開始一起打籃球、玩手遊、拍抖音,玹羽更有機會認識這個女孩:「她常搞失蹤,即便遇到了也話不多、感覺沒睡飽。跟她聊天時,回答不超過5個字。」後來,從朋友口中得知沅沅因為車禍摔斷了腿,得住院開刀並在家休養好一陣子,擔心沅沅無人照顧的玹羽有空就去探望她,才知道在家裡,因為不喜歡念書,沅沅在爸爸眼中就是個叛逆的孩子,動不動就叫她滾,罵她「沒救了啦!」而媽媽的身體不好,能照顧好自己已經很不容易,更沒心力去理解孩子的心情,陪伴她成長。

<p>&nbsp;</p>

有陣子,善牧社工們一直不見沅沅蹤影,其他人說,因為那陣子她在朋友圈「燒話」(網路用語「亂傳話」)弄得滿城風雨,所以跟大家疏遠了。正當社工玹羽擔心沅沅是否就此斷了線,有天早上,她突然接到沅沅的電話:「我被打了!」只說這幾個字,電話那頭的她,一如往常沈默不語。

原來,沅沅是跟男網友相約「跑山」(網路用語,指在山上騎車競速),結果卻被對方載到偏遠處暴力對待。玹羽建議她「先跟爸媽說!」原本擔心因此受責備的沅沅鼓起勇氣跟父母說,結果不但沒有被責難,爸媽也立刻帶傷痕累累的沅沅去派出所報案、就醫及驗傷。「跑山」事件在她生命留下深刻的烙印,但卻也是沅沅第一次和父母一起把事情處理好。

這次可怕烙印造成的陰影,加上之前的「燒話事件」讓沅沅在校園被排擠,後來她乾脆不去學校了,年紀輕輕就過著「繭居」的日子。眼看她消沈下去不是辦法,玹羽鼓勵她報名蘆少舉辦的「小夢想圓夢計劃」,選擇有興趣的彩妝課程。幾堂課下來,沅沅變得不一樣了,不但願意與外界接觸,表情也柔和許多,還會把課堂上練習的作品貼到IG跟朋友分享。這時候玹羽才發現,原來沅沅的瀏海,是為了遮蓋小時侯跌傷,尖銳的石塊在她額頭上劃開的傷痕。

<p>&nbsp;</p>

在平行時空找到交集
慢慢找回自信後,沅沅也有了重拾書本的念頭。回歸校園後,同學們很喜歡找她聊保養、彩妝等漂亮心事;另一方面,她也主動向家人靠近。前陣子,沅沅帶著媽媽一起參加蘆少舉辦的乾燥花手工藝課程,課程後,母女開心地把作品帶回家。

疫情嚴峻期間,蘆少有個活動,原本是邀請青少年帶著家人團聚吃大餐,後來改成叫外送到少年家中。在沅沅回傳給蘆少社工的照片中,看到沅沅、爸媽跟美食,一起靦腆地對著鏡頭合照。沅沅說:「我喜歡吃花壽司、媽媽愛吃鍋燒麵,爸爸愛喝珍珠奶茶。」屋簷下原本平行的三條線,生活漸漸有了交集。

前陣子沅沅生日,善牧社工們一起寫了一張祝福卡片送給她,當晚,在沅沅的限動中,第一次出現「謝謝」兩個字。一直在身邊陪伴她的善牧社工玹羽欣慰地說:「她還是那個不多話、做自己的女生,但從她的蛻變中,我們看到了花樣年華的她該有的模樣。」

(作者為善牧基金會北區宣導企劃專員 胡家韻。)

2022-10-12

【重要公告】提醒您捐款務必從善牧官方管道,若接獲詐騙電話,請立即掛斷並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通報

【公告】防詐騙提醒 超重要!別讓詐騙集團騙走您的善心

 ※ 善牧絕對不會透過私人 LINE 要求您捐款,捐款資訊也絕對不會提供私人帳戶,如有接到相關訊息或有疑慮,請務必電洽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或善牧唷!

※ 若詐騙集團假借善牧名義要求您:

1. 捐款帳號變更、捐款設定有誤,要求核對個資或提供信用卡相關資料
2. 單筆捐款誤設定成定期定額;定期定額期數有誤
3. 匯款有異狀,須改為分期扣款,並要求核對個人資料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提醒您,本會不會在非上班時間致電給您,也不會要求變更捐款扣款方式、操作ATM或網銀,以及提供銀行電話、信用卡或金融卡資料等。若接獲可疑來電要求您前往ATM進行任何操作設定或匯款,切勿回覆訊息或依對方指示動作,以保護自身財務安全。如有相關問題,請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與本會聯絡。此外若使用公用電腦,捐款完畢後請務必登出,確保個人資料安全!

--------------------------

如接獲可疑電話應立即掛斷,並通報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請勿透露個資、信用卡相關資料或聽信電話指示進行ATM操作、下載不明APP或點擊不明網站等。

※  165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65bear/

※  165官網:http://www.165.gov.tw

※  165LINE:@tw165

--------------------------

※  善牧基金會服務專線:(02)2381-5402(週一至五 09~18)

※  捐款時請務必使用善牧官方管道唷

劃撥帳號:18224011

線上捐款:https://bit.ly/3Rtak1r

其他捐款方式:https://bit.ly/3dK8486

❤ 善牧基金會與您一起防堵詐騙,守護每一顆善心 ❤

2022-10-11

平安的承諾|善牧台中區15&20年歡慶會,用愛守護婦幼 ❤

善牧在台中已經服務20多年,不但有婦幼庇護的親心家園、德幼兒少之家,對外有服務目睹兒少及預防暴力的台中中心、服務婦女及新住民的婦女培力中心。9月30日舉辦「平安的承諾,善牧的同在─婦培、台中中心15、20年歡慶會」,除了傳遞善牧的感謝,台中四個單位也同時展示服務成果,活動豐富而溫暖。

善牧台中市區主任黃淑婉表示,謝謝多年來許多網絡夥伴的支持,與我們一起陪伴婦女與兒少走過創傷復原之路。

善牧與網絡夥伴共同點亮蛋糕,繼續用行動守護婦幼平安。

安置兒少遞交「阮ㄟ心聲」給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彭懷真(右三),提出理解、尊重、參與、消除及期待等五個面向的兒少觀點。
一、 理解安置兒少的處境,避免社會排除。
二、 尊重差異,提供友善互助的環境
三、 參與安置流程及期程的討論
四、 消除對安置兒少的刻板印象
五、 期待落實兒少權益保障

天主教台中區主教公署副主教黃清富神父為善牧降福,祈禱善牧服務推展順利。

檀娜卡(THANAKA)是緬甸傳統護膚品,在石磨上加上一些清水,用檀娜卡磨至出漿,就可以使用。台中婦女培力中心讓民眾體驗緬甸特別的風俗。

善牧台中中心預防暴力組設置小遊戲,打破一般人對暴力的迷失,加強對「暴力」敏感度。

親心家園的復原力密室挑戰,由民眾化身魔法師,在體驗區中找尋善牧的復原力拼圖。

德幼兒少之家展示社工與孩子們的漫畫圖文創作。在家園的陪伴下,孩子們漸漸長出自己的自信,也相信「我是值得被愛的」。

2022-09-21

【臺灣喜佳 X 善牧基金會】達人做公益活動-享愛手提袋縫紉樂

總是挑不到自己想要的手提袋嗎?那就自己來做一個吧🥰

📣 大家敲碗已久的達人做公益活動又來了!

現在只要捐款800元,就能讓老師帶領您體驗手作的樂趣,可以學習裁剪、拼接及車縫完成專屬「享愛手提袋」,好禮自用兩相宜。邀您一同將這份善意傳遞出去,參加還讓您帶回艾蜜莉多功能萬用包,歡迎一起來快樂縫紉,用手作的溫暖幫助善牧家創兒平安長大!💖

活動時間:2022年10月29日(六) 13:30-15:30

活動地點:臺灣喜佳台北生活館(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4-1號1樓)

活動人數:10人

參與方式:捐款800元/人

⭐立即報名:https://goodshepherd.eoffering.org.tw/contents/goods_ct?g_id=495

2022-09-07

年輕爸媽不求助,善牧出擊接住 3 Young家庭!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25歲以下生育人數每年約2萬人左右,占總出生率12-13%,人數不可小覷。天主教善牧基金會長期在服務青少年、未成年懷孕、未婚媽媽中發現,這群年輕父母多半缺乏原生家庭支持系統及資源,受到本身成長背景的影響,可能面臨育兒技巧不足或是兩性婚姻經營的困難,加上他們不會主動求助,需及時看見需求給予支持。

善牧基金會近年來在服務中發現,不論是在社區或是安置機構中,青少年懷孕選擇留養比例增加,然而這群年輕爸媽多半缺乏原生家庭支持系統,資源條件上相形弱勢,在經濟、育兒、親密關係等多重壓力下,需要有人及時支撐住3 YOUNG (小孩、年輕媽媽、年輕爸爸) 家庭,善牧自108年起在新北市、新竹、台南及高雄等地提供3 YOUNG家庭服務,給予家庭支持外,也致力於預防未成年懷孕服務。

善牧基金會表示,服務中我們也看見,有些年輕爸媽或許已經成年,但因從小未得到良好的照顧,缺乏正確的育兒觀念,以為「小孩自己就會長大」,加上經濟弱勢,孩子不一定有機會能唸幼兒園,當發現孩子有發展上的議題時,已經錯過發展黃金時期。曾經有個個案,以為孩子有過動的狀況,後來發現原來孩子沒有上過幼兒園,因為聽不懂而產生誤會。
除此之外,社工亦發現到,年輕爸媽在親密關係中容易遇到關係暴力,特別是小孩很容易在這過程中,成為一方權力控制的工具,需要協助他們意識到這樣的狀況,避免走入家庭暴力的情形。

善牧基金會指出,年輕爸媽比較不會主動求助,善牧培家中心與新北市政府合作,針對20歲以下年輕爸媽發送愛兒包,社工可以實際接觸到孩子,了解孩子被照顧的狀況,進而提供其家庭協助,以新北市來說,每年進案量就超過300個家庭。

年輕爸媽服務工作,主要提供3方面的協助:第一部分,新生兒的照顧支持及發展評估,協助年輕爸媽有良好的照顧品質;第二部分,協助年輕爸媽,整理生命經驗,協助他們看見自我的價值,並且陪伴他們生涯規劃、培力發展他們的長才。第三部分:針對整個家庭,提供支持、提升家庭功能、優化親子關係。
社工在訪視時,會透過兒童發展檢核表,定期協助年輕爸媽評估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瞭解並掌握孩子發展的情形,如果有疑似發展遲緩的情況,社工可協助轉介相關專業醫療單位進行兒童發展評估鑑定,讓孩子妥善進入早療系統,並陪同家庭進行就醫、後續的評估及早期療育,避免孩子錯失最佳黃金時期。除此之外,也提供嬰幼兒物資分享、活動邀約、托育資訊、福利補助等,讓未成年年輕爸媽在育兒之路隨時交流經驗並獲得支持。

善牧基金會分享,曾有一名患有多重罕見疾病的孩子,原被評估活不過一歲,家庭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透過社工不斷媒合相關資源、並且持續陪同就醫,提供年輕爸媽情緒支持,目前寶寶持續穩定的成長。也有年輕媽媽在學習育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照顧嬰幼兒的興趣,進而參加保母考照培訓,成為一名保母。
善牧基金會表示,社會大眾對於年輕爸媽仍普遍帶有偏見與標籤,常見像是「養不起為什麼要生」、「小孩養小孩,又沒能力照顧」等等,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去幫助他們。事實上,在服務中我們也看到不少的年輕爸媽,很用心地照顧孩子,他們多半缺乏支持系統,更需要社會用溫暖的眼光支持他們願意照顧生命的勇氣,讓孩子有機會在原生家庭中健康地成長。

生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輕鬆的事情,特別是未成年年輕爸媽要支撐生活、課業或生涯規劃,步步都是艱難辛苦,甚至得被迫放棄自我理想。為減少非預期懷孕發生,善牧不斷進行宣導工作,培養青少年健康安全的性觀念,降低非預期懷孕的可能,並推動親職講座,協助家長在面對子女非預期懷孕時可以如何應對。

2022-09-07

善牧第七屆爸比媽咪節高雄場|改寫觀看事情的角度,歸零找回快樂

30多年來,善牧基金會始終致力於婦幼保護服務,協助遭受家庭創傷的婦女、孩童走出傷痛。從多年的服務經驗中,我們發現許多問題皆源自於家庭。令人擔憂的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響遠超過我們想像,不斷循環的代間複製更是造成各種社會問題的主因之一。防患於未然,自民國105年起,善牧每年舉辦爸比媽咪節,開設免費親職課程,邀請專業講師,與民眾分享親子教養、溝通、情緒管理等方法、技巧,期望藉此協助民眾提升家庭功能。

走過前兩年疫情所帶來的變化,進入後疫情時代,111年第七屆善牧爸比媽咪節以「打造家庭情緒自癒力」為主題,邀請擁有近10萬粉絲的臉書粉專「心理師想跟你說」,具作家、Podcaster、演講者多重身份的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與高雄民眾分享如何透過轉念陪伴孩子走過情緒;又該如何利用歸零,找回關係中的快樂。
<p>&nbsp;</p>

▋「分類」整理心情 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心情不好或腦袋亂糟糟時,你會怎麼做?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建議,不妨試試利用分類的概念,透過了解「思考」、「情緒」、「身體反應」及「行為衝動」等4大面向,協助自己和身邊的人,整理當下的心情。例如,小孩回家森氣氣,了解他的想法(思考),你可以問,發生什麼事了?接著,彼此談話的過程中,試著探測並鼓勵孩子表達情緒,感受他當下的心情;而後,觀察他的身體是否透露出一些訊息,如舒服、不舒服?最後,則是看看他的行為,是否做了什麼?或者想做些什麼?

蘇益賢進一步指出,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擅長表達情緒,因此,和小孩溝通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他們運用了情緒的詞彙,父母應該鼓勵、引導他們多談一些。倘若家中小小孩還不太懂得如何表達情緒,爸比媽咪也可以透過圖片(如,Emoji表情符號)作為工具,協助他們認識情緒並進一步表達情緒。另外,在探測情緒的這個階段,孩子通常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感受,因此,蘇益賢也建議父母運用同理的方法,並將所感覺到的表達出來,讓孩子了解你正在同理他的感受,比如試著說,你看起來好像有點生氣,我的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轉動聚光燈焦點 改寫觀看事情的角度
藉由「分類」整理沉澱心情後,蘇益賢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轉念。他說:「我們思緒的注意力,就像一盞聚光燈,而轉念則是學習轉動聚光燈,跳脫原本狹隘的焦點,擴大燈光照射的範圍。」舉例來說,今天孩子拿了張49分的考卷回家,身為父母,你的反應是?「怎麼考成這樣?補習都白補囉…」、「到底有沒有認真上課,知道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嗎?」然而,孩子考不好的原因其實是,考場中同學們玩筆吵雜的噪音干擾。此時,看到了已經預設立場的你,孩子是否還會想和你交談說明,或者,乾脆就關閉了彼此間的溝通管道?

蘇益賢表示,「一般人常常誤解轉念,認為轉念就是改看事情好的一面,然而,真正的轉念,其實是轉動你關注的焦點,改寫觀看事情的角度,看見事情的其他可能性。」他建議爸比媽咪,下次當看到一件客觀事實時,請先放下心中的第一個念頭,別急著下結論,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觀看。因為,轉念就是要從「絕對」中出走,例如,小朋友考49分,不會「絕對」只是因為他不認真,而每個看事情的角度都能提供我們一些線索,看事情的角度越多元,則選擇的空間就越多,彼此的關係也就越能趨於融洽。

▋歸零找回關係中的快樂
最後,蘇益賢提醒大家別忘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他詢問在場學員,倘若你面前放著今年的最後一杯咖啡,你會用怎樣的心情去品嚐?他說,我們總以為,如果我們正在從事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那麼,在這當下,讓自己的大腦開外掛,分心做做白日夢,或者想些別的事情,應該能讓我們快樂一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顯示,在我們分心想著其他事情的當下,無論你正在做什麼,都是不快樂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人類是否感到快樂,50%與基因有關;10%來自於外在的物質條件滿足;剩下的40%,可透過不斷的練習去增強,它源自於你今天為自己做了什麼,在享受愉悅感的當下,是否專注?

因此,找出一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暫時忘卻各種目標,就只是專注地做好眼前的事,吃就好好吃;看就好好看;玩就好好玩,一次只做一件事,透過一次次的歸零與重啟,找回不斷行動與只是好好存在間的平衡,找回關係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