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善牧獲「112 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及團體表揚」 【績優團體】第一名殊榮 🎉

為肯定社會安全網第一線工作同仁的貢獻, 衛生福利部於7月29日辦理「112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及團體表揚」典禮,當天由行政院長陳建仁頒獎表揚,鼓勵全國推動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相關人員及團體。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以承接花蓮縣光復、瑞穗、玉里及卓溪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業務工作,獲得「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團體獎」第一名殊榮,是唯一獲獎的原住民族績優團體。

善牧基金會在花蓮地區服務近30年,從早期展開不幸少女救援服務,後來透過部落領袖號召原住民族菁英加入善牧,共同深入部落家庭服務,關注預防暴力、就業、就醫、長輩照顧及孩童教育、部落文化傳承等,花蓮區每位善牧夥伴們專業全然付出,把善牧的愛,灌溉滋養進這片土地。

對於得到此項肯定,善牧再次感謝衛福部、花蓮縣政府及原民會給予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12 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及團體表揚」之【績優團體】第一名的肯定,讓善牧夥伴及原住民族的努力被看見,更讓善牧基金會感受與政府持續建全「社安網」的重要意義。

善牧夥伴與原住民族以「文化傳承」的使命感為中心,運用豐沛的創意,打造深具文化底蘊的部落文化和地方創生,讓部落看到原來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就能擁有充滿期待的未來,並且也帶著下一代,認識並親近腳下的這片土地,找到對部落的認同感和價值,讓每個家庭都能被安穩的托住,因為善牧深信「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

這份肯定是善牧花蓮區夥伴及原住民族為部落共同努力的結晶,大家合力為部落帶來蛻變,更希望因此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帶動更多的社會大眾一起為原鄉注入滿滿的愛與關懷。

縣府原民處輔導行政科洛金達紹科長表示,原住民族社會安全網的建構是以家庭為中心、以部落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模式,提供各項社會福利的服務工作。天主教善牧基金會獲頒表揚,具有在地社會福利服務的指標性意義,未來將以善牧的服務經驗,作為推動原家中心各項業務的典範基礎,共同深耕跨體系、跨專業福利服務的合作模式。

2023-08-02

2023年善牧小小志工營-嘉義登場!

今年小小志工營嘉義場於7月22日在嘉義聖若望主教座堂登場,許多父母不辭辛勞,帶著孩子從台灣各地來到嘉義參加小志工營,甚至有一組家庭遠從台北下來,希望能給孩子們一個難望的暑假;其中,小志工郁蓁連續參加二年,郁蓁媽媽告訴我們,在嘉義很少有這樣的活動,很感謝善牧給孩子這個機會,希望每年都能來參加。

與其他場次很不一樣的是,嘉義場結合璞玉計劃(週末多元學習成長班)的孩子們,讓小志工實際地參與陪伴他人的服務工作。善牧嘉義縣市區主任李旻珊分享,「我們希望讓小志工們體驗到,在幫助人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也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每個人都有他獨一無二的價值,在過程中,孩子們會發現自己獨有的能力。」

小志工們每人負責照顧一位璞玉的孩子,帶著他們一起進行復原力闖關遊戲,關卡包括有:認識你真好(非正式的支持)、快來幫幫我(社交技巧與問題解決)、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很棒(正面的自我看法)、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幽默感)、蓋一座高塔(發現生命的意義—小小成就感),小志工們與孩子們一起闖關感情也變得更熱絡。

今年的活動關主由年紀較大的璞玉孩子來擔任,為能勝任這項工作,老師們一早先帶著孩子們玩一次關卡,並分組練習說明關卡任務。活動過程中有孩子感到挫折,老師見狀立刻把他帶到一邊提醒他關主的任務,孩子立即整理好自己的狀態回到崗位上,老師們分享道,他們也看到孩子在過程中展現出自己的復原力。

闖關遊戲後,李旻珊區主任帶孩子回顧闖關遊戲與復原力之間的關係,希望每位孩子都能把今天學習到的寶藏帶回家。

2023-08-01

善牧復原力運動會活力登場 💪 復原力化身闖關任務,帶民眾感受理解

由善牧台北中心、安心家園、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及台北市小羊之家共同舉辦的「善牧復原力運動會」日前於萬華行政中心大禮堂活力登場,善牧社工們帶著大家透過動動腦、活動筋骨等任務設計,認識善牧復原力。民眾依闖關卡進行任務,讓民眾身心靈都大豐收,一起度過愉快健康的假日午後。

每一位參加善牧復原力運動會的「運動員」,要先認識五大積木,進行的方式為為社工們帶著大家進入故事情境:有隻小小羊因為颱風,因此家被風雨沖毀了,要請大家同心合力幫小小羊重建原本溫暖的家。而這個家就是由「社交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技能」、「社會性支持網絡與無條件的接納」、「幽默」、「生命的意義」、「自尊」五大積木組成的。首先第一關「社交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技能」是請參加者組成一隊,然後討論推派出一位「傳達指令」的人,其他人則是透過指令及和其他成員的合作,一起完成抽到關卡的團隊姿勢,在社工的支持下,大家更加體會到「聆聽」和「溝通」是很重要的。

「社會性支持網絡與無條件的接納」則是規劃成運動接力賽,透過團隊合作、彼此支持和培養默契完成五個賽道的任務,每當最後一棒接力衝回終點時,現場就會傳來觀眾如雷的歡呼聲,大家也一起為精彩的成果喝采。「生命的意義」則是請參加者為自己的健康、快樂、金錢打分數,並勾選自己最想進步及追求的部份,再透過展現的「努力」,讓自己對未來進步的目標更有信心。

「幽默」則是請大家寫出對幽默的詮釋,有青少年直接帥氣寫下「我就是幽默」,也有小朋友直白寫出「讓人輕鬆很搞笑」等,再把詮釋貼到佈告欄上,接著再請參與者用巧拼,創作出自己心裡想表達的任何主題,完成後社工會聆聽大家的創作想法且給予鼓勵,並叮嚀只要用正向能量去看待任何事務,都是一種幽默能力的展現,沒有一定什麼是正確答案。

「自尊」就是思考自己具備的特質,大家在36張不同形容詞的字條前猶豫挑選著,有些人怯生生地抽出代表自己的特質,有些則和親友輕鬆聊著,彼此吐槽或是肯定地拿著字條給對方,再一一念出自己的特質後完成跳圈圈闖關,善牧社工說:「字條多寡不重要,而在於對自己的欣賞和了解喔!」

有青少年一進來會場,原本只是打量一番,後來在社工的支持下接過闖關卡,然後很酷的一路解鎖,再把闖關卡送給社工;也有善牧曾經服務過的對象帶著家人一起來,原本關係緊張的夫妻倆,即便後來決定各自生活,在善牧的邀約下,他們主動提議一起參加活動並且合作完成任務,社工們陪著他們一起闖關,看著彼此之間話不多,但感受得出已經學習對彼此的包容和欣賞,倆人已不再受困於過往的創傷,任務完成後,婦女主動上前給社工一個擁抱,過往的傷痛浮上心頭,讓她紅了眼眶,如今一切盡在不言中,社工們很欣慰看到家庭關係有了這樣的蛻變。這表示傷痛已經得到撫慰,大家也努力回到社區中過好每一天。

善牧復原力運動會邁入第六年,最初是由於善牧安心家園的團隊們擔心受庇護的婦女及孩子把自己封閉起來,陷在過往苦痛的經歷中,於是善牧安心家園主任洪家琪鼓勵家園婦女和孩子多走進社區,打開自己的生活圈和視野,因此,漸漸有了復原力運動會的雛型。後來再邀集善牧其他服務中心共同加入,讓運動會可以呈現更多樣化的面貌,今年更首度開放社會大眾一起來參加,不僅鼓勵服務對象再往社區走進一步,同時也希望更多民眾認識善牧、認識復原力,同時,如果他們也多一點主動,就能提供社區中需要被幫助的族群們溫暖有力的協助和支持。

2023-07-31

【來自善牧家暴庇護所~愛的祝福 💗】

第一起國民法官審判案,一位長期受暴的婦女趁丈夫酒醉睡覺時,拿刀殺害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國民法官詢問婦女為什麼沒有去庇護所?婦女說庇護所那個環境我沒有見過,裡面的人我都不認識,我感覺跟認識的人才有安全感。所以多次拒絕入住庇護所,只使用親友或旅館資源。

審判長在宣判後說明,被告仍有選擇脫離家暴之可能性,因此沒有《刑法》上「情堪憫恕」的空間,判決有期徒刑7年2個月。

善牧基金會自民國81年陸續成立6家庇護所,服務遭受家庭暴力婦女及其子女緊急庇護超過一萬三千名多名,實務經驗中長期遭受暴力的婦女,身心面臨極大的創傷,擔心離開後、求助親友、申請保護令會導致對方更激烈的傷害自己或親友,更擔心離開熟悉環境會面臨許多生活現實壓力與不適,來來回回讓自己陷於更大的恐懼與孤立感中,在此審判案件上,更凸顯這樣的困境。

善牧婦幼庇護家園發現唯有:
一、安全的穩定住所:能有效建立安全感與調節情緒。
二、同伴感:與共同經驗的人在生活上互相支持與學習,能打破孤立與重新開始選擇。
三、走出慣性生活舒適圈:嘗試新的連結能找回自我的控制權。
四、長期穩定的專業關係:共同面對生活的考驗是信任的開始。

我們邀請您跟我們一同關心家庭暴力的婦女及孩童的處境,更邀請身處在暴力關係下的您,勇敢給自己一次新的選擇。

<p>&nbsp;</p>

#在善牧,妳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
#庇護家園、多元庇護、旅館庇護
#在這裡,重新開始
#姊妹們,愛的呼籲

2023-07-28

喜佳30簡單手作節傳遞溫暖到善牧

喜佳30簡單手作節七月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活動一開場,就感受展場人員滿滿的熱情,善牧小朋友在喜佳的邀約下,參與難得的縫紉手作課程,親切的喜佳老師,手把手,帶著小朋友從車縫到完成成品,簡單幾個步驟,讓小朋友體驗新奇有趣的手作樂趣,作品完成後,孩子開心地說:「這是我親手做的喔!」還將自己心愛的收集卡,放置於完成的小包包,臉上露出喜悅的微笑。課程結束後,小朋友們在展場走走逛逛,各式各樣的手創主題與商品,從手作、洋裁、拼布應有盡有,度過了簡單富足的一天。

活動中,我們邀請善牧婦女到現場擺攤,結合喜佳捐贈的300個幸福隨身袋與婦女們親手的曲奇餅乾,作為捐款滿額禮讓民眾索取,同時藉此讓婦女們有職場體驗的機會,盼能盡早回歸社會,讓生活更快步入軌道。
另外,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以用行動力支持善牧,不僅成為我們的第一位客人,這群甲級證照講師擔任志工,與喜佳合作,透過喜佳提供材料包,到偏鄉教導小朋友製作義賣品,並將義賣所得全數捐給善牧,幫助善牧婦幼保護工作,一起為社會製造更多善的循環。

感謝喜佳多年來支持善牧服務工作,每年捐助手作包包作為捐款滿額禮,更在舉辦30簡單手作節活動,全力給予善牧資源,並提供小朋友的手作體驗課程,謝謝展場的老師及服務人員,讓這次的活動增添許多愛的溫度。

2023-07-27

兒童營隊「我的身體我做主」—辨識性別暴力從小做起

善牧台北市信義婦女支持培力中心(以下簡稱信義婦培中心)長期關注性別議題,在社區做議題宣導、活動及展覽,希望做到一級預防的教育。7月7日、8日舉辦「我的身體我做主」兒童營隊,帶著即將升上國小5年級及6年級的學生,從認識自己身體開始,學習保護自己,避免落入性剝削危機。

孩子開始接觸3C產品年齡越來越低,加害者易透過網路科技騷擾、侵害兒少權益,除了學校宣導之外,在社區走往前端做預防,期待在事情發生前可以多做些什麼,降低憾事發生機率。信義婦培中心主任連雅萍分享,兒童營隊把年齡定在五、六年級,這些孩子漸漸開始發育,對身體、性有些好奇,他們可能不是那麼理解,可能自己盲目摸索,我們希望可以給一系列完整的「學校沒教的事」,說清楚講明白,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

▋ 認識身體才能好好愛自己
活動第一天,課程從認識身體開始,這是一堂不分性別的月經教育課程,進而透過團體活動方式,幫助兒少建構自我身體界線。課程介紹身體跟構造,透過小遊戲加深孩子印象,並實際操作使用衛生棉,男同學雖然發出扭捏的聲音,但操作比女生還順手;也有女生第一次接觸,不知道怎麼打開衛生棉外面包裝,還要再研究一下。同時,展示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像是棉條、月亮杯、生理褲等等,讓孩子了解這些功能、用途,怎麼好好愛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打破處女膜迷思,有正確的觀念。

身體是立體的,當它畫成平面,可能就會感到困惑,活動中老師帶來男、女模型,讓孩子先分組討論像是喉結、陰毛、陰莖、卵巢、子宮、陰道口等身體構造,再派員回答;搶答時,有同學聽不懂題目,勇於舉手問老師什麼是勃起,老師也趁機作了詳細解釋,探討青春期會有的狀態。

大部分孩子說勃起是「看色瞇瞇的書」、「看色瞇瞇影片」的時候,而男同學舉手搶答說「早上睡醒的時候」,女生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男生會晨勃,對彼此多了一層認識。老師說明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青春期賀爾蒙比較旺盛的時候,賀爾蒙會導致勃起,並且跟大家分享,如果看到男生有勃起的現象,不要以為對方很色,或是意圖不軌,有時只是因為賀爾蒙關係,還是要有體諒別人的時候。

連雅萍表示,課程很棒的地方是讓孩子更正自己的觀念,有正確的認識,重新認識跟思考,「喔~原來是這樣」;男生需要認識「月經」,女生也需要了解「勃起」,明白身體構造後,才學會去尊重彼此,多些對異性的同理。

▋ 拆解情境危機 建構安全對話環境
第二天課程透過專業桌遊、競賽等方式帶著孩子認識性別暴力是什麼,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及網路常見的陷阱,用許多情境題帶著孩子拆解危機,分辨網路上騙人的手法,如果遇到了可以怎麼求助,找哪些單位協助。同時議題也包括了網路霸凌、性騷擾、自我界線,非常多元且符合孩子現實狀態。

現在孩子數少,可能沒有手足,和家人關係很親密,當進到團體的時候,也許就會有一些衝突,有的人會不喜歡他那麼近,那要幫助孩子去尊重對方可能不像家裡可以那麼親密的狀態。老師現場讓孩子模擬選座位,討論每個人的安全距離,孩子們想到在學校上課選位置時的內心交戰,就會更深刻去記得那個界線。

帶著孩子看最近台灣社會很紅的ME TOO運動,這不只有大人會遇到,孩子也有可能會遭遇到,這是提前宣導教育很重要的預防工作,我們讓孩子明白只要他覺得不舒服就是一種侵犯。以摸背為例,有同學覺得摸背無所謂,有人覺得搭肩摸背就是性騷擾,老師帶著大家做討論,而孩子們也都很熱烈地詢問:「是認識的人?」、「陌生人?」、還是「朋友」。除了對象不同,摸的方式孩子也討論很熱烈,是「叫我拍肩」的那種觸碰還是「色瞇瞇的看著我」的摸。營隊中提供孩子安全對話空間,協助澄清觀念,連雅萍分享,現在的孩子有些是懂得保護自己,那個觀念有被學校或是家長建立起來,但也有的孩子很一張白紙,落差很大。

性騷擾在舊有的觀念裡比較是實體的,像是跟蹤、跟哨、寄禮物等等,可是現在越來越多透過網路通訊騷擾,跟網路有關係,即便把舊帳號關掉,另開一個新的,有心人還是可以透過很多關係方式搜尋到當事人。老師提醒孩子要分享生活不是不可以,可以好好享受當下的環境、氛圍,等回家的時候再做這些整理、打卡,是比較好保護自己的作法。

▋ 「我的身體我做主」兒童營隊下次見
兩天的營隊活動,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在遊戲中、分組競賽裡學習,從了解自己身體、自己界限、自己需求,然後學習怎麼自我保護以及尊重別人,連雅萍強調,我們期待透過開放討論,幫助他們找到在青春期或即將邁入青春期,對身體、性事好奇的答案,不再自我盲目摸索;從服務中也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知道遇到事情要說出來、要找大人求助,但孩子也會懷疑真的能說嗎?該說嗎?說了會不會怎樣?會有許許多多的擔心。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這個錯不是你,可以找信任的大人、正確管道求助,保護自己。

營隊順利落幕,看見孩子們玩得開心也很有收穫的回家,相信這些實用的觀念會在他們心裡種下小小的種子,陪伴未來成長路上,能具備更多力量面對許多性別議題。前端的預防工作勢必不斷不斷的進行,「我的身體我做主」兒童營隊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