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高雄中心新二代暑期生活營 用戲劇體驗父母來台生活

善牧高雄中心於07/24-08/04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辦理為期兩週的「戲說異國FUN暑假」暑期生活營,帶領孩子用戲劇的方式,體驗新住民父母來台的初期生活,同時,以多元媒材為主題,讓孩子們發揮美術創作能力。

長期服務新住民和單親家庭的善牧高雄中心,觀察到多數家長需顧及家計,孩子在暑假期間只能仰賴學校或安親班代為照顧,為減輕家長的負擔,同時給予孩子多元學習的機會,舉辦二週的暑期營隊。今年營隊有二個主題,第一週邀請快樂鳥劇團,帶領孩子們用兒童戲劇的方式,呈現新住民父母來台生活的辛苦和不易,同時讓孩子了解父母過去的經驗。除了戲劇規劃與排練,活動之餘規劃手作課程,透過纏繞畫、造型氣球作品成為舞台佈景裝飾。

 劇團小夏老師用豌豆三兄弟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改編並取戲劇名為《冒險的豌豆》,呈現新住民為了夢想離鄉背井,以及如何運用智慧、尋求協助,努力跨越困境,找到新生命的過程。老師教導孩子用肢體語言來詮釋自己的名字,練習肢體表達。用聲音遊戲讓孩子們扮演人體播放器,根據題目來表現音量大小和情緒,如:「請給我音量為30%的生氣」、「請給我音量為70%的開心」。在遊戲中,孩子能練習戲劇所需要的技巧,在彩排時,小演員們不是專注在舞台上的排練,就是認真地看著劇本背台詞,都希望能將這齣戲完美呈現。

 第二週的主題為多元藝術媒材認識與創作,課程內容有陶土杯、輕黏土手拿鏡、自畫像、熱縮片及彈簧杯。在自畫像課程中,除了運用水彩,還加入了生活中常見的廣告單,孩子們發揮創意,將自己喜歡的物品剪下,佈置在自己的畫作中。每堂課程老師僅會引導孩子工具的正確操作方法,作品如何呈現則是完全尊重孩子的想法,期待每個孩子的創意都能發揮到最大值。讓社工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有位很調皮的小男生,社工總是要顧著他才不會跑來跑去。今年再次參加暑期營時,一聽到有美術課,就開心地呼喊:「我最喜歡美術課了!」與去年不一樣的是,他今年很專心的坐在位子上創作,社工看見他的成長直呼,「孩子們真的長大了!」

2023-08-15

善牧台南中心親職與兒童團體 相互支持形成正向回饋

為協助目睹兒家長改善面對孩子行為和情緒上的束手無策,台南中心於今年初成立親職與兒童情緒團體,邀請兩位心理師分別帶領,讓家長在參與團體的同時,其孩子也能一併學習,透過長時間的帶狀團體,讓家長在培養親職技巧的同時,又能形成彼此間支持的力量。

 「我的兒子常常早上爬不起來,我自己也要去上班,早餐他來不及吃,情急之下真的很容易生氣!」針對媽媽在分享時提出的案例,心理師陳彥合帶著大家練習設限溝通的ACT三部曲,邀請家長們先確認孩子的感受,避免孩子產生羞愧感而附加的敵意和防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需求是可以被接納,如:「我知道你沒睡飽還很想睡,我也希望你能多睡一點。」但因為不是所有行為都如此,因此進入第二步,提出具體且清楚的限制,告訴孩子說:「不能起不來導致上學遲到,媽媽上班也遲到。」最後一步就是提供孩子替代方案,「你想要多睡一點就要早一點睡覺,或者你要睡晚一點就不能在家裡吃早餐了。」提供孩子可以完成最初意圖的次要行為,讓孩子面臨選擇時,有一個練習自我控制的機會。

 隨著團體的推進,台南中心社工組長蔡淑慧觀察到家長們口中分享的內容,開始產生變化。從原本對於孩子行為的不解與無助,聚焦到看見孩子的需要,以及自己在處理事態的步伐。他們也發現,家長們能將前期所學的技巧,應用在後來的課程演練中,知道在與孩子溝通時也要同理孩子,揣摩孩子的感受。不僅在面對孩子時有更多的策略和方法,也能促近親子間的關係與孩子正向地成長。

 在兒童情緒團體方面,心理師陳易申以「善牧動物園裡的動物跑走了,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他們找回來!」作為本年度團體的引言,每種動物代表不同能力,透過捕捉不同的動物帶領孩子看見自己的能力並加以強化,像是老鷹代表專注力,活動裡設計觀察遊戲讓孩子能在完成目標的同時,能全神貫注地在活動當下;而螞蟻雄兵則是在談團隊合作,孩子們藉由分工合作來完成任務,嘗試向夥伴表達和交流;還有擅長覺察情緒的小狗,搭配情緒圖卡遊戲來讓孩子練習辨識情緒。孩子們在課堂上還會輪流擔任不同職責的小隊長,不僅秩序越來越好,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其中有位被診斷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孩子,因無法專心參與當下活動,經常影響其他的同學。在社工的陪伴和老師引導之下,同學們開始能理解他的行為,也學習包容他,社工林宣汎也觀察到孩子在經過10次的團體後,漸漸放下原本較執著的情緒,開始理解每個人對事情會有不同的情緒感受,並逐漸投入於團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