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區宣導企劃部主任 鄭雅婷

「你們看!你們親手種的Alilay(玉米)已經長這麼高了喔!」光復中心督導鄭惠美帶著課後照顧班的學生們,到田裡照顧他們種植的玉米。本來小朋友們要在農地裡幫忙INA奶奶拔草,可惜這天天空不作美,雨越下越大,大家只好回到教室裡活動,不過,聽到下次上課或許就有玉米吃時,小朋友們臉上都揚起了快樂的笑容。

光復中心課後照顧班(原住民學生課後扶植計劃,簡稱課扶班)位於太巴塱部落,來到這裡的學生不是住在太巴塱,就是住在隔壁的馬太鞍,談起課扶班的歷史,可追溯至民國92年,20年來服務上千名孩子,從過去服務國中生、小學生,如今則將服務焦點放在低年級的孩子身上。鄭惠美說:「國小低年級的孩子課業壓力較小,也比較容易帶他們用身體去認識土地。」

堅持在部落裡辦課扶班20年並不容易,然而,因部落裡沒有適合小朋友的休閒場所,孩子如果要上安親班或是去圖書館,需要走過二座橋,到市中心裡才有,因距離遙遠,孩子沒有去處,下課後就只會在外面閒晃,為讓孩子們有個安全的地方寫功課、吃點心、學一些東西,光復中心堅持做下去,20年來不僅受到家長的肯定,也獲得中央評鑑優等獎。

▋連結人與土地的情感

與其他課扶班很不一樣的是,這裡的教室沒有特定的空間,部落本身就是一個大教室。鄭惠美說:「學校有點像是在一個大箱子裡上課,如果孩子來到這裡仍一直被關起來,對他們會太辛苦,而且學習的場域不只只有在教室,我們把部落當作是教室,有族語課、傳統手工藝課、品格教育課、烘焙課、食農教育課,希望讓孩子親近土地及我們生長的環境。」

這學期的食農教育,課扶班與中心培力的INA(阿美語媽媽的意思,普遍稱呼部落裡年長的婦女)合作,借重他們栽種的知識,教孩子們種玉米。鄭惠美笑著說:「以前我們帶孩子種過玉米,但都失敗收場,因為沒有好好照顧它們,因此今年我們告訴INA,我們要成功吃到玉米!」

為完成採收玉米的心願,INA帶著孩子們從翻土、拔草、養土、撒種子,一步一步地學習,「我們的玉米種類很豐富,有甜玉米、糯米玉米,想吃的玉米都在玉米田裡了。」每隔二週,鄭惠美就會帶孩子到田裡,看種子是否被動物吃掉,是否需要再補種,同時也幫平日協助照顧玉米田的INA拔草,回饋INA的照顧,如今玉米長得比孩子們都高,孩子們都很期待帶家人一起去採收。

▋建立自我身分的認同

在課扶班教室裡,有許多小朋友們完成的手工作品裝飾著教室,其中,這學期老師帶小朋友製作立體書,小朋友大方地打開自己的立體手工書做介紹,裡頭從介紹自己開始,到光復鄉三個部落—太巴塱、大和、馬太鞍,畫出他們覺得部落獨有的特產與景色;課輔班老師曾譯說明:「像『太巴塱』在族語裡意思是白螃蟹,因此在介紹太巴塱時,許多小朋友會在裡頭畫螃蟹來呈現。」

「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去認識這個文化。」鄭惠美說,在課程中希望讓孩子親近自己土地的味道,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哪裡,當孩子對文化有認同感之後,就會產生自信心,不會因為別人對他們說「蕃仔」時,就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將來在社會上遇到問題時,會知道問題的脈絡是什麼,也希望他們對原住民這三個字更有信心。

▋期盼與回鄉青年傳承部落的文化

在帶領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鄭惠美也發現,自己本身這一世代是文化的斷層,如何將文化傳承也是她自身遇到的問題。她說,當青少年到外地讀書、工作後,會漸漸忘記如何與這塊土地生活,近年來,在部落看到有越來越多孩子們回鄉,過去服務過的孩子有的回來當老師、在部落做導覽,也有孩子成為助人工作者。

「我們發現孩子會回來,因此我們想創造一個平台,結合部落長者與青壯年一同做文化傳承,不僅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回鄉的年輕人,有機會去創造他們的微經濟。」鄭惠美說,這是INA 2.0計劃的目標,期待與回鄉的孩子一同將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