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陪伴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我溫暖她們的同時,她們也溫暖了我

「這世界並不美好,活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善牧安心家園服務的生活輔導員黃秉暄,對自己工作的期待,就是努力減少服務對象的痛苦,讓她們感受到世界上還有一個的地方是安全、自由且不被傷害的,她們從來沒有被世界遺忘,而且不只有她,而是有一群人在為這一切努力。

以下,是秉暄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分享她在庇護家園陪伴受暴婦幼們的感受點滴。

▌聆聽她們的心事,整理出未來的輪廓

為什麼會覺得世界不美好?可能是因為我的成長經驗,包括原生家庭、同儕給我的難題,再加上自己心中一直有些「檻」過不去、想不通,這些環環相扣加在一起,讓我覺得人生不容易。小時候不懂,就讓自己符合大人期待般表現出快樂的模樣,這對還是孩子的我來說,是件很辛苦的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在慢慢更認識自己之後,我開始向外探索,嘗試學習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畢業後,我決定出社會要做助人工作,如果服務對象遇到什麼難處,她們可以放心坦誠地和我討論和溝通,真正和內心的自己對話,對未來的選擇可以有比較清晰的輪廓。透過幫助別人,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大學畢業後來到善牧安心家園,面對的服務對象都不是那麼快樂,我希望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讓她們好過些。我在學校就讀戲劇系,每一次排演、進入角色,都需要細心地揣摩和整理才能全然融入劇情,透過戲劇體驗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可能也因為有這樣的學習經驗,讓我很容易理解這群在善牧安心家園的受暴婦幼們,她們有著各種不一樣的傷痛經歷。有了同理、有了信任,我感受到我們之間的連結更進一步。▌這裡永遠為妳留一盞燈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尤其是家家戶戶最重視的農曆過年,五味雜陳的感覺會更深刻。但家園的婦女對於人生下一步,還處在按下暫停鍵的階段。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她們知道,「想在家園獨處靜一靜,或是到街上散散心,無論妳想怎麼過年都好,這裡永遠為妳留一盞燈。」

記憶中,我家過年時,因為爸爸廚藝好,桌上滿滿豐盛菜餚不會少,有水餃、鍋物、香腸、長年菜、魚、滷牛肉、蝦子等,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年夜飯。爸爸媽媽和哥哥還有我一起圍爐,是很開心的事情,也跟爺爺奶奶一起去親戚家串門子。我們家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統」,就是爸爸會買一大本的刮刮樂,然後大家一起刮、一起期待,通常我都是刮到最多獎金的。雖然不管刮到多少都要「上繳」,但就是過年應景一下,歡笑中有著熱鬧的氛圍。

剛入職的第一年,我第一次在家園跟婦女和孩子們過年。那天是初三,中餐是加熱冷凍年菜,因為想顧到每個人的口味,再加上年菜種類好多,大夥兒看到我手忙腳亂都一起過來幫忙,那次我才知道,原來要準備一大桌的年菜是很不容易的!等到菜餚都熱騰騰的擺上桌,就像剛打完一場仗一樣,感覺吃什麼並不是那麼重要,而是大夥兒聚在一起為同一件事情忙進忙出,這就是家園過年團聚的感覺。

去年則改成讓家園裡的婦女和孩子可以自己選擇如何準備過年餐點。有些婦女會出去吃飯或是買回來吃,也有一些婦女想在家園煮飯,我就是屬於後者,想跟著大家一起搭伙一起吃。另外我還給自己一項秘密任務,擔心大家中午吃完飯回來會無聊,下午的時候,我把投影機、歡樂道具都準備好,準備了很多團康活動,想給大家驚喜。

結果大家都沒有回來,一直在等門的我感覺有些失落。大家後來反應過來,知道原來我準備了初二「回娘家彩蛋」,便通通圍過來安慰我,並默默給我一個溫暖感謝的眼神和微笑。我後來才從夥伴們口中知道,原來她們沒回來,是想讓我在過年工作期間可以休息!

過年期間家園裡有人選擇出去走一走,也有人選擇努力工作掙錢,也有的就是想好好的休息。我想讓她們知道我都在,家園的夥伴會陪伴她們一起過年。有時候我也會讓婦女好好休息,我幫忙托育、陪孩子玩。

婦女們在家園過年,有時候會發生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的情況,我是既緊張又心疼。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過年,半夜有位婦女來找我,一直不斷地寫東西、唸給我聽,難過得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於是我出去拿衛生紙給她,這樣一轉眼的功夫,她就不見了。我急忙四處尋找她,家園的廚房、晒衣間、廁所、遊戲室都沒有看到她的踨影,但因為大門警報沒有響,應該是回房睡覺,於是主任陪我一起盤點整體狀況,確認沒問題就讓我去休息。那時候,我好怕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聲或是有人按電鈴,直到天快亮時,我終於確定她是好好的在房間睡覺,心頭的大石才終於放下來。

▌家人也看見我的成長蛻變

來安心家園服務已經快3年了。當初來這工作是我堅持的,父母希望我回鄉發展,想把我留在身邊,不太清楚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工作。但這3年家人們看到我的改變,發現我重拾信心,也漸漸理解我的選擇。新的一年,我希望我的家人能了解我的工作,也支持我的決定與信念。

想起家園辦活動的時候,大家常常說,「秉暄上去大家一定開心啦!」支持我在這裡工作的動力,是一份執著和熱忱。我期待每個人都可以免於暴力的傷害,面對創傷可以得到安慰與支持,每次看到服務對象有一點點進步、一點點不一樣,有在慢慢幫助自己修復,我就很為她們感動,真心覺得自己的付出和陪伴是很重要的。而我在工作中難免也會疲憊有壓力,曾經因為和服務對象產生誤會而難過,那時候心裡滿挫折的,沒想到夥伴們和婦女們都不約而同地私下跟我說「辛苦了,她還不夠成熟,還沒有長大。」頓時我就好了。大家用行動給我充份的信任和支持。原來,我在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有許多人在溫暖著我。

文/善牧基金會宣導企劃部專員 胡家韻
文章轉自「獨立評論@天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5695

2025-01-03

善牧雙溪聖誕派對 溫馨團聚好時光💗

善牧雙溪聖誕派對於日前(12/21)在土城修院舉辦,當天正好是冬至,是象徵團圓吃湯圓的日子。「今天的天氣很冷,但因為每個人都帶著一顆溫暖的心,加上孩子們帶來精彩的才藝演出,天真的笑容彷彿煦煦陽光,帶給大家平安快樂的心情。」總為善牧孩子們送暖的雙溪扶輪社,精心規劃了熱鬧溫馨的聖誕活動,與善牧家園的孩子們及離園的大孩子們「回娘家」,共度每年重要的團聚時刻。活動一開始,首先是來自雙溪扶輪社、碧泉扶輪社及雙溪扶青社社友們的祝福,以及善牧張文觀修女與大家分享這個聚會的由來和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並對社友們致上最深的感謝。

緊接著大家一起享用美味豐盛的聖誕大餐,Uncles和Anties準備孩子愛吃的聖誕大餐,像是炸雞、薯條、熱雞湯、蛋糕、甜點、麻油雞和應景的紅豆湯圓,孩子們一口接一口吃得好滿足,飽餐後,大家再移師到修院前的希望大草原聊天、玩遊戲,為了感謝這群陪伴孩子們長大的Uncles和Anties,家園孩子和社工們準備精彩可愛的勁歌熱舞,讓現場整個氣氛都high起來。有超萌可愛的帶動唱,也有動感十足的歌舞表演,讓Uncles和Anties也忍不住跟著節拍一起同樂。


表演中也有雙溪扶青社大朋友們及團康老師帶來精彩的互動節目,雙溪扶輪社、碧泉扶輪社、雙溪扶青社社友們和孩子組隊參賽,一起興奮地「支援前線」,給台上代表闖關的隊友們最大的支持和喝采,整個希望大草原充滿歡笑聲。活動裡還有孩子最期待的聖誕禮物,一波波的驚喜讓孩子們好開心,每一份禮物、麋鹿和聖誕花圈都承載著Uncles和Anties的祝福,孩子們禮物兩手拿不完,返程前還收到Uncles和Anties貼心準備的點心盒,每年在這樣感恩的季節裡,Uncles和Anties與孩子們有著約定,明年大家還要一起共度歡樂溫馨的聖誕時光。善牧基金會張文觀修女說:「孩子長大了,也有家庭、有了未來、有了新的方向,她們永遠記得在聖誕季節時,和Uncles和Anties一起同歡,是大家生命中很寶貴的回憶。」

2025-01-02

台北善牧學園成發順利落幕 看見孩子的堅持與努力

台北善牧學園於12/26舉辦第28-1期成果發表,邀請到學員們的家長、師長及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參與,見證孩子在學習路上的成長,給予肯定的掌聲與稱讚。

本期共有11位學生參與成果發表活動,帶來音樂饗宴、花式籃球、舞蹈、氣球藝術表演及咖啡拉花等多項表演,以他們的熱情與活力讓會場尖叫聲滿棚。此外,28-1期的成果發表也首度由對主持工作有興趣的學生媛芯擔任音樂小精靈,與社工們一同串場、訪問表演者,展現出穩健的台風與清晰的口條,非常具有主持人的架式。

▌每個表演都是用心學習的堅持

今年下半年的颱風假很常落在周四,大大影響到一周一次的音樂課程進度,孩子雖然揚言抗拒表演,但無論是吉他、電子琴、還是爵士鼓的學員,都在活動前努力練習,把最完整的學習成果展現出來。

舞蹈課表演的小周和老師一起站上舞台,說是要簡單呈現,上場前卻仍默默在場外練習了許多次。對於孩子來說,成果表演帶給他們期待也帶來許多壓力,能夠站上舞台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每個堅持都彰顯了他們的進步。

活動還設計了許多跟民眾互動的橋段,氣球藝術課學生現場教台下的觀眾怎麼摺汽球,除了要互動外,還要說出明確的指令;咖啡課的學生現場表演拿鐵拉花,將完成的咖啡送給師長品嘗;花式籃球由四名學生一起表演,邀請台下民眾搭起手,讓籃球靈活的身邊圍繞,一秒成為花式籃球的一員。

此外,學園製作了每個孩子的學習影片,讓關心孩子的家長、師長知道孩子在學園裡都經歷了什麼、學習什麼樣的多元課程,在這個過程中,試探興趣,找出學習優勢,進而默默滋長出對自己的肯定,有了正向的看見。

▌給孩子一份帶著走的禮物

成果發表的節目來自孩子在學園上課的內容展現,像是音樂演奏、熱舞、花式籃球等等,是常常展出的熱門項目,以表演種類來說差異不大,但每場成發因為參與學生的不同,而變得特別。台北善牧學園主任吳金雲說,每場成發都是一場獨一無二的活動,「每期學生都不一樣,遇到的問題也有所差異,預期的成發進度、設定常常一變再變,但社工和講師會推著、拉著孩子前進,讓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舞台,呈現出學習成果」。

學園裡的學生因著過去的學習經驗,有高度挫折感,學園以綜合活動、興趣類、技藝類等三個領域課程,超過20種的選修,共同和學校接住有多元需求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夠穩定作息,在學園裡享受學習。

吳金雲表示,學園裡由講師和社工一起設計出難易度適合學生的課程,協助他們在學習上可以獲得成就感、跟上進度,並與學生討論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引導有不一樣的經驗跟看見,用新的方式在這裡完成學習,「培養出學習態度或者學習習慣,才是孩子在未來能帶著走的最大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