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善牧街頭調查》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有幾分?

善牧第六屆爸比媽咪節《親密家庭不尬聊》

與孩子說話,老是被句點嗎?

吃飯總是瀰漫著尷尬的沉默, 講沒兩句話,孩子就不耐煩, 為什麼孩子越大,與父母的距離卻越遠呢?

「喔。」、「本來就這樣啊。」 分享事情卻總是被另一半冷處理, 話題時常圍繞著孩子與家務事, 最後,夫妻間卻漸漸變得無話可說。

2021年善牧第六屆爸比媽咪節, 將與您分享如何提升家庭成員間的正向互動, 用有效的方式為彼此拉近心距離!

2022-01-13

善牧小學堂│家暴事件中孩子沒有被打就沒有關係嗎? 3個常見目睹暴力兒少迷思,社工告訴你如何幫助目睹兒!

在家暴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會有隱藏暴力行為嗎?

小孩只要沒有看到家暴就沒有關係嗎?

孩子還很小,雖然看到家暴,長大會自己好?

上面三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你是不是也中了一般人對目睹家暴的迷思呢? 這集善牧小學堂要來談常見的目睹兒迷思 也要與你分享,身邊若有這樣的孩子,可以如何協助他們喔!

2022-01-13

邀您使用7-ELEVEN OPEN POINT APP做愛心

生活便利的好夥伴7-ELEVEN不僅提供各式生活所需,也提供我們更為便捷的捐款APP,不用煩惱假日銀行或郵局沒開,要到哪裡捐款?

快拿起你的手機透過簡易程序讓你我的愛心不中斷,111/1/1起民眾可透過7-ELEVEN的OPEN POINT APP線上捐款,支持善牧基金會星火傳愛服務工作,幫助家創兒平安長大。

捐款流程如下: 請點擊連結

2022-01-07

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文/南區宣導企劃部主任 鄭雅婷
小晞有二個孩子,大女兒就讀高中,小兒子目前唸小學;小兒子出生隔年,丈夫因病過逝,母女三人生活在寄人籬下的痛苦裡。為了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五年前小晞選擇再婚,先生對孩子也很好,豈料婚後才知道先生患有躁鬱症,發起病來全家不得安寧,甚至一度拉著她要一起自殺。與其他家暴案例不同的是,小晞與孩子們選擇回去與先生一起生活,因為他們無法抛下生病、無依的他。

我在工廠上班,由於工作需要輪班,孩子只能拜託同住的公婆照顧。丈夫過逝後,因為孩子還小,我們仍繼續住在公婆家,但公婆對孩子並不好,經常用打罵的方式教育,甚至會故意將孩子趕出家門,將他們鎖在門外,孩子經常吃不飽,半夜打電話跟我哭訴,這苦我也只能往肚裡吞。

女兒小三時,有天突然跟我說,她的同學問她,為什麼她沒有爸爸,她也想要有個爸爸。這話令我難過,也讓我動搖,是不是該為了孩子們,再組一個新家庭?在與閨蜜討論後,我便開始興起再婚的念頭。

透過網路,我認識了現任的丈夫,當時他四十多歲未婚,很喜歡孩子們,知道我們母子的處境後,他希望能將孩子帶離那個環境,於是,我們認識二週後就決定結婚,把孩子們帶離開公婆家,一起組織新的家庭。

由於我們很快就決定結婚,在婚前我並不知道他有躁鬱症的問題,只知道他每天晚上都要吃藥,直到有天我在整理房間時,看見他的藥袋才知道他患有癲癇、躁鬱症等疾病。

先生發病就像變了一個人

他第一次發作時我們都嚇到了,他為了一件很小的事大發雷霆,不僅把兒子叫去大罵一頓,體罰他半蹲拿水桶,還一直大吼大叫,重覆說著他小時候的生活,一罰就是一整天。

他不會去打孩子,但會莫名其妙地體罰,甚至還會用連坐法,叫全家一起受罰。有次他半夜發作,全家半夜被罰半蹲,他不斷地大吼大叫,我害怕地偷偷拿手機發訊息給朋友及社工,卻被他發現把手機沒收,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先生終於累了回房睡,我趕緊安撫孩子去睡覺,並打電話向社工求助。

其實他只要不要發病,對我們母子真的很好,經常帶著我們去旅行、吃飯。然而隨著發作次數越來越多,狀況越來越嚴重,最嚴重的一次,是我差點連命都沒有了。

那次是發生在去外地開庭的路上,為了省錢,我們半夜開車去,豈料,我因為天黑迷路,伸手去拿手機,他看見卻大發雷霆,為了安撫他,我停下車,但他卻誤會我要趕他下車,更加氣憤,拉著我的頭髮,直往方向盤打。偏偏,車子剛好停在懸崖邊,他把我拉下車,想要一起同歸於盡,我死命用身體擋住,不讓他拉下懸崖,直到我們都耗盡力氣。

回到車上後,他終於累了睡著了,我忍著傷痛,開車過去。天一亮,我見他仍熟睡,趕緊偷偷聯繫社工,去醫院驗傷,社工教我把車停在警察局前,萬一他有什麼狀況,要我立刻跟警方求救。

兩難的決擇

這件事後,社工協助通報家暴,我帶著孩子一起回娘家,但女兒擔心先生一個人在家會自殺,也擔心沒人照顧他,而不願跟著我離開,我只好獨留女兒,帶著兒子回家。然而,由於是女孩子,我很擔心女兒在家的安全,每天都與她通電話,了解家裡的狀況。

女兒一直很想要個爸爸,對於過去生活在公婆家的痛苦仍然記得,也很清楚知道先生是因為生病了,才會有這些行為。幸好,先生也很聽女兒的話,只要她拿藥給他,他都會乖乖地吃,只要有吃藥,他就比較不會發作。

我先生的家人都過世了,他在我們母子最辛苦的時候,帶著我們一起出來生活,如果我們都離開了,我也會擔心他該怎麼辦,這使我陷入兩難,不知道是否真的要離開他。直到有一天,先生打電話來,告訴我他很想念我們,希望能再次回到一家團圓的日子。

為保證不再發生過去的事件,我們開了家庭會議,把所有的狀況都說清楚,做好協議。自從這次協議後,他的狀況好很多,也會乖乖地吃藥。其實,我們只要他病情控制好,日子平平安安地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