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獨立評論在天下
文/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胡家韻

攝影棚的化妝間裡,一如往常熱鬧忙碌,造型師荳荳專注地幫主角化妝、弄髮型。不過,這天上場的不是新人或發片藝人,而是善牧新北市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為善牧蘆少)陪伴下成長的少年和他們的家人。

盛裝的小芸在等待阿嬤換裝時,開心地揪媽媽玩起自拍,完全看不出這對母女之前才因家裡爆發激烈衝突而決裂,這次拍攝才在後台「破冰」。接著,專業攝影師張道慈接手邀請每位家人一起站在鏡頭前,以最自在的方式來個全家福。

阿耀的爸爸是總鋪師。爸爸離婚後帶著3個嗷嗷待哺的稚子,面臨經濟和教養多重壓力,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揍人,漸漸地,孩子離他愈來愈遠,哥哥開始在外遊蕩、加入幫派、碰毒品,後來交付保護管束;接著,妹妹也「淪陷」在毒品中找尋慰藉。一下子,「茫然」成為這一家人的心聲。這天全家在攝影棚裡原本態度僵硬,空氣中只有攝影師的快門聲,但隨著拍攝工作進行,一家四口開始「打嘴鼓」,帥氣的爸爸跟孩子們在鏡頭前,臉上漸漸有了久違的笑容。

在蘆少成長的少年,有許多人的父母忙於工作,耗盡的他們一直被生活追著跑,許多爸媽連結婚照都沒拍,有了孩子後,肩上的擔子更重,也遺落了與家人的天倫時光。善牧新北市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主任高珮熏想到:「當家人開始走向彼此,一起拍攝全家福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因為這是很值得被紀錄下來的畫面!」

就這樣,社工們陪著少年、少女們,抱著輕鬆期待的心情,和家人上點淡妝、穿上帥氣的西裝、美美的小禮服,一起拍張全家福!

▌習慣偽裝自己的「非行少年」

「青少年的外展服務,對社工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從最初走近街頭少年,一直到讓這群『非行少年』願意和你對話,接著願意來蘆少坐坐玩玩,這段時間至少3年起跳。」高珮熏說,這是社工跟少年認識的必經歷程。除此之外,當社工認識少年一段時間後,還必須進而深入少年的家庭和大家「搏沫」,才能擬定真正適合少年的處遇計劃。而少年與家人間的關係也常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在這樣情況下破冰,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剛與街頭少年打開對話框時,會發現他們生活中充滿混亂無助,內心的痛苦深不見底。」高珮熏回憶,他們跟家人互動時好像漠不關心,但其實很在意彼此,只是用比較另類的方式問候。例如明明想問「吃飽沒?」但拿起手機說的卻是「你沒吃飯就不要回來啦!」

與蘆州、三重地區的街頭少年相處11年的經驗中,蘆少主任高珮熏深深覺得這群少年不是學壞、叛逆、愛惹事等大眾誤解的刻板印象,只是習慣用標新立異偽裝自己。高珮熏形容:「當你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會發現原來這些行為背後,是為了不想讓家裡雪上加霜,是想要保護家人,你會發現這群青少年是那麼純真、那麼美。」每個「家」都有獨一無二的輪廓,但就是缺少機會表達對彼此的感情。

▌刺人的話語背後,是滿溢的關心

今天,首先登場的是蘆少的小潔和哥哥、妹妹。因為家裡經濟十分吃緊,獨力賺錢的媽媽對孩子照顧分身乏術,所以他們有空就來蘆少。3個孩子有著超齡的想法和貼心,手足間相互扶持,社工們看在眼裡實在心疼。在攝影師張道慈的導引下,鏡頭前,媽媽被3個孩子圍繞著,就像幸福的小公主。而現實中這個家庭裡的每個人,也都拚了命地撐起這個小家。媽媽全年無休在工作,前一陣子冰箱壞了,但根本沒有錢買新的……,一點風吹草動,對這個家都是艱難的考驗。

威力和立亭兄妹曾有藥物成癮的問題,對於愛和未來是很迷茫的。加上爸爸習慣口無遮欄的說話方式「他們就是很笨啊!」「沒關係啦!沒吃飯死一死算了!」總是用嗆聲問候彼此。兄妹也跟爸爸一樣「樂觀」,但卻不知該如何跟別人建立關係,遇到挫折或是困難,就算再傷心難過,也直覺地表現出不在乎:「沒差!」「分手就分手啦!」看到弟弟吸毒時,立亭會很生氣的阻止弟弟「用藥沒有救啦!」「這輩子缺角啦!」弟弟則反嗆:「妳不也一樣,還管我?」接觸蘆少之後,爸爸、威力和立亭發現有比「互嗆」更有趣的事情,彼此開始好好聊天,爸爸也很樂於參加蘆少舉辦的活動,樂於當大家的開心果。

小妤的家族是「名聲響亮」的「非行少年世家」,父母親都是海派個性,媽媽在檳榔攤工作,堂哥、堂姐、表姐、表哥都是在蘆少長大的少年,有些玩很大,像吸毒、自傷、幫派、打架、喬事情、傷害等,行為就像踩足油門催下去的跑車,每每「浪流連」後,他們會變成安靜的風箏,到蘆少跟社工聊聊。家族中曾有位少年因為觸法,後來進了少觀所,當他出來後,第一件事就是來蘆少找社工。小妤的哥哥則是典型的「寵媽寵妹魔人」,對家人的愛永遠放在第一位,只要她們心情不好,哥哥一定出面相挺。在他「天馬行空」的行為背後,其實吃足了苦頭,常因不被理解的無奈而卡關,很難面對現實生活。

小妤也有自己的煩惱,有時候起床就line社工:「人為什麼要活著?」貼心的她很希望為這個紊亂的家做些什麼,而家裡最大的困難就是「錢不夠」。後來她到酒店上班「賺快錢」,媽媽知道後非常自責,覺得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所以對孩子感到很抱歉。

小靜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前幾年失去爸爸,從小是姑姑和高齡80歲的阿公在照顧。她心裡有很多問號:「姑姑憑什麼教育我?」「為什麼我媽媽沒有在身邊?」這些忿忿不平讓她無法承受,於是吸毒、被霸凌、轉學,後來爸爸生病了,但她抗拒面對爸爸飽受病痛折磨、即將離世的事實,選擇完全逃避陪伴生病的爸爸,以為這樣就可以只記得爸爸活著的樣子,於是父女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爸爸離世後她去當禮儀師,希望陪家屬送往生的家人最後一程,也是彌補自己心中那一份遺憾。在社工陪伴好長一段時間後,現在小靜很享受姑姑的管教,常常打電話跟姑姑說「我晚上要回家吃晚餐喔!」喜歡被捧在手心裡的感覺。其實姑姑一直很照顧她,只是現在的她,看待事情的角度改變了,原本的憤怒不平轉回到關係的原貌,透過這次的全家福拍攝,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自己的家庭幸福。

▌定格幸福,但溫暖時光仍未完待續

跟著少年們衝撞夢想、探索生命好長一段時間,善牧社工們漸漸發現孩子們懂了,雖然家曾經有激烈衝突,總是吵吵鬧鬧,有些辛苦甚至有些遺憾,但是這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家。他們在過程中療癒自己,也理解了別人,風風雨雨都是大家一起走過來的。於是他們學習讓愛在這個家裡流動,可能一開始會有些彆扭,但有了開始,就會讓現況有轉機。

談到這群青少年,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難以被人理解的辛苦歷程,高珮熏形容:「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認識這群少年,他們有很有愛的一面,有很溫暖的一面,也有想呈現『陽光少年』的一面。」世事難預料,少年們現在雖然遭遇艱辛,但是總有讓人好喜歡的親情時光穿插其中,珍惜當下可以讓未來少些遺憾,甚至成為在挫折時拉自己一把的力量,而與家人一起的合照就是最直接也最容易保留的珍貴紀念。

這天,蘆少好多少年帶著家人們一起拍攝全家福,但幸福不只停留在拍攝的片刻,「我們一起去西門町唱歌走走吧!」拍攝當天,有位全年無休的爸爸特別向老闆請了一天假,原本大家來棚內時都睡眼惺忪,但那天下午爸爸的一句「邀約」,全家人都笑了,一陣「呼朋引伴」的吆喝下,一家子打打鬧鬧,身影漸漸消失在騎樓的那一端,相信這次「全家福」是個引子,未來這群少年們和他們心愛的家,會有更多「全家幸福的時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