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最新消息

2022-12-08

小小志工體驗營🎉台南場登場💖🙌

「老師你看我擦得很乾淨呢!」善牧小小志工體驗營12/3(六)來到善牧台南嬰兒之家舉行,一群5-7歲的小小志工們,與父母們合力打掃、消毒家園的環境與玩具,一起學習用復原力來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共度美好的週六下午時光。

善牧台南嬰兒之家安置0-2歲嬰幼兒,由於疫情管理的關係,每位參加的家長與孩子都必須先完成快篩,確定沒有感染疑慮才能進入家園裡活動,雖然目前還無法參觀1樓寶寶們的生活空間,大家為了保護寶寶們,都很努力地配合家園的規定事項。

台南場一共有6組家庭們參加,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從認識善牧基金會的服務工作開始,進而了解善牧在台南在地的服務內容,並分組進行志工服務工作,有的孩子分配到消毒玩具,有的則是要負責打掃園區,還有的則是要負責照顧園區內的植物,爸爸媽媽與孩子們分工合作,將園區打掃得一塵不染、煥然一新,老師們都稱讚小朋友們是大幫手。

除了協助家園工作,工作人員也帶領小朋友認識善牧在社會工作中常用來幫助個案的「復原力」。小V老師用小朋友們喜愛的汪汪隊卡通來舉例,讓小朋友們了解當遇到挫折時,可以從看見自己的優點開始,進而發現新的方式來突破困難、重新站起來。

聽完復原力介紹後,小朋友們分成2組進行復原力闖關遊戲,一共有3關,分別是「猜情緒」、「支援前線」及「畫一個想像力」,每位孩子都順利完成闖關活動,談起這天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有的小朋友說是協助家園打掃工作,有的則說是老師分享的汪汪隊故事,也有小朋友分享後面的闖關遊戲,每位孩子們都收獲滿滿地回家。

2022-12-06

要等我回來喔!

來到兒童之家的孩子,從進家園的第一天,就是希望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無論這個「家」是原生家庭的家、爸爸的家、媽媽的家、還是一個新家庭,都希望孩子們可以擁有專屬的愛與照顧,平安長大。今年,兒童之家陪伴一對雙胞胎姊妹,找到回家的路,經過一年和新爸媽漸進式相處,過年前順利完成國際收養手續,在荷蘭新爸媽的帶領下搭飛機回家,開始嶄新生活。

「本來是去年聖誕節前新爸媽會來到台灣,但媽媽從荷蘭要上飛機前的採檢確診,所以來台灣這件事情延遲了。」兒童之家主任陶明蕙說,因為疫情關係,來台灣的路一波三折,到後來媽媽解隔離、康復、媽媽爸爸一起到台灣入境篩檢陰性、進隔離所隔離期滿篩檢陰性……通過層層關卡之後,終於順利擁抱透過視訊看了一年多的孩子。見面當天孩子們看到新爸媽後露出靦腆笑容,媽媽張開雙臂緊緊把兩姊妹擁入懷,爸爸在一旁看著,默默拭淚。

<p>&nbsp;</p>

▋手搭手,陪伴走過人生歷程
三年前,兩姊妹剛來兒童之家年僅一歲半,正是需要餵奶包尿布的時期,一般孩子已經牙牙學語,他們卻「惜字如金」,家園盡力協助孩子獲得全面發展,安排早療課程。「他們都聽得懂,會點頭搖頭,不知道為什麼,都不講話,只有拿東西出來問要不要吃,他才跟你說好,其他都不講。」陶明蕙分享孩子剛來家園時候的狀況。為此,兒童健檢時,特別提出來與醫生討論,醫生看著兩個小姊妹說:「你們是故意不想講話吧」小姊妹傻傻地笑了起來。

一路陪著孩子練習表達,直到過了兩歲半,他們才漸漸願意說話,而且越講越多,到後來可以對答聊天停不下來,這段從不想開口到對答如流的路,走了整整一年。

好不容易讓孩子熟悉國語,在國際收養配對成功後,家園又再陪著孩子做環境轉換的練習。荷蘭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收養爸媽完全不會講中文,孩子剛開始語言不通沒辦法與父母溝通,該如何表達需求呢?「帶著孩子學習用圖卡溝通,例如肚子餓了,找出飯的圖卡或是吃的東西,若是想去廁所,就拿出廁所的圖卡,頭痛、不開心都是用圖卡表示,藉由圖卡重新學語言,希望能順利轉銜孩子未來生活。」陶明蕙說。

▋離開,需要好好說再見
收養無論對父母或是孩子來說,都是很慎重的事情,兒童之家從去年開始為這對雙胞胎姊妹準備「有新的爸爸媽媽要來照顧他們」這件事,也努力讓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孩子明白「離開」兒童之家是什麼意思。

四歲的孩子對「離開」這個詞能夠理解多少呢?兒童之家的保育媽咪與孩子們做了一個倒數日曆,標上他們的行程:這一天會跟新爸媽視訊、這一天新爸媽已經到了台灣,正在隔離、這一天會和新爸媽碰面,隔天一起出去玩、然後倒數到了這一天,你們會離開兒童之家,不會再回來了、這天你會去搭飛機,接著你會跟新爸媽在家裡生活……,一天一天陪著孩子倒數在家園的最後生活。過程中孩子非常焦慮,懵懵懂懂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坐飛機會怎麼樣?」「搭飛機就不會回來了嗎?」面對他們的提問,社工和保育媽咪一次又一次講解、耐心的解答問題,並且不斷預告有新爸媽會到國外生活這件事情。

陶明蕙分享,「這對小姊妹從一歲半就在家園生活,和保育媽咪的依附關係是非常濃厚的,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帶他們好好說再見、模擬可能的狀況,讓他們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當分離時間越來越近,某一天孩子突然問保育媽咪一句「那我長大可以回來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隨即又說,「那你們要等我喔,長大之後回來喔。」聽見孩子的童語,保育媽咪哭成一片。那一刻我們知道,他明白自己即將會發生什麼事,也接受了這件事。
▋找到回家的路
小姊妹在原生家庭中是隔代教養,阿嬤身邊已經有三個小小孩需要照顧,加上兩姊妹,一個人要看顧五個小小孩,有時候必須要出門買東西,只好把兩個小娃獨留在家,速去速回。論起體力與經濟,阿嬤難以顧及兩姊妹,一直希望他們可以找到好人家,獲得更多資源與愛護。經過溝通與評估,不得已忍痛做出先將孩子安置在兒童之家、安排出養的決定。

「希望能幫兩個孩子找到一個好的家庭」是阿嬤最後的心願。兩姊妹入住當天,阿嬤特別和孩子一起來,看了家園環境,了解家園可以提供的資源,陪了他們好一陣子才搭車返家,而後阿嬤只要到花蓮看醫生,就會想順路來看看這兩個惦記在心頭上的孩子。

「去年年初阿嬤過世了,來不及看到這兩個孩子找到好家庭,但現在兩姊妹順利出養,已經在荷蘭有了新的生活,過得還不錯,我們也算是完成他一直以來的願望。」陶明蕙略帶感慨地說。

兒童之家不只是提供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安置孩子的地方,當孩子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家園用許多愛的大手牽著小手,陪伴走往人生許多不同階段,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這條路也許要走得很長很久,卻始終持續努力著……

2022-12-02

「憂鬱、自閉、發展遲緩…」家創兒服務難度增高,超過5成安置童有高照顧需求,善牧攜手連俞涵籲愛心捐款

「曾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拿起刀子向工作人員揮舞,哭著說為何我的爸媽都要傷害我…。」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2/1舉辦「111年星火傳愛經費募集」記者會表示,受到家庭創傷的孩子,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走出傷痛。然而,善牧發現,近年來安置童複雜度增加,超過5成以上孩子有發展遲緩、自閉、憂鬱、精神官能症或因為創傷引發身心症狀等高照顧需求,使得機構需投入更多照顧人力與專業資源,加上社工人力成本及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等因素,讓善牧的服務經營更形艱辛。

記者會上,善牧基金會代表王奕潔修女、善牧愛心大使連俞涵,以及長期協助善牧拍攝公益影片導演-鄭之涵共同現身呼籲,照顧一個安置的兒少需要整個社會的力量,除了資金挹注,也希望社會大眾一同來認識與理解孩子,用「多傾聽、公平對待、發現優勢、包容理解」給予孩子友善的眼光,邀請社會大眾與善牧一起用「愛」擁抱家創兒,即日起捐款250元以上,還可索取知名插畫家潘心屏為善牧創作「星星小羊」插畫系列滿額禮。

▋照顧家創兒困難度提升 需更多社會資源協助

受到家庭創傷的孩子,多數因家內性侵、暴力、虐待、遭逢重大變故或失去功能…等因素而來到善牧。善牧提供家庭式的安置照顧,陪伴家創兒走出傷痛,進而自立生活,然而,善牧發現照顧家創兒的複雜度年年提升,近2年來更是有超過5成以上的孩子,有情緒障礙、學習障礙、憂鬱、疑似精神官能症、過動、自閉症等議題,需投入高度的人力、時間、資源等高照顧需求,來協助孩子安頓身心、創傷修復、建立自我復原力與自立生活的能力,不僅照顧工作時間長、成效也並非立竿見影。

上述高照顧需求家創兒主要有二類,一類是透過「醫療系統鑑定」,領有確切疾病或身心障礙手冊者,如:發展遲緩、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過動、自閉症、亞斯伯格……;另一類雖然沒有領有手冊,但因創傷或不當照顧等影響,產生與環境互動的困難,如:家暴、性剝削、性侵害、疏忽,影響孩子依附關係的發展,以致孩子對外部環境、與他人關係有極大不安,產生互動困難,或者,其母親在姙娠期間藥物濫用,造成孩子發展狀況偏離一般正常值等。

根據善牧107年至111年度兒少安置家園資料顯示,高照顧需求家創兒107年占兒少安置家園45%,近2年比例攀升超過50%。高照顧需求孩子比例越高,不僅照顧不易,也容易發生安全議題。曾經有女孩因情緒失控,害怕又無助地拿著刀對家園工作人員比劃,社工不僅要處理這個孩子的狀況,也要照顧因這起狀況而造成其他高敏感孩子所觸發的連鎖性焦慮反應。

面對高照顧需求家創兒,善牧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挹注,如:
1. 提升照顧人力成本以回應家創兒的照顧需求。
2. 研發適性教材︰日常生活的照顧、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導,都需要更細緻、有明確步驟的帶著做、陪著做逐步邁向放手讓個案自主練習。
3. 投入多元資源︰高照顧需求家創兒身心狀況多元複雜,需要跨專業(心理諮商師、職能治療師、醫療團隊、社福資源)共同合作協助服務工作。

▋個案故事(一):失去感覺的小蘋果

小蘋果是非婚生子女,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爸爸的訊息不明;媽媽因個人的生活經驗不信任他人,抗拒與其他人群接觸,與所有親屬關係疏離、與社會有所隔閡,媽媽也一直灌輸小蘋果「讀書沒有用」、「你當笨蛋就好」等,從小就生活在言語虐待、身體虐待、甚至是精神虐待的關係裡,例如:半夜睡到一半,時常不明原因的被母親叫起來打巴掌,甚至是性騷擾。

小蘋果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處在低自我價值、低自我認同感、壓抑情緒的狀態,甚至因為受到媽媽的身心虐待而影響自我的內心狀態,導致有憂鬱、躁鬱的症狀。來到善牧家園的小蘋果,因為過往的受創,夜間沒辦法安穩入睡,經常處在一個精神緊繃的狀態,一有輕微動靜就容易驚醒或做惡夢;在日常生活中,小蘋果幾次在放學的路途中走著走著發現自己迷失方向、腦袋空白等解離狀況,又或是小蘋果頻繁的以利器割劃自己的手腳、撕手皮和腳皮,並向社工透露自己必須透過自傷的痛覺來證明自己還活著……。

為協助小蘋果走出過往的創傷,社工除了透過日常生活的同理、關心及陪伴之外,也注入各項資源以共同協助小蘋果整理自我狀態,如:定期回診身心科、穩定進行心理諮商、尋找信仰宗教資源、媒合打工就業等。社工也藉由與小蘋果相處的過程,重新翻轉小蘋果既有的觀念,提供學習的支持與資源、教導正向的人際互動方式、提升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感、感受愛與被愛等,並適時地接住小蘋果的情緒,得以讓其有個繩索協助快要墜落的自己,並在墜落與上爬來來回回的過程,慢慢找回自己的感覺以及存在的意義。

▋個案故事(二):紅紅上學訓練記

紅紅在升國中那年暑假來到善牧家園,當他情緒無法控制時,會用「哭喊吼叫」來發洩,並對工作人員做出「咬打踹踢」等行為攻擊。開學後,他就像一般新生一樣進入新的學校,然而,短短8分鐘的上學路程,家園卻教了近2年的時間才讓他自己完成獨自走路上學的任務。

一開始,家園陪伴紅紅上學時,發現紅紅不管周遭環境是否安全,是否在馬路上,只要一出門就會爆衝,甚至,看到穿同樣校服的校友在路上,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就像獵捕動物一樣追逐到對方身邊,貼對方很近,讓人不舒服。有時,他看到晨跑的路人,就會跟著對方跑,忘記自己要上學。

即便在上學路程中,家園工作人員發現紅紅在爆衝,拉住紅紅,總是會被他「金蟬脫殼」,脫掉外套、書包等等,繼續往前衝,也因此,曾經還導致行經的機車騎士摔車受傷送醫,讓照顧者精神、心理壓力很大。

為協助紅紅學會自己上學,家園工作人員每天在出門前都會跟紅紅「行前教育」,將上學路程製作成任務卡,加上紅紅喜歡的圖示及其照片,幫助他增加記憶力,並從任務挑戰中給予正向的經驗與鼓勵,花了2年的時間,每天有一名專業人力的陪同帶領下,紅紅漸漸地學會觀看馬路號誌及車流,知道上下學要如何安全的行走,如今紅紅上高中了,也會自己坐捷運及坐公車了。

▋「婷婷搬心家」用繪本同理家創兒面對轉換環境的不安

當孩子要離開原生家庭進入安置,總是相當驚恐、不安與茫然,身心的傷痕,加上新環境的適應,對原生家庭與未來生活的未知與無助,相當辛苦的。因著這份觀察與理解,善牧在服務上增加更多創新與調整,誕生了「婷婷搬心家」繪本!希望透過這本繪本可以更幫助高照顧需求家創兒從原生家庭離開,更容易理解進入善牧家園的心情與處境,以及善牧陪伴孩子們所經驗的生活點滴,在張張圖文中,被溫柔的理解與安撫著,對未來抱有希望感。善牧用「心」理解每一位孩子,未來也會將「婷婷搬心家」與網絡夥伴分享運用,期盼更多人協同善牧一起幫助家創兒子走出自己的人生。

▋愛心大使連俞涵呼籲用愛擁抱家創兒

曾榮獲第51屆「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金鐘獎,具演員、作家身分的連俞涵今年當任善牧愛心大使,於記者會中首次公開播放與善牧合作的公益廣告,星火傳愛公益廣告由長期幫助善牧的導演鄭之涵拍攝,希望透過善牧「星火傳愛服務計畫」,讓更多人知道社會上有一群家創兒需要我們的幫助。

照顧一個安置的兒少,其實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力量,不是只有安置社工努力,希望大家可以共同認識與理解孩子,給予孩子更友善的照顧環境。善牧曾經有個孩子-小吳非常不喜歡讓別人知道自己是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身分,寧願購買「全票」也不願購買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優待票」,不喜歡被投注異樣的眼光、想要當個「正常人」,社工和學校老師陪伴小吳認識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小吳漸漸看見自己能力好的那一面,慢慢的撕掉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

這次連俞涵、鄭之涵與善牧一起提出四個愛的呼籲-「多傾聽、公平對待、發現優勢、包容理解」,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處境並公平對待他們,包容尊重差異,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愛、被呵護,每個生命都應該要被善待,也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幫助善牧,關懷身旁的家創兒,多多給予他們關懷與正向的能量。

此外,今年善牧星火傳愛計劃,很榮幸邀請到曾入選3×3國際插畫年鑑比賽銅獎,動畫短片曾獲台灣國際動畫影展首獎的知名插畫家潘心屏為善牧創作「星星小羊」公益插畫,曾心屏表示,善牧就像星星一樣,陪伴著失落或受傷的小羊,希望每一隻小羊在星星的守護之下,一起勇敢的飛向夢想。

家創兒服務工作不易,邀請民眾捐款支持星火傳愛服務計劃,https://goodshepherd.eoffering.org.tw/contents/project_ct?page=1&p_id=2 ,捐款滿500元可索取2023公益桌曆+兔年紅包袋 2包;捐款滿1,600元,可索取星星小羊「迷你保溫杯+抗UV折傘」1組。

2022-11-22

🎉 台南嬰兒之家舉辨野餐party 🌸 闖關活動來歡迎露晞寶貝們回娘家

「哇!好可愛的野餐party!」善牧台南嬰兒之家今年露晞寶貝回娘家活動,以公益租借距離家園600公尺的台南振興里活動中心與開元振興公園,佈置成美麗的親子野餐闖關園區,來迎接每位回娘家的寶貝與家庭,同時,家園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陳政智副教授與家長們分享疫情下的3C教養方式,精彩的活動內容讓每個家庭與孩子們都滿載而歸。

善牧台南嬰兒之家自100年至111年6月已協助250個孩子順利在國內完成收養,為給予收養家庭支持與交流,每年11月感恩節前後,台南嬰兒之家都會精心籌劃收養家庭聚會活動,透過不同主題式的活動安排,邀請家庭們回到熟悉的家園一起歡聚同樂、聊聊陪伴孩子的心情與成長,同時收養父母可以藉此機會學習親職教養知能,父母間交流更適當的身世告知方式和技巧等。

今年露晞寶貝回娘家活動,台南嬰兒之家與「來來來野餐趴」合作,將開元振興公園佈置成時下流行的野餐派對,並邀請長期與家園合作的元品心理諮商所、禾心心理諮商所、張老師基金會、台南中心、職能治療師等網絡單位擺攤,提供有趣好玩的測驗與遊戲,幫助收養家庭更認識孩子的發展及接觸多元資源,同時也提供家長心理紓壓的機會。

此外,也有來自收養家庭擔任闖關關主,設計像是百變氣球、彩繪指甲、滾滾樂等遊戲,還有由來來來野餐趴邀請的港明中學桌遊社組成的桌遊攤位、來來來志工團隊組成的手作攤位,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完成闖關任務的家庭,現場還可以兌換好吃的手工漢堡及摸彩,家庭們拿著家園準備好的餐盒及活動紀念品,在公園裡享受美好的滋味。

下午親子分流,由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政智與家長們談親職教養,孩子們則依年齡由Happy姐姐、來來來野餐團隊、小吳老師們帶領活動。今年親職教養的主題,特別針對這二、三年來因疫情的影響,學校被迫視訊教學,孩子接觸3C時間變長,如何來拿捏給孩子使用3C的時間與原則。

陳政智副教授分享,現在是多元化的時代,孩子在網路上就能找到很多知識,當父母已經很難扮演「教」的角色,反而需要多學習「陪伴」孩子,在日常生命中以身教的方式,教導孩子在學校學不到的「社會事」,也是日本人所說的「街頭智慧」,學習在社會上如何懂得進退應對,建立孩子品格與人際關係經營上的基礎。

在教養上,我們經常只教一半,比方說當訓斥孩子不要亂丟書包時,父母往往只會說:「書包不要亂丟!」,而少了後面那一句:「書包要放到櫃子裡。」稱讚時也常常是這樣,父母親會說:「你好棒!」但卻少了說明孩子做得很棒的原因。

3C孩子比我們走得更前面,不同國家對於孩子幾歲可以拿手機,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問題並不在於何時要給子手機或是使用社群媒體,而是要教孩子如何聰明使用手機、社群軟體及上網行為,必須先讓孩子知道使用手機的責任,彼此間達到使用規範共識,才來思考要不要給孩子手機。

陳政智副教授建議家長們,平時可以多培養與孩子共同活動的時間,如:暑假出遊、假日溜狗、打球等,養成多元興趣,不要讓孩子因為無聊而轉向手機,此外,可以考慮將家裡的電腦放在公共的空間,可注意與了解孩子上網的情形與認識的朋友,如孩子有網路沉迷的情形,須審慎處理,並向專業人員求助。

台南嬰兒之家表示,收養後的家庭支持工作,是機構對於每個出養兒少的愛與責任,活動的籌備充滿艱辛,但能協助收養家庭在面對不同階段的教養任務更具信心,以及協助孩子們認識新朋友、認識自己是善牧寶貝,使得這場聚會深具價值與意義。

2022-11-21

復原的力量在愛中默默發酵 🌱

文/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陳翰德

35年來,善牧在花蓮原鄉部落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概念,透過部落獨特的生活方式及社會價值,協助族人看見自我價值,進而開展出自己的能力。

阿嵐,過去家裡總是堆積了垃圾與酒瓶,家裡的酒客來來去去,就讀國小的孩子也經常無故缺課,但阿嵐總是任由這樣生活下去,對未來、生活沒有任何想像,也不想有任何的改變。直到,二年前阿嵐的丈夫突然過逝,社工透過教會、社區的力量,陪伴阿嵐走出傷痛,並開始長出自己的能力,願意為生活奮鬥、打拼。

善牧光復中心社工徐韻婷,見證阿嵐一路上的成長與轉變,與我們分享阿嵐的生命故事。

▋混亂無章的生活

第一次到阿嵐家,是因為孩子多次未到學校上學而收到縣府的通報,一進到屋子,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的垃圾和酒瓶,衣物都丟在窗邊,碗盤堆置在水槽內,相當凌亂。阿嵐家不時聚集了很多酒客,他們是她丈夫以前在工地的同事,多半因工作中發生意外,沒有得到雇主妥善的處理,或是投資失敗、被詐騙等原因,而失去了工作。為了養家,他們四處借錢,求助無門的壓力大到天天藉酒消愁。也因為總是喝酒,這群人並未獲得社區的認同,常常招致鄰居及親戚的驅趕,唯獨阿嵐一家人願意收留他們。而當時阿嵐就坐在一旁,孩子在大人的旁邊玩手機。

其實,一開始和阿嵐一家接觸並不順利,常常約好時間,到家裡拜訪卻都不在,邀請阿嵐來中心,她也不太願意。直到有一次,中心募集到了一些衣物,我看她們一家人冬天到了卻都沒有可以禦寒的衣物,阿嵐才終於點頭答應來中心。第一次來中心時,她很緊張,雙手一直環抱著自己。我對她說:「很緊張嗎?我也滿緊張的,我也是第一次挑物資。」就這樣,我們兩個挑了一些衣物讓她帶回去。

阿嵐的小孩雖然知道自己要去上學,但每當有大人來喝酒時,便有手機可以借來玩,漸漸地,只要有大人來家裡,他就不會去上學。長期下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跟不上同齡的人,我們試著帶他去做了心理衡鑑,看是否能讓孩子在學校可以獲得更多資源或進入特教體系,雖然檢測結果孩子只是學習較緩慢,而無法獲得其他的資源協助,不過這也是件好事,讓我們知道孩子是有學習的能力。

我們透過善牧光復中心的資源,安排孩子進入課輔班,並利用晚上及假日的時間,從ㄅㄆㄇ開始,用唱歌、牌卡、遊戲等方式來陪伴著他學習,孩子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也逐漸看到他的成長。

<p>&nbsp;</p>

▋我們願意陪你一起度過低潮

在社區,許多原住民都是天主教徒,阿嵐家也是,但她們一家人卻較少和堂區的教友互動。巧合的是,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正巧與阿嵐在同一間教堂,得知他們家的情況後,常常帶著其他信友們到他們家中關懷、拜訪及聚會。

兩年前,阿嵐的丈夫因為意外而離世。我想,這對於她和孩子,肯定是很大的傷痛。那段時間,督導帶著我和其他教友到他們家中祈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阿嵐拿起歌本跟大家一起唱,或許對她來說很難熬,但我也看見她有被打動。

其實很可惜,當我可以開始理解她丈夫的生活時,人就這離開了,沒辦法好好地跟他聊聊天,真的很遺憾。但當時的我想讓媽媽知道:「我們願意陪妳一起度過低潮。」

後來,我邀請阿嵐參與中心的原住民技藝團體,很巧的,團員裡面有一位阿公曾是她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阿嵐以前常常會去他家玩,這位阿公也很照顧她。有熟悉的人在團體內,阿嵐也比較願意接受這個團體。

▋從受助到助人

110年善牧為陪伴部落家庭共度疫情,發起了Rihaday/ Masvalaa善牧平安箱計劃。「Rihaday」在原住民族阿美族的語譯,即「平安」的意思,而「Masvalaa」是原住民族布農族語,即「好好過生活」的意思。平安箱透過部落互助的精神,將物資分裝送至需要的家庭。

當時我找阿嵐和我一起來當志工分裝平安箱的物資,她看起來喜歡這份工作,我便問她:「妳想工作嗎?」她回答說:「我想工作。」當下聽見時很開心,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她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說出來。不僅如此,她還說她喜歡這樣幫助別人。

「做這樣的工作會不會很辛苦?」我接著問她。「不辛苦,平常都是你們在幫我,現在換我可以幫助別人了。」聽完我很感動,一路以來的陪伴開始在她心中產生影響。此刻,這個平安箱的工作也讓我們兩個都「Rihaday」了。

阿嵐的孩子在社工的陪伴後,現在在學校過得很快樂。雖然還不能完全跟上其他人的腳步,但能活得開心我想是最重要的,更何況現在他也都穩定到校上課了。而且阿嵐現在逐漸能為孩子篩選更好的資源,以往任何事都「你們決定就好了」。現在,當孩子的學校開設「夜間天使」課後輔導班,社工把參與意願表交給媽媽時,她會認真看內容,並且思考要不要讓孩子參加。

其實我認為在陪伴阿嵐的過程中,沒能幫助到她很多忙,社區上也有很多人關心她,現在看到她願意和別人交談,我感到很欣慰。有一次我經過菜市場,遇見她一個人在買菜,看著她和菜販的互動,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以往阿嵐會蜷縮自己,別人和她講話就會嚇到抖一下。現在她可以很大方地和陌生人互動,這是多大的轉變。

▋構築未來的力量

我從阿嵐的身上見證復原力在作用,善牧與社區所形成的社會支持網絡,讓她感受到安全和包容。藉著111年度辦理Masasidama*互助成長團體工作,提供一個安全且溫暖的環境,讓她可以嘗試與他人互動和交談。漸漸地,社交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慢慢在她的體內發酵。藉此,阿嵐能重新認識周遭的人,明白有人在意她、有人關心她,使她更加肯定自己的價值,更能因為這一切,讓她發現生命的意義。現在她會打理自己的生活,會去思考今天要吃什麼、穿什麼。以往她對別人的提議僅止於「嗯」、「好」、「哦」,現在丈夫的朋友要來家裡喝酒,她會懂得拒絕,也明白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後來帶阿嵐去做心理衡鑑,測出來她有輕度智能障礙,儘管可以申請補助,但她接受治療的意願並不高。不過現在她比以往更加努力生活,做家庭代工的活,叫到家裡的貨一年比一年還多。

Masasidama互助成長團體,從110年開辦期間,一開始由我不斷邀請,到今年111年,我都還沒開口,她就已經自己來報名了。她在今年的團體分享時說:「越來越喜歡參與這樣的活動,希望之後還能多多參加。」

我想,這樣也好,既然她現在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那就讓她做願意做的事情就好,我們能給予她需要的陪伴和鼓勵,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我也想對她說:「你已經知道如何生活了,未來就好好生活,我們永遠都在。」

*Masasidama 阿美族語,意為「互助」。

2022-11-15

【善牧公告】捐款平台暫停交易:11/25(五)-11/26(六)

<p>&nbsp;</p>

親愛的善牧之友,平安:

為了提供更穩定、快速的服務,捐款平台將進行機房搬遷與設備升級!

※維護時間內將暫停全部服務,網站將無法連接,亦會暫停捐款唷,如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維護時間:111 / 11 / 25 (五) 22:00-11 / 26 (六) 08:00

❤ 期待以更好的服務與您再相見 ❤

感謝您的愛心幫助,讓善牧能協助更多困境中的人們繼續往前邁進!

<p>&nbsp;</p>

敬祝平安順心

善牧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