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改變很不容易?」善牧德萌之家主任陳玉潔談起孩子適應家園的人、事、物,包含規矩,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不舒服的感受也是另一種受創,即便這裡是安全無虞的環境。她分享自身經驗,「我第一次去逛台東大潤發之後回來就哭了,」當時台東大潤發的規模就像現在的全聯,從前居住在高雄生活非常便捷的地方,旁邊就是家樂福,逛大賣場是她的興趣,可是換到一個城市,大賣場不是想像中的大賣場,就感到很不舒服。遷徙的經驗讓她更能同理孩子到德萌的心情,「受創傷的孩子,在身心極度不穩的狀況,要住在一個地方,這裡沒有最親近的人,沒有最熟悉的環境,要在這裡生活,就很不容易。」
了解創傷造成的多元警訊
為了協助孩子更快穩定生活,從家庭創傷中復原,德萌除了使用傳統的處遇方式輔導孩子,也運用「創傷知情」概念,追尋孩子的生命史,找出創傷源頭,從最開始的傷痛慢慢撫平,弱化因創傷而引起的各種狀況。「創傷知情」將過往的創傷比喻成一種毒素,它會被記憶在腦袋裡面、身體裡面,進而影響到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德萌之家社工莊巧宜舉例,很多家創孩子會偷竊,並不是需要這樣物品,而是想從中得到滿足感和快感,覺得只有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感到開心,才能斷掉被家裡傷害的感受,這是創傷後引起的非行行為。
然而,創傷不只會影響孩子外顯行為,也會發出身體警訊,「少女說,她有聽障問題,有糖尿病、有高血壓症狀,我們去醫院檢查都沒有問題,某天她回來說眼睛要瞎了,一樣帶去看醫生,什麼事情都沒有,就是近視50度而已……」後來才明白這是她保護自己的方法,因為沒辦法認同自己的創傷,但身體都記得自己受過傷,所以透過這些症狀發出警訊。
提升敏感度 看孩子的眼光變不同
對於社工而言,「創傷知情」提供了另一種看孩子的視角,社工們一方面尋找孩子的創傷原,另一方面透過與孩子們長時間相處,觀察孩子對行為處遇的言行、反應、感受,判斷這個行為是否為過往創傷導致的,「這是提升工作者的一個敏感度。在工作上要更注意孩子的那些反應,我是不是要那麼快去做評估跟判斷?我的觀點是不是要做調整?回到自己對工作的覺察,跳脫自己以往價值觀。」德萌之家社工黃沛瑩分享。
創傷知情融合了傳統社會工作技巧策略,將「同理」、「包容」、「傾聽」變成技巧,去溝通、了解孩子在做什麼,當孩子做出非行行為時,該糾正他的行為,仍必須跟他談這個行為是不當的。陳玉潔強調,「知情創傷」並不是丟掉傳統社會工作技巧及策略,以前是一條路去導正孩子的行為,現在會多一條路從他的創傷源頭工作;以偷東西為例,處理行為是在治標,處理創傷原是治本,現在會多問一點:「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情?」、「是不是過往有什麼樣類似的經歷,讓你知道做這件事情會引起關注?」從中了解孩子拿東西的需求、觸感、可能會碰到他的創傷原是什麼。
以往家園從認知治療開始,透過改變信念去改變行為,協助孩子腦袋運作,現在把身體加進來,從身體記憶開始修復孩子的創傷。今年德萌引進瑜珈、芳香療法,利用呼吸法協助孩子喚醒身體記憶,「希望藉由身體記憶復甦,有些東西開始被修復了。我可以遇見,創傷源得以修復後,他不需要用這樣的抗爭,像是偷東西或是宣告我生病了,去獲得滿足或者博得注意力,需要導正的東西會漸漸減少。」陳玉潔充滿期待的說明。
創傷知情清創傷口 復原力長出新肉
「創傷知情」看似一直挖掘孩子的病根,都在看問題行為,事實上,是希望探索創傷基本的源頭,可以對症下藥。而家園看孩子的視角不曾改變,仍是看他有什麼能力,不斷不斷把孩子的能力極大化,讓他從內在產生出來,先是與創傷共存,再來長出抵抗逆境的復原力量。陳玉潔進一步解釋,受創產生的傷口表面會結痂,結痂底下可能有潰爛,創傷知情是掀開這個傷疤清膿、處理潰爛,這是很痛的過程;當清理乾淨之後,復原力是加速復原的藥,幫助它長出新肉。
在善牧的工作中,十分重視復原力的價值,運用五積木:1.社會支持網絡及無條件接納、2.探索生命的意義、3.社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4.正向看待自我的能力、5.幽默的能力,作為復原力輔導諮商的有效工具。德萌引發孩子對抗逆境的能力,還是從五個積木中去培育他們,從一個受害者的角色,翻轉成「即使我受傷了,我還是撐過來了,那我要努力活得更好,」看見自己有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莊巧宜分享,「逆境要長出自己的力量,如果你零幽默感,遇到事情沒辦法用另外的角度去看,會一直活在原地,覺得自己不好。有幽默感的孩子就會覺得:唉唷,這個沒有什麼啦!」創傷知情看到創傷,只有孩子接受了自己的創傷,才會開始復育,才能展現幽默。
看見希望 陪伴更具力量
每一個生命都蘊藏著極大潛能,善牧以無條件的接納與愛,陪伴許多來家庭創傷的孩子長出對抗逆境的力量,並且積極、正向建構未來,「復原力」就是這樣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看到生命希望。如同德萌的名字一樣,期望透過善牧的培育,增加保護因子,讓這些用盡力氣面對、走出過往痛苦的孩子們,能夠像種子在泥土裡奮力破土萌芽,終究開出美麗小花。德萌團隊夥伴持續陪伴孩子,撫平創傷,走向復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