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牧基金會使命發展及培育辦公室 湯靜蓮修女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自民國76年在台灣接辦第一個少女中途之家後,長期投入兒少安置照顧工作已超過38年,目前在全台有11間兒少安置家園、宿舍與住宅,建構出一條龍的兒少替代性照顧,包含緊急及短期安置、中長期安置、自立轉銜服務,協助0歲至18歲嬰幼兒、兒童及少女。同時,也看見結束安置沒辦法返家又成年的孩子在社區中自立生活的艱辛,離園後的持續關懷與維繫,讓孩子未來在面對困難時,至少知道身邊有正向的大人能給予協助。
曾有民眾好奇問我,18歲離開安置家園的孩子,在法律上已經成年,是個勞動人口,應該要為自己負責了,還需要服務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是的,他們仍有需求。回想自己18歲的時候,或是想想家中的孩子,年滿18歲要在外面獨立養活自己,需要多少的房租、生活費,甚至學費呢?又尤其他們完全沒有後盾支援的狀況下,經濟壓力可想而知;在生活中,不再有人照顧、引導日常大小事,日常點滴要自己安排規劃,容易產生茫然與焦慮,需要有人陪伴,協助從混亂漸進到穩定階段。
善牧對孩子而言是娘家的概念,關係不會因為安置時間結束就切斷,即便孩子離園了,仍會回來說一說發生什麼樣辛苦跟困難,有個地方抒發情緒、有人傾聽他們的話,獲得支持力量;善牧也透過離園孩子的支持性團體,有了面對面的初步接觸交流,進而利用Line社群經營,促進連結及互動,幫助他們認識不同階段的離園姊妹,討論彼此遇到的問題、分享資源。像是生了兩個孩子的如如會在社群裡贈送娃娃車給剛成為新手媽媽的姊妹;從事美容業的小A被資遣,想找新的美容業工作,剛好小B以前也是在美容業,便介紹認識的老闆給小A,提供適合的機會。
服務中發現,大部分離園的孩子超過27歲以上,生活才開始趨於穩定,在有能力、有時間之下,會想要更深層的探索存在意義與價值。家園也邀請離園的大孩子回到家園,無論是擔任陪伴志工或是講師,讓他們有手心向下回饋的成就感,對於在家園的妹妹們,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看見自己未來的希望感,彼此形成友善循環。
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持續進行著,善牧陪伴孩子,不是只到成年的18歲,善牧的愛不間斷,陪著孩子長出穩定自立的能量,踏入人生不同階段,就算成為一位母親,依舊永遠是善牧的寶貝,兒少離園後關懷服務,期待更多的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