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牧基金會使命發展及培育辦公室 湯靜蓮修女
善牧於民國81年設立婦幼庇護家園後,與政府合作,將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發展為「跨專業整合」服務階段,不僅幫助受暴婦女及隨母逃離暴力環境的孩子有住所能安心休息,也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諮商、就業諮詢等服務,期待婦女在這個來到庇護家園的黃金階段,有多元的資源可以幫助她們重新建立安全且自主的生活。
服務中發現,婦女在入住前,仍存在許多對庇護所的誤解與恐懼,有的誤以為庇護家園位處偏遠,環境嚴格封閉、戒備森嚴,有的害怕會長期被關在裡面,無法與外界聯繫……,這些迷思往往導致她們遲遲不敢尋求協助、拒絕使用資源,寧可選擇留在危險的環境中。
事實上,庇護家園的設置會考量安全性與便利性,提供必要的交通協助,幫助婦女維持基本生活機能。在庇護家園內,限制是以安全為考量,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與安全計畫,並非將婦女拘禁,像是:會請婦女將手機定位關閉、與家人視訊時必須在沒有特殊或明顯標的物的地方等等,都是以防相對人循著定位或是標的物找到庇護家園附近,造成婦女安全上的疑慮。
也曾有民眾問我,是不是到了庇護所,就一定要離婚?我跟她說明,庇護所是一個暫時抽離暴力環境的安全住所,當一個人能吃飽、睡好、沒有恐懼的生活,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未來是要修復關係、或是獨立生活還是有其他的未來規劃。
然而,庇護家園不只是提供安全、穩定的過渡環境,在家園中,我們也會透過技能探索、藝術治療、節日慶祝、出遊踏青等等豐富課程及活動,協助婦女獲得資訊及技能,陪伴婦女建構自己未來的生活,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權和選擇權。
婦女小圓在家園課程結束後與我們分享,她到了現在才發現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如此愉悅,而且不管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是用幽默角度的看待,也讓她發現自己有擅長的事物,可以幫助別人,是個有價值的人;從與家園的工作人員相處中,驗證人跟人之間是可以用非暴力的方式相處,把這個經驗移植到跟其他人的互動。
善牧相信「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庇護家園從陪伴中激發婦女與生俱來的復原力,讓婦女感受到接納,進而有勇氣重新開始新生活的起點,期待大家能看到庇護家園的價值,扭轉迷思,當有親友遭遇到家庭暴力事件的時候,鼓勵她給自己一個機會,接受服務讓生命有機會能夠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