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目睹兒少及其家庭走出傷痛,善牧台南中心自108年起每年舉辦「兒童情緒發展暨親職諮詢團體」課程,協助目睹兒認識自我情緒,並學習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同時,在親職教養中支持家長面對教養議題,並從中獲得支持與力量。

 

「昨天哥哥走過去時故意撞我,我覺得生氣!」今年兒童情緒團體及親職諮詢團體課程由禾心心理治療所劉人豪心理師來帶領,將課程設計成勇者初心者訓練營,要幫大家建立冒險技能,讓孩子討論安全面對情緒的方式。

課程中心理師帶著孩子們透過基本情緒臉譜、生氣湯繪本、黏土塑形,讓孩子表達「開心」、「難過」、「生氣」時的模樣,也請孩子們討論,當他們生氣時,可以用哪些安全生氣的方式。孩子們嘰嘰喳喳,有人說:「他生氣時會打枕頭」,也有人說:「可以用力搓黏土」,老師也讓成員們知道,負面的情緒代表著不開心,但不是壞事,怎麼去處理這樣的情緒很重要,對勇者在面對未來冒險旅途上也是需要學習的東西。


▋ 帶家長認識過動、自閉與創傷反應的不同

目睹家庭暴力的兒少,有時他們的外顯行為會被誤以為是過動、發展遲緩或有泛自閉的問題,課程中,心理師特別與家長們分享,當孩子遇到重大創傷時,比方像是父母車禍、受到嚴重家暴,他們可能會沉默不語,或是突然性的情緒爆炸,使人誤會是否有過動或是自閉的情形。

事實上,以自閉症來說,這個病症是因為左右腦連結很差,導致他們的反應與一般人很不一樣,比方自閉症患者是透過視覺來學習,你會發現你怎麼說都教不好孩子,是因為對患者來說,用說的很難讓他們理解,在教養技巧上需要多透過視覺體驗,來讓孩子了解。

此外,自閉症患者的小肌肉發展特別不好,像是握筆寫字,就會比一般人來得辛苦,從這些動作上評估,也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而泛自閉症也可能出現多種合併症狀,比方泛自閉加上過動,患者不如他意時,也容易產生焦慮,因此醫生也會針對不同的症狀,給予藥物上的協助。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則是與基因遺傳有關,但可以透過後天發展出的社會技巧來彌補,一般來說,約有5%的孩子有這個症狀,男女生比例約為4:1,有些人表現是專注力不足,有些則表現出過動,另外也有人是兩者都有,ADHD主要是因為大腦前額葉控制功能差,而容易衝動,此外,他們的視覺空間與語言記憶功能差,容易迷路或聽不懂他人說什麼,在教養上傾向即時獎賞,而不是等待延遲去得到較大的獎賞,不過,ADHD的診斷是需要收集孩童在各跨情境下的人際互動、情緒行為表現、各種功能的呈現,再加上相關的專業檢查、衡鑑測驗與行為觀察綜合才能診斷。

現今的生活環境刺激較以前多,也容易讓人分心難以專注,但這並非是過動症。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可以多留意孩子的飲食,避免讓孩子喝太多飲料及吃過多高糖的食物,這些容易讓孩子情緒過度高亢,而血糖上升後,也會容易感到睏,不容易集中精神。

每個孩子的受創反應都不同,當孩子有嚴重創傷經驗或處在高壓或是不安全的環境下而出現的行為,比方無法集中注意力、突發性衝動表現等,有可能是創傷反應,而不是ADHD,疾病的診斷需要由專家進行診斷與評估,如果家長在教養上發現孩子有注意力不足中過動、泛自閉的狀況,都可以先與善牧社工一起討論,評估孩子是因為先天的影響或是創傷後反應,提供孩子最適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