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洪詩琪;此文刊登於民報

現在社會運作得很快速,快速需要成就感、快速需要看到成果,彷彿大家影片都看兩倍速,趕著完成後進行下一個關卡。然而,來到善牧的孩子,多半都缺乏資源,也在不斷轉換環境中,經歷關係反覆撕裂,「是真的關心我嗎?」、「是真的為我好嗎?」……,孩子與人的信任關係非常破碎,要修復這些受傷的靈魂禁不起快,復原能力需要時間滋養,慢慢長出來。

德心之家主任黃韻蓉說,孩子內在經歷些什麼,沒有人知道,或許每次學期轉換或是找到新工作,腦中都是一次大爆發,混亂掙扎著是不是又要經歷被拋棄、是不是又要受傷,與人建立關係並不容易。我們把服務的時間拉長,讓孩子相信:你在谷底,德心陪伴你面對現在狀況,可以拉你一把,人生繼續走,未來會好轉,德心依舊繼續在。

「以前督導跟我們說,陪伴要以10年為一個單位,我想說怎麼要那麼久,工作這麼久之後終於明白,10年才可能是會轉換的時間點……」德心之家社工筱汶,已經在善牧少女庇護安置工作滿十年,陪伴許多少女長出自己的力量,感慨的說。
▋無論好或不好 陪伴一直都在
小Q,離園前有半年過著時下最流行的「躺平族」生活,不去上課也不去工作,除了偶爾跟朋友出去玩以外,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躺在床上看完所有的哆啦A夢跟柯南,每天只喝水,或只吃一餐,把生活限度降到最低。細數整個頹廢期,將近一年時間,剛開始是在學校出現各種狀況,老師不斷來電反應小Q去建教實習時,突然曠職造成職場困擾,以及在職場中工作速度太慢,與現場工作人員無法合作等等,不適合繼續建教實習;後來協助小Q回到正規班上課,但跟不上課程進度,又無法融入正規班的人際互動關係,小Q開始以各種理由來表達無法去上課,最後學校下了最後通牒:若無法遵守上課時間,也不適合到正規班上課,因為會影響其他好好上課的同學。

從學校生活退回到安置機構,社工姊姊督促她去工作,曾進入餐飲業當服務員,收餐出餐要快速,小Q沒有辦法勝任;超商店員,結帳需要敏捷,或是需與同事搭班合作,很容易出現人的問題,常常工作一個月就離職,始終無法維持穩定長久,從學校、工作、人際等各個地方開始一節一節敗退。面對小Q不在乎的「無作為」,筱汶說著當時的心情:「那時候覺得這個孩子怎麼會這樣,你能力那麼好,有手有腳的,一度生氣到哭著跟她說『到底是怎樣你給我說啊』、『你要這樣過就這樣過,你出去會怎樣我就不要管你了』、……」罵到哭,孩子也哭。
小Q安置期滿(依社會局規定,安置年齡上限為18歲)不得不離園,在外自立生活前兩、三年仍呈現這樣「半躺」狀態。她租了間很潮濕又不通風的房間,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張桌子,一個月只需繳三、四千元房租;找了最低薪資且一天工作六小時的工作,每月工資付完房租之後,大概剩兩、三千元生活費足夠維持她「躺平」生存。

當時說「不管你了」終究是氣話,孩子離園後筱汶每個月都找她回來德心吃飯或是約出去外面請她吃飯,維持至少半年以上。「知道有個人這樣關心她,無論她現在的狀態是好或是不好,好像什麼狀態都可以,不用愧疚於我們,我們的關係沒有因為離開家園而斷掉。」筱汶說。

除了家園姐姐們(在德心的社工都稱為姐姐)的陪伴,許多同樣從家園自立的姊妹也成為另一個支持系統,扶持小Q慢慢找到喜歡且可以勝任的工作,進入常規生活,很幸運的,遇到很照顧小Q的老闆娘,漸漸地工作時數從六小時拉長到八小時,甚至十小時。確實穩定工作一、兩年之後,有能力可以貸款,小Q買了二手房車,完成自己夢想,這時候已經離園四、五年。去年她跟筱汶分享這個好消息,並載家園姐姐們出去玩,很有成就感。

「我說我一定要給你載!」以前都是我們載她,現在換她載我,筱汶說得有些感動。談起那段在家園衝突的經驗,小Q跟筱汶分享,當時覺得出去很可怕,生活就是沒有人愛她,媽媽都去照顧再婚家庭的小孩又不愛她,對人生是自暴自棄。然而,跟家園姐姐們互動之後,突然覺得有點愧咎,怎麼有人比她還用力看重她的生活、她的未來。雖然當時罵完,行為沒有馬上改變,依舊維持半年以上的軟爛生活,可是開始有點發酵在心裡,真的有人很在意她。筱汶有感而發分享一位精神科醫生的話:「人要有盼望和聯結很重要。」

 

▋理解孩子需要時間長出力量
在這影片都必須要在三分鐘內抓住觀眾目光的快速時代,「慢慢陪伴」顯得突兀,部分志工、學校老師覺得家園怎麼放任孩子、寵小孩,讓她們做決定不去學校;一般人也會難以理解,國家都給你讀書了,就該更努力為自己做更多。黃韻蓉解釋,我們是讓孩子選擇,比較不會世俗的要求一定要畢業。可能會跟孩子談要不要先休學先去工作,先穩定下來,而不是強迫自己去上課然後有更多更多的衝突。一直跟創傷工作的經驗明白,這個孩子就是憂鬱、沒有動力了,就是現在當機了,只能繼續保持跟孩子的關係與連結,對當機的孩子來說,現在畢業與否、上不上課在他現在的人生中是很小的一個事情,她連生存都有問題了。
如果回到16歲的年紀,沒有人照顧、沒有依靠,一邊念書一邊準備自立生活,什麼資源都沒有就要為「活著」而闖蕩,是什麼心情?「為什麼我要靠自己,我不是有家人嗎?」、「我的同學只要想念書玩手機就好,為什麼我要想我要怎麼繳手機費?」、「為什麼我要存自立的錢?」、「為什麼我要壓力這麼大?」……許多為什麼在孩子腦中盤旋抗議。「換成是我會很害怕,我們沒有經歷過跟孩子一樣的創傷,有沒有人願意慢下來理解,這個孩子真的好害怕。聽著孩子的訴求覺得很哀傷,可是怎麼辦呢?只能陪伴她走過那段歲月,即便要走很久很久。」黃韻蓉說。

 

▋拉長陪伴時間 點亮希望
心裡的傷不像是身體傷口一樣有癒合進程,若快速追求成效會侷限在當下,會覺得無論怎麼做都沒辦法把孩子拉起來,太容易感到絕望。把陪伴時間拉長一點,讓孩子有時間長出復原力,就可能看到希望感、看到慢慢變好的過程。黃韻蓉說明,不放棄、不牽動情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釐清自己生什麼氣、孩子怎麼了,如何用認識跟理解這個人的困難,多拉一些資源,讓大家一起來幫忙。」

家園在過程裡,不斷從生活小事讓孩子練習找回自己決定的權利,始終期待著,過去孩子無力阻止創傷發生,但現在孩子可以開始為自己未來做決定或是努力,走出想要的人生藍圖,這漫長路程裡,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一群人在孩子心田裡灑上復原力種子後,用一種慢慢的藝術陪著,無論孩子的狀態好與壞,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