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來,善牧基金會始終致力於婦幼保護服務,協助遭受家庭創傷的婦女、孩童走出傷痛。從多年的服務經驗中,我們發現許多問題皆源自於家庭。令人擔憂的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響遠超過我們想像,不斷循環的代間複製更是造成各種社會問題的主因之一。防患於未然,自民國105年起,善牧每年舉辦爸比媽咪節,開設免費親職課程,邀請專業講師,與民眾分享親子教養、溝通、情緒管理等方法、技巧,期望藉此協助民眾提升家庭功能。
走過前兩年疫情所帶來的變化,進入後疫情時代,111年第七屆善牧爸比媽咪節以「打造家庭情緒自癒力」為主題,邀請擁有近10萬粉絲的臉書粉專「心理師想跟你說」,具作家、Podcaster、演講者多重身份的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與高雄民眾分享如何透過轉念陪伴孩子走過情緒;又該如何利用歸零,找回關係中的快樂。
▋「分類」整理心情 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心情不好或腦袋亂糟糟時,你會怎麼做?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建議,不妨試試利用分類的概念,透過了解「思考」、「情緒」、「身體反應」及「行為衝動」等4大面向,協助自己和身邊的人,整理當下的心情。例如,小孩回家森氣氣,了解他的想法(思考),你可以問,發生什麼事了?接著,彼此談話的過程中,試著探測並鼓勵孩子表達情緒,感受他當下的心情;而後,觀察他的身體是否透露出一些訊息,如舒服、不舒服?最後,則是看看他的行為,是否做了什麼?或者想做些什麼?
蘇益賢進一步指出,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擅長表達情緒,因此,和小孩溝通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他們運用了情緒的詞彙,父母應該鼓勵、引導他們多談一些。倘若家中小小孩還不太懂得如何表達情緒,爸比媽咪也可以透過圖片(如,Emoji表情符號)作為工具,協助他們認識情緒並進一步表達情緒。另外,在探測情緒的這個階段,孩子通常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感受,因此,蘇益賢也建議父母運用同理的方法,並將所感覺到的表達出來,讓孩子了解你正在同理他的感受,比如試著說,你看起來好像有點生氣,我的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轉動聚光燈焦點 改寫觀看事情的角度
藉由「分類」整理沉澱心情後,蘇益賢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轉念。他說:「我們思緒的注意力,就像一盞聚光燈,而轉念則是學習轉動聚光燈,跳脫原本狹隘的焦點,擴大燈光照射的範圍。」舉例來說,今天孩子拿了張49分的考卷回家,身為父母,你的反應是?「怎麼考成這樣?補習都白補囉…」、「到底有沒有認真上課,知道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嗎?」然而,孩子考不好的原因其實是,考場中同學們玩筆吵雜的噪音干擾。此時,看到了已經預設立場的你,孩子是否還會想和你交談說明,或者,乾脆就關閉了彼此間的溝通管道?
蘇益賢表示,「一般人常常誤解轉念,認為轉念就是改看事情好的一面,然而,真正的轉念,其實是轉動你關注的焦點,改寫觀看事情的角度,看見事情的其他可能性。」他建議爸比媽咪,下次當看到一件客觀事實時,請先放下心中的第一個念頭,別急著下結論,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觀看。因為,轉念就是要從「絕對」中出走,例如,小朋友考49分,不會「絕對」只是因為他不認真,而每個看事情的角度都能提供我們一些線索,看事情的角度越多元,則選擇的空間就越多,彼此的關係也就越能趨於融洽。
▋歸零找回關係中的快樂
最後,蘇益賢提醒大家別忘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他詢問在場學員,倘若你面前放著今年的最後一杯咖啡,你會用怎樣的心情去品嚐?他說,我們總以為,如果我們正在從事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那麼,在這當下,讓自己的大腦開外掛,分心做做白日夢,或者想些別的事情,應該能讓我們快樂一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顯示,在我們分心想著其他事情的當下,無論你正在做什麼,都是不快樂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人類是否感到快樂,50%與基因有關;10%來自於外在的物質條件滿足;剩下的40%,可透過不斷的練習去增強,它源自於你今天為自己做了什麼,在享受愉悅感的當下,是否專注?
因此,找出一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暫時忘卻各種目標,就只是專注地做好眼前的事,吃就好好吃;看就好好看;玩就好好玩,一次只做一件事,透過一次次的歸零與重啟,找回不斷行動與只是好好存在間的平衡,找回關係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