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五大領域

2023-12-12

台南嬰兒之家露晞寶貝家庭日 兩百人走馬瀨「大手小手牽起愛」

 「爸爸媽媽,我要餵羊咩咩!」善牧台南嬰兒之家露晞寶貝家庭日今年來到走馬瀨農場,邀請每位回娘家的孩子和家庭,一同在大自然中親子共遊,不僅能與可愛動物互動,還有牧草饅頭DIY。當天也邀請元品諮商所所長黃雅羚心理師進行講座分享身世告知的技巧和青少年教養議題,讓來參與的不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能滿載而歸。

善牧台南嬰兒之家長期提供嬰幼兒安置,及兒少國內外收出養服務。為使每一位出養的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同時也讓收養父母在收養這條路上不會感到無力與孤單,家園在每年 11 月收養月,以不同主題設計收養家庭聚會活動,邀請收養家庭互相認識和交流,分享親職經驗之餘也能促進收養家庭彼此之間的情感。

今年總共有 54 組家庭,包含善牧的夥伴共超過 200 人一同來到走馬瀨農場。上午由農場的導覽老師帶著大家坐遊園車,一覽媲美紐西蘭農場的遼闊草原。緊接著大家來到可愛動物區,孩子們能近距離餵食農場的牛羊,園區內還有兔子、孔雀、鴨子等動物,孩子們相當開心,都捨不得離開前往下個地點。在中午用餐前,孩子們在家長和善牧夥伴的協助下進行牧草饅頭 DIY,從揉麵糰到塑形,捏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綠色饅頭,下午便能出爐享用。

到了下午,三歲以下的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由元品諮商所黃寶誼心理師引導進行遊戲,並根據遊戲中孩子所展現的特質,給予家長個別性的建議,參與的家長皆反應相當受用。年紀較大的孩子們由農場導覽老師帶領,前往劇場觀賞精彩的特技秀和馬術秀,進行園區的戶外活動,家長們則前往參與由元品諮商所所長黃雅羚心理師主講的親職講座。

因為新的收養家庭較多,為協助收養父母能夠在孩子的身世告知上有充分的學習和準備,台南嬰兒之家今年以「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方式,特別邀請過去長期參與家園活動的 8 組資深收養父母擔任桌長,並讓其他家長們自由入座,透過組內的議題討論與經驗分享,協助不同階段的父母觀摩身世告知及親職教育的技巧。討論後的短報告中有家長分享到,從小就可開始漸進式地告知,並多參與善牧的活動,讓孩子認識相同身分的同伴,進而提高對身世的接受度。

討論分享結束後,黃雅羚心理師相當肯定家長們所歸納的重點和技巧,並強調身世告知是一個愛與溝通的過程,由家長主動提最好,但若面對孩子突然發問,認真地回應孩子也是很重要的。就讀幼兒園的孩子尚感受不太到身分的差別,通常好奇的是生殖而不是身世。因此在孩子提問時,建議家長先向孩子確認問題的動機,了解是什麼原因讓他有這樣的疑問?因為重點往往都在後頭。曾有孩子對家長說:「我就是想要是你親生的啊!」面對家長的困擾,黃雅羚心理師表示,要去了解和體會孩子語境和用意,是親密、遺憾還是擔心被拋棄。若是親密,代表孩子對於收養父母的肯定,這時就可以愛的擁抱作為回應;若是遺憾,家長也不用煩惱,儘管為人父母也終將無法幫助孩子處理所有事情,但可以陪伴孩子走過遺憾的情緒;若孩子是擔心被遺棄,大方地告訴孩子,從來就沒有遺棄的選項,決定的那一刻起便是一輩子的事。

而針對青少年時期的兒女教養上,黃雅羚心理師表示,青春期的孩子不論在身體或精神上都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情緒豐沛、敏感且易衝動,在這自我探索的階段,家庭組織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孩子需要透過朋友、媒體等更多方式來獲得自我認同。因此儘管有限,但陪伴依舊是最好的選擇。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上,只要內容不會太超過,家長也需盡可能地包容,不去批評,在留給孩子空間的同時,也可以和孩子協商父母對其所抱持的期待。

 在活動的尾聲,台南嬰兒之家頒發獎狀感謝長期都有回來參與活動的家庭,有參與十年、七年、三年還有第一次來的。藉由大家的參與,不僅孩子能認識新的朋友,也增進家庭彼此間的凝聚力,讓家庭間都能有溫暖的後盾。

2023-11-06

台南嬰兒之家用「生命力&復原力」陪伴收養家庭前行

善牧除了協助找家路上的孩子,對於收養完成多年的國內收養家庭,從民國100年開始,每年辦理收養後支持團體,提供收養家庭親子交流的平台,我們相信「分享的快樂加倍多、分擔的壓力相對輕」,透過每一次的相聚,家庭間一起尋找正向親職教養的智慧錦囊,孩子們從中獲得普同感及自我價值感。

今年的收養後支持團體以「生命力&復原力」的精神陪伴大家,很感謝「Tada雙語戲劇KTV老師」及其工作團隊,提供私人美麗的落羽松林區,以「雙語繪本戲劇打造親子親密依附」為主題,透過KTV老師擅長玩繪本、戲劇表演,加上工作團隊分別協助帶領親子瑜珈、魔術表演和教學、多肉植物DIY等,當天精彩又溫馨的活動猶如大家族聚會,參加的11個家庭13個孩子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自在交流、孩子們相互為伴開心遊玩。

每一個孩子都像是獨一無二的小樹苗,陽光、空氣、水以及愛的點滴灌溉,小樹苗一天一天茁壯長出復原力,透過今日的體驗活動,收養父母學習跟孩子各種不同的玩樂方式,無論是草地親子瑜珈、生動玩繪本、多肉植物DIY、烤棉花糖或是欣賞孩子的魔術演出,最後的分享回饋看見親子間眼神的交會、肢體接觸、會心一笑…等等情感流動,我們感動及感謝父母用心陪伴及愛的力量,為彼此在成長中留下深刻的美麗回憶,而這些經驗記憶與愛的對話,都能幫助孩子們知道:「無論路有多遠、爸爸/媽媽會一直在背後支持及陪伴。」

2023-11-03

善牧舉辦美國文化體驗營 陪伴出養童適應異國文化

為協助出養童到國外的身心理準備,善牧台南嬰兒之家於10月21日舉辦美國文化體驗營,共有11位6至12歲的孩子參加。老師透過遊戲和主題式體驗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而台南嬰兒之家也佈置成異國風情,並加上萬聖節的飾品和氣球點綴,孩子們看見後個個又驚又喜,十分興奮。

善牧台南嬰兒之家提供0-2歲嬰幼兒安置,以及12歲以下兒少國內外收出養服務,為孩子們找到一個溫暖的家。然而多數具有特殊背景或年紀較大的兒童,在國內仍較難找到收養家庭,因此需轉介國外家庭尋求收養機會。為了能讓跨國出養童在未來能順利銜接新生活,善牧台南嬰兒之家每年都會舉辦美國文化體驗營,協助出養童能初步建立對他國文化的概念,降低對不同語言的焦慮並學習使用肢體語言。

 今年邀請到從美國來台已經20年,擅長雙語戲劇的KTV老師,老師十分活潑,熱情的帶領風格和生動的肢體動作,很快就讓剛抵達的孩子們卸下心防,開心地投入在活動中。KTV老師邀請孩子們選一個肢體動作來代表自己,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接著便開始帶領孩子們唱跳美國的兒歌。KTV老師告訴孩子們,兒歌裡的動作,是全世界公認最醜的動作。老師接著鼓勵孩子們說,之後去美國生活,也許會因為語言不通而需要藉助肢體動作來輔助,而在今天,全世界最醜的動作都做過了,未來需要使用肢體語言時,就不用害羞也不用害怕了!

 遊戲中融合語言,孩子們進行美語版本的一二三木頭人,也透過遊戲認識各種顏色的說法,過程中,老師也會經常邀請孩子們一起覆誦簡單的語句,體會簡易的外文溝通,藉此增加孩子們對不同語言的接納度。最後,孩子們透過萬聖節的「Trick or Treat」活動,熱情地與老師互動並獲得小禮物,留下歡樂回憶的同時,相信也能藉由今日的活動,讓他們對往後國外的生活有更佳的準備。

2023-11-02

善牧臺北市西少「歸屬」攝影展,聆聽少年一段找尋的旅程

「我是阿公帶大的,玩累了,看著他的背影,我就覺得很安心。」
「想著被欺負被排擠的痛苦,我只能一個人在公園哭…。」
「騎腳踏車是我最快樂的時刻,那瞬間,彷彿悲傷都被迎面而來的風帶走。」
「我孤獨慣了,但我不想習慣孤獨,跟朋友聊天這才是我最想要的。」

為了讓社區大眾有機會認識在善牧臺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簡稱西少)陪伴下成長的少年,在善牧社工及少年們的共同努力下,10/4-10/12於萬華剝皮寮展出以「家庭、學校、社區和內心」為四大主題,主題為「歸屬」的55幅攝影作品,透過畫面表達少年內心的深沈低吟或狂放吶喊。邀請大家跟著這群少年們在生命中這四個地方兜兜轉轉,找尋熟悉的記憶和感受,無論是進行式或是過去式。此次攝影展共吸引上千人次觀展,假日並特別邀請創作的少年到現場與觀影者,面對面分享他們的創作故事和生命歷程。

宇哥(化名)童年過得非常不快樂,從小在學校常被嘲笑排擠,但他阿嬤從不責怪他為什麼不去上學,而是常常帶著他到公園聊天走走。但是有一天,阿嬤出門後就沒有再回來了…。於是宇哥拍下當時跟阿嬤住的公寓樓梯間,作品中,走道上宇哥的身影一如以往阿嬤在的時候,想像沿著這條窄小的樓梯間走過去,多希望到了門口,一開門,祖孫就如昔日般彼此陪伴,那樣的日常是每天最美好的時光。

「我看過太多人事物,深刻體會到遇到事情時,還在你身邊的才是真朋友。」滷蛋(化名)喜歡用底片相機拍照,二十歲出頭的他,講著這幅在自己成長的萬華舊街上拍的黑白照片,語氣不帶任何悲傷地說:「你不覺得這畫面很悲傷嗎?」。經過人生的艱難洗禮,現在的他願望是幫媽媽在她最喜歡的宜蘭買房子,講到這件事,他的眼神充滿篤定和期待。

年少時進出少觀所七次,逃學、打架、混幫派什麼都來的小朱(化名),有天下班後發現家裡沒人應門,開門發現爸爸在家因心臟病走了,驚覺自己已來不及對爸爸盡孝道…。到現在對爸爸的離世仍無法釋懷的他,每天上班賺苦力錢,用盡全部的力氣以工作填滿生活,想用「不去想」讓自己對爸爸的虧欠感少一些。分享會中他不斷提到:「我願意對過去的『匪類行為』認錯,希望社會大眾給我們這樣的少年再一次機會,不要因為過去的荒唐歲月而把我們貼標籤,因為在那段迷茫歲月中,可能正經歷人生中椎心刺骨的難關…。改過自新後的我們,很渴望社會大眾給予少年們重生的機會。」

談到這次策展的初衷,善牧臺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主任陳振穎表示:「也許有時他們被外界的強光照得睜不開眼;有時無助地瑟縮在深不見光的角落,我們在與少年討論後,決定一起用鏡頭拍下他們的生命故事,把很少被聆聽了解的心情表達出來,讓社會大眾理解他們都渴望被聆聽、被愛、被接納的。」透過這次的攝影展,大家就像一起穿越一座座時空長廊,透過聆聽、理解和接納,讓少年最終能找到自己的「歸屬」。

2023-10-25

《樂樂不見了》一起聆聽孩子受傷的童年

《樂樂不見了,聆聽受傷的童年》是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委託善牧恆安中心等6家長期執行臺北市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方案的社工共同策劃的展覽。於9/13-24假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 147、149展間舉行,兒保社工們希望能讓觀展者知道如何支持與理解受傷後的孩子,讓傷害不再蔓延,同時也希望觀展者在展覽中學習用創傷知情的眼光,覺察個人的生命經驗,練習善待自己與他人,進而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長大。

《樂樂不見了,聆聽受傷的童年—兒少保護與創傷復元》展覽分為動、靜態展覽,展區以「聽.說故事」為主軸,讓觀展民眾可以透過資訊圖表與聲音情境體驗孩子們的真實困境,也可以在現場閱讀三則個案故事,並以貼紙投票,或透過匿名投稿等方式書寫自己的經驗,或給故事中的個案一些回饋及鼓勵。

其次亦規劃「時光療癒間」去感受自己的心情、沉澱腦海中的想法與念頭,練習自我照顧,理解創傷對人的影響,以及「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等展區,觀展民眾可以在現場透過未來信以及摺紙飛機等操作,體驗感受將自己也有一些不愉快或不舒服的感受與經驗,讓它飛走,或者透過紙飛機留下祝福。

「樂樂不見了」不僅僅是故事主人翁樂樂不見了,更象徵著每個孩子、甚至是每個觀展者心中的快樂,因為成長過程中各種生命事件與受創情境,慢慢消失不見了。而這個覽展除了提醒兒少保護的重要性之外,更希望讓每個觀展人都能在尋找、了解主人翁樂樂的過程,更貼近、擁抱過去曾受傷的自己,在幫助樂樂的同時,也能療癒自己,找回內在的快樂。

為期12天的展覽,共有3,333人次前來觀展,也有1,181位民眾追蹤關注展覽的粉絲專頁!紙飛機承載著大家在上留下的滿滿祝福,願每個曾經受傷的靈魂,都能被溫柔輕撫、悉心呵護,在未來一起相互陪伴,給予彼此溫暖的力量。

2023-09-20

聽我們說 遇見彼此的故事 ─ 善牧得力住宅自立分享會

為讓更多兒少工作者、正經歷自立生活的少年及社會大眾更了解善牧得力住宅如何陪伴離開家外照顧系統邁入自立生活或已在社區自立生活的青少年,8/25於善牧台北市信義婦女培力中心舉辦自立少年分享會,邀請在得力住宅服務的工作夥伴還有接受過得力服務的住民們,跟大家一起聊聊在得力住宅成長的故事。

107年善牧基金會承接台北市社會局委託,於木柵興隆公共住宅開辦全台第一個青少年自立住宅 ─ 得力住宅,服務剛離開寄養家庭或安置機構的青少年,以模擬租屋的方式,逐步讓少年學習自立生活的技能,並透過定期住民大會的召開,練習為自己的權益發聲,為未來的生活負責,陪伴支持他們順利轉銜到社區租屋自立生活。幾年來,已有 39 位住民入住,其中 28 位已順利走入社區。

▋ 找到彼此和諧的相處節奏

陪伴這群準備進入社區的住民們,善牧夥伴們花了很多心思嘗試與調整,希望能找出與住民間最和諧的相處節奏。「為什麼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善牧得力住宅社工廖筱令坦言剛與住民們認識時,對彼此的預期都不一樣。原本對入住得力住宅的青少年抱持著已經進自立生活了,所以很多生活能力應該都準備好了,但實際相處後發現,大部份住民對未來是茫然無助的,他們很可能突然沒工作、一下把存款花光、課業就這樣被當了…等。因此,善牧夥伴們必須重新建構工作眼光,以開放接納的態度,接受每位住民在生活中展現的不同樣貌以及各項能力的差異。

▋ 讓挫折成為生命養份

「在工作、課業、生活中拉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住民不斷練習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試著在卡關時尋求資源協助,讓挫折和跌倒成為生命中的養份。加上網路時代的來臨,大家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變少了,有住民在求職或打電話時,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或與人開啟對話,於是善牧社工們就從陪著做,到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做,漸漸地站穩腳步,把生活主導權利回歸自己手中。

當天的分享會,許多住民聊及自己磕磕碰碰的自立歷程時,還是會掙扎:「遇到困難時,是否要跟善牧社工說?」但普遍住民後來都深刻理解到:「還是要主動提出來,不然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這就是善牧「復原力」裡找尋適當資源協助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住民成為彼此的幫助

在善牧得力住宅還傳承一個很棒的「默契」,生活遇到的酸甜苦辣會彼此聊聊,因為在學校或打工場所,遇到的同儕大多在家庭的保護下,對於住民的煩惱很難理解,所以住民彼此間像朋友般的扶持力量是很重要的。而住宅的社工不像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需要負起「照顧兒少的生活起居」的責任,住宅社工落實的是住宅的經營理念「陪伴‧共生」,用「陪伴者」、「資訊提供者」、「雞婆的房東」的角色存在住民們的生活中,讓他們在住宅居住期間遇到生活困境或疑惑時,有個諮詢的對象。另一方面,住民自立時難免會感受到強烈的孤獨感,因此,住宅社工們陪住民討論、練習與他人互動、溝通的技巧,也引導住民認識自己、釐清自己面對孤獨的感受、學習知道即使當下自己是孤獨一個人,但心裡不會是孤單的。

▋ 把問號化成對未來的清晰藍圖

「為什麼同學下課後可以去補習或玩樂,而我卻要努力打工,煩惱生計和住處?」這也是住民們心裡常有的吶喊,而他們在得力住宅可以有兩年的緩衝期,讓滿頭的問號可以慢慢勾勒出比較清晰的藍圖。筱令回顧這四年來,陪伴住民們成長的感受:「剛來得力的時候,我會期待原本能力是2分的少年,經過這段歷程可以成長到10分,後來我發現少年們在來來回回的拉扯中,很努力地找尋平衡與蛻變,如果進入社區時能進步到4分,我就覺得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