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會使人感到自卑,認為自己在拖累他人,逐漸開始拒絕別人的邀約與幫助,最終帶來對生活的無力感。孩子目睹家庭暴力後留下的創傷,導致心理問題引發出的各種生理機制影響了生活,甚至被誤診為過動症等其他情緒障礙症狀。

今年善牧台南中心、台北小羊之家及新北小羊之家承接衛福部兒少領航員計劃,希望走近第一線會遇到目睹兒少的工作者,協助他們一起幫助目睹兒。台南中心表示,以目前目睹兒少的輔導措施來說,如果孩子在就學期間,家防中心會知會學校輔導室,導入輔導資源來協助孩子;倘若孩子在學齡前或是在學前教育(0-6歲),則會連結專業的輔導資源,如:善牧來協助。

在缺乏輔導資源的幼教體系,需要藉由第一線的幼兒園老師來分辨孩子的情況。為提昇幼兒園老師洞悉目睹兒的敏感度,善牧台南中心於12月17日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諮商心理師吳東彥博士,與幼兒園老師分享:「成為創傷知情照護老師-家庭暴力目睹兒」研習課程。

課程一開始,吳東彥博士先說明甚麼是創傷及其帶來的影響。孩子在目睹家庭暴力後,常感到焦慮、低自尊、拒學、缺乏信任感甚至出現攻擊或破壞的行為。這些心理狀態或外顯行為,都會對一個孩子的求學造成影響。吳東彥說到:「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不停地擔心自己的媽媽此時在家會不會被爸爸打死,怎麼能好好學習呢?然而,有80%有學習問題的孩子會被冠上『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子究竟是生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引發出的各種生理機制,是需要透過師生關係來區分的。」

 

▋長期接觸壓力會影響大腦的運作

吳東彥博士邀請在場所有老師四人分成一組,進行體驗式創傷遊戲,其中一人雙膝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試圖在兩分鐘內站起來,一人負責計時,另外兩人則一人一邊壓住坐著的人的肩膀。體驗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在兩分鐘內不停地努力站起來,也有的老師猛烈的搖晃肩膀試圖趁機掙脫束縛,但多數的老師嘗試幾下後,發現在這樣單一支撐點還受阻的情況下要站起來並不容易,便放棄。

博士將遊戲中老師們表現出的三種狀態放在家暴的場景中做了簡單的比喻:1. 選擇奮戰的人(戰)、2. 選擇掙脫束縛的人(逃)、3. 選擇放棄抵抗的人(呆)。吳東彥提到,一份我們不喜歡的工作,可以選擇離職,但今天如果是在家裡,年幼的兒童不僅沒有辦法逃離,也幾乎無力抵抗反轉情勢。而這樣只能不斷承受刺激畫面和聲音,無法逃離也無能為力的場面,卻不只是那短短的兩分鐘。

「當人們接觸到壓力時,訊號會傳送到管理恐懼中樞的杏仁核。杏仁核具有警報器的效果,告知大腦及身體危險的到來,促使人們快速進行「戰、呆、逃」的動作。而長期暴露在壓力環境下,杏仁核會過度活化,導致警報器該響的時候不響,遇到危險時不會害怕逃走。不僅無法判斷甚麼是危險,還會降低前額葉皮質的活躍度,致使部分人無法專心分析判斷情勢,甚至變得衝動、凶暴。也是因為如此,這種情況常常會被誤判為過動症或亞斯伯格症。」吳東彥博士這樣說道。除此之外,長期身處壓力之中,大腦會過度分泌皮質醇,迫使人睡得不安穩、快速增肥、抑制生殖系統等情形發生。

▋改變「反應」的習慣,好好回應孩子

孩子的大腦發展順序是由下往上的,下層的腦幹負責基本生存的功能;中間的邊緣系統掌管情緒發展和依附關係;上層的是大腦皮質處理思考、學習及自我管理。因此當孩子做出較脫序的行為,不應下意識地強硬詢問、責怪並給予懲罰。吳東彥提供以下六步驟,由下而上的顧及孩子的需求:

1. 停頓:先讓彼此都靜下來,不要做出下意識的反應,不需要急著開啟對話。
2. 覺察姿態:調整自己的姿勢,放下代表威攝、憤怒的高姿態,拿出願意傾聽、接受、柔軟的身段。
3. 調整語態:降低自己的音量,調整自己的語氣,放慢說話的語速。不要讓孩子感受到急迫、指責的口氣。
4. 開放好奇:給予孩子問問題的權力,讓孩子更加了解現況以及給他再次確認自己目前是安全的機會。
5. 表達情感:到了這一步,孩子通常已經卸下自己的心房,此時可以給予彼此表達自己感受、感想的機會。
6. 設定限制:最後一步,才是理性的規勸。此時已經顧及孩子的安全需求及情緒,最後在讓他去理解規範。

創傷就像是慢性病,無法只透過談話就能完全療癒,以下六點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失衡的狀態,分別為: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營養補充、擁抱、冥想及遊戲。為了降低誤診,使孩子們不用被貼上莫須有的標籤,不用長期服用無效的藥物,找到對的方式很重要。期許來參與課程的老師以及台灣社會,能和孩子的親人共同合作,解決目睹兒教育及養育上的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