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服務更貼近社區民眾,也讓年輕爸媽們多了解孩子及培養親子互動的時間,善牧高雄中心日前舉辦「當我們同在一起」親子活動,這個系列主題包括了兩種體驗,年輕爸媽們可依有興趣的內容參加。第一種是在高雄在地圖書館舉辦的繪本說故事活動,由職能治療師帶著親子們進入故事情節的想像空間,進而激發孩子們的認知及表達;另一種則是在高雄婦幼館舉辦,以遊戲為媒介,帶著家長陪伴孩子參與團體活動,並從他們互動時的情況和反應,更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長發育。
繪本活動中,職能治療師會先引導孩子,像是「坐好」、「舉手」等指令,如果發現孩子不回應,職能治療師會依孩子幾歲幾個月來觀察,帶著家長了解孩子不說話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個性內向還是無法理解等。「大家一起看看小金魚到哪裡去了?」「毛毛蟲在哪裡呢?」孩子跟著老師的話語,運用各種道具在活動空間中翻找繪本裡的主角,接著把找到的金魚放到指定的圈圈裡或拿給老師,活動設計主要是觀察孩子們的認知能力。
高雄中心組長林怡萱說:「有別於3C遊戲的『即時回饋』機制,我們希望孩子和家長們都能夠慢下來且靜下來,回到真實世界中互動,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很重要的。」
老師依場次報名的孩子年齡層來規劃每一堂的上課內容,以輕鬆的方式讓家長具備孩子發展的概念和知能,以及促進親子互動的關係和技巧。同時也讓孩子們之間學習彼此做朋友。像有些孩子比較害羞、有的孩子個性熱情,在活動中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在團體生活中,可以怎麼樣跟別人互動。也許過程中,有孩子會因陌生而大哭,或是看到其他小朋友跑就跟著跑,但這就是教家長與孩子們「社會化」的好機會。
因為孩子如果沒有太多這樣的機會,之後到外面的環境時,容易感到受挫或被誤解而被家長責備。有時候,孩子在活動中不說話,但會一直好奇地東張西望想要探索環境,就可能是因為在家悶太久,這時候老師就會跟家長建議:「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增加對孩子的刺激。」
另一種以遊戲為媒介的活動,是運用音樂、圈圈、玩偶等,以「鱷魚吃西瓜」為主題,用玩偶跟孩子做互動,邀請小朋友們想像一起吃西瓜,然後再想像吃到西瓜籽,肚子也許就變得像汽球一樣大,接著再看孩子們的反應,有些孩子哈哈大笑,有些孩子覺得很困擾,但是大部份孩子都可以適應。
有位孩子是阿嬤帶大的,他在活動剛開始時很生澀,但漸漸地他覺得自在有趣,就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阿嬤也在旁陪伴著孫子,努力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看到孩子漸入佳境,阿嬤也了解到回家可以怎麼照顧孫子。還有一位小孩在活動中不小心重心不穩,弄倒另一位小孩,家長就忍不住責備自己的孩子,後來家長自己也覺得自己對孩子太嚴格,社工鼓勵家長,可以常常參加活動,許多時候不是孩子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