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防制人口販運服務

2023-09-01

工作線上 | 按下暫停鍵,期待返鄉開啟新風景 ─ 專訪南投庇護所生輔員簡莉華

/北區宣導企劃部專員 胡家韻

之前在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服務的簡莉華,每天是教身心障礙朋友學習製作輔具、環保袋等等,透過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按部就班的學習,一個鐵管的連結作業,可能就得花他們好多心血練習,工作時需要的是耐心和引導,後來因為庇護工廠轉型,而善牧正好在徵求生輔員,於是家住南投的莉華就轉到善牧南投庇護所服務。

同樣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南投庇護所生輔員莉華覺得對服務對象付出最大的不同是,以前是一起從學習中,感受學會時那一剎那的開心;而在南投庇護所主要是付出「陪伴」。截然不同的服務內容,但莉華對受助者的溫柔,近20年(包括之前在其他社福機構服務7年)來一如最初,個性樂觀的她,就像一位慈愛的媽媽般,一直守護在受助者身旁。尤其在南投庇護所服務超過10年,她在家園裡親身感受社會變遷帶來人口販運被害者樣態的改變,牽動著台灣社會的發展演進,不同的時空背景,但背後都有著離鄉背井的無奈和悵然。

▋ 默默用行動傳遞關心

「語言不通沒關係,我們還有肢體語言、眼神和心靈交流。」莉華笑著這樣形容,畢竟對每一位來到庇護所的人口販運被害者及非法移工來說,進來就需要遵守家園的規範,這讓服務對象難免心裡充滿防備,再加上可能語言不通,善牧夥伴與服務對象溝通時,彼此之間隔著一道道無形的牆,容易讓工作夥伴產生挫折感。

由於莉華的孩子到外地求學,她索性把這裡當成「家」,她總是這樣想:「在南投庇護所服務,就跟在家裡一樣,大家一起生活、打掃、看電視、運動和聊天,就是再日常不過的生活。」

▋從沒有一覺到天亮過

有時候,初來南投庇護所的服務對象在心境上會有些起伏,激烈的反應讓家園氣氛變得緊張,莉華說:「即使已經熟悉了10多年,但要熟睡還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心情就像媽媽般隨時待命著,總擔心孩子來這裡是否住得慣、是否有臨時狀況需要幫忙…。

「來到庇護所的服務對象一定有他的故事,甚至已經在台灣待了好多年,為了當初想來台灣的原因,後來輾轉成為人口販運被害者,心情一定有很大的衝擊,有抗拒或不開心的情緒是可以想見的。」體貼的莉華一直用同理心處理家園裡的突發狀況,她說:「我們不會主動問他們的故事,但進來這裡,就代表他們人生要轉彎了!而我們希望轉角那端是光亮寬敞的!」所以善牧夥伴會鼓勵他們往前看,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也許接受它需要時間,但大家會一直在旁邊陪伴。

在陪伴時,莉華常常想:「他們隻身踏出國門、在外闖盪,又要躲躲藏藏的日子一定不好受。」一般來說,來到這裡的服務對象一個月後就可以外出,我們也會幫他們在司法等待期間媒合到適合的工作,讓他們可以有收入,貼補目前經濟的空缺,最重要的是不用再受控於不法集團,三餐和日常生活都有工作人員照料著,希望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度過這段空窗期。

當這群服務對象漸漸轉念了,會在假日相揪去台中逛街、跟朋友聚餐,不用擔心被抓,而是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和同鄉朋友一起認識台灣,在回國前對曾經生活過的這片土地留下美好的記憶。

▋異國料理是熟悉家鄉味

看著他們興高采烈地出門去逛街、吃家鄉味,回來時滿足地拎著大包小包的,有趣的是很多美味是工作人員從來沒見過、也沒有品嘗過的「家鄉味」。莉華回憶,有位大陸籍女生,她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玻璃甕,再把白蘿蔔、紅蘿蔔放進甕裡,不像一般醃漬食物放糖或醋,而是簡單放些生薑、青辣椒、紅辣椒,隔天,那甕蘿蔔吃起來脆到不行,完全是食材原本的鮮甜滋味。印尼的Bakwan(蔬菜煎餅)也讓莉華回味無窮:「麵糊加入簡單的高麗菜刨絲,還有家鄉特有的香料研磨成細粉,煎起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異國風味。」

在庇護所期間,社工們也會依個案意願媒合工作機會,看到很多服務對象為了適應新工作花盡力氣,如果不做就要重新評估,對服務對象來說,等於可以賺錢的時間就浪費掉一些,所以即便工作環境有嚴苛考驗,他們也是盡力去做。有時候工作環境裡的低溫,就算戴了好幾層厚的棉質手套,關節還是腫得發黑吃不消,晚上睡覺時常痛得受不了,但他們還是想盡量隔天一早再去賺錢,就會問工作人員是否有藥膏,或是由社工或生輔員晚上帶他們去中醫復健;還曾經有一批服務對象,工作是在工廠研磨模具,即便勞工戴了護目鏡,粉塵還是會跑進眼睛造成刺痛紅腫,那陣子社工及生輔員,晚上都帶他們去看眼科,希望盡可能抒緩他們的不適。

▋一肩扛下生計的壓力

為了生計或想改善家裡的生活,這群移工們在異鄉,除了強忍思鄉之苦,有時候,電話講一講就情緒潰堤,可能因為電話那端傳來親人離世的消息。深知自己離鄉的原因,通常在領薪水那天,大家一定會外出,甚至請假也要這麼做,因為大部份服務對象想盡快把錢寄回家鄉,身上留給自己的都是基本開銷,錢再賺就有。

相處久了自然會有感情,尤其莉華有著溫暖體貼的特質,因此許多個案都會自然地叫莉華「媽媽」,她也覺得很樂意:「只要他們覺得親切就好,如果有爭執,太激烈的時候我會離開現場,希望彼此都可以冷靜下來,事後待他情緒緩和後,我再去關心他想表達什麼?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幫助到他。」所內服務對象如果叛逆、脫序、發脾氣一定背後都有原因、有創傷的,那是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這份特別的工作改變莉華很多想法:「以前總覺得人可以選擇生活,但來了庇護所才發現有人不但選項少、甚至連選項都沒有,要有正面經歷才能克服心裡的恐懼,為自己人生做思考。」

▋跨出那一步 多麼不容易

在善牧南投庇護所服務10多年來,與世界各國的人口販運被害人或懷孕五個月以上或育有未成年子女的移工相處,莉華對這群總是倉皇住進來的異鄉人有著很深的心疼和不捨,也許因為語言隔閡或是驚慌的經歷讓他選擇關上心門,有些到返國前都沒能好好的相處認識,但莉華對每一位來到這裡的人都很欽佩:「為了改變困境選擇踏出國門,來到完全陌生的地方闖盪,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敢與決心,光這一點我就做不到。」也許過程中,遇到受騙受傷或失望,但我們都希望他們以後想到台灣是美好的回憶,而且在這次人生轉彎後,回到母國能找到充滿生機的新風景。

2022-08-10

移 • 善 Migrant Friendly|社區宣導防制人口販運

響應「世界反人口販運日」的「藍心行動」,今年善牧預防人口販運社區宣導「移‧善Migrant Friendly」的首場於7月24日在台北舉行,六名新住民姊妹經過一年多培訓,成為傳遞資訊的種子,走入社區針對移工進行預防人口販運概念及勞動權益宣導,「一起守護人權、杜絕人口販運」!

負責宣導的新住民姊妹分成三組尋找同鄉移工,關懷他們目前在台灣生活的狀況並邀請參與互動遊戲,從遊戲中了解移工經驗或是其他同鄉遭遇的問題,給予資源連結及諮詢回應。過程中,新住民姊妹一開始有點擔心會被誤認成詐騙集團而被拒絕,然而迅速地在交流中找到取信對方的方式後,增加了信心,接下來的宣導越來越「順口」,更勇於挑戰。移工接收到團隊的善意,也很熱心地願意將正確的訊息散播出去,讓更多在台灣工作的朋友了解,如果發生類似被剝削的狀況,可參考手冊內容諮詢求助。

「移˙善 Migrant Friendly」是善牧於109年開始展開的防制人口販運計畫,訓練在台灣有一定生活經驗,語言溝通無礙的新住民姊妹,成為社區宣導大使,讓移工可以經由同鄉的新住民姊妹得到正確資訊。善牧研發專員楊雅華表示,移工在台灣生活時間不長,對台灣信任感不足,比較會相信同鄉的友人;加上移工族群傳遞資訊有自己的方式,比方說移工彼此間的社交軟體Line或是臉書群組、或是在小吃店、雜貨店交流等等,訊息有時候不是很正確,也會有同鄉欺騙同鄉的狀況發生,所以在台灣居住時間較長的新住民姊妹成為很好溝通的橋樑,搭起母國與台灣連結;尤其,許多新住民姊妹也曾經是移工身分,有相同飄洋過海工作經驗,更能明白移工處境及求助阻礙是什麼。

許多移工是花了很多錢,甚至是借貸款才取得到台灣工作的機會,他們有時知道雇主行為是違法的,可是擔心求助之後沒有解決問題,也沒有被判定為人口販運,而雇主生氣不雇用他了,若又找不到下一個雇主就得回國,對移工來說都是很大的風險,因此選擇默默忍耐。楊雅華指出,宣導曾遇到這樣的困境,那至少移工要知道有求助的管道、如何蒐集證據比較恰當,為保障權益多做一點事情,也許時候到了就能夠保護自己。

善牧在防制人口販運的服務中,提供被害人庇護安置服務、全方位學習與成長環境服務外,也強調重視人權及預防宣導的重要性,我們期待移工對自身權益意識的提升,擁有正確清楚的重要資訊,避免自己落入被販運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