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沒有人是局外人

文/善牧基金會使命發展及培育辦公室 湯靜蓮修女

「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施行30週年了!這一路走來從民間團體察覺到社會現象開始,走上少女救援及社會倡議之路,自發行動守護兒少建立社工制度的雛型,到推動專法設置與落實,每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歷程,這必須倚賴各方的努力,才能為孩子撐起一張安全的保護網。

善牧修女會自1987年應台北教區總主教賈彥文的邀請,來台照顧被賣少女,並從事預防工作。當時我走訪花東地區、婦職所、少年觀護所,從服務經驗中發現,家庭暴力、貧困環境和經濟誘惑的陷阱,是讓少女容易落入複雜的性交易犯罪,被黑市控制的原因。

我還記得小梅,她是第一位來到善牧中途之家的少女。小梅的母親有身體障礙無法保護她,父親不知去向,外婆認為女孩子沒有用,結了婚就是別家人,非常重男輕女,她在11歲,差一年就小學畢業的時候,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外婆和舅舅要求親自簽下賣身契,以80萬賣給了養母(老鴇),即便百般不願意,保鑣仍逼迫她接客,只要想逃走,就會被打得半死。養母威脅她若是讓任何人知道真相,那她就會跟其他女孩子一樣被「處理掉」。

小梅15歲時,在一次掃黃專案的大行動,被警方救出來,先進到婦職所,後來來到善牧的少女中途之家。身心受創的她,好幾次都有想不開的念頭,修女們告訴她「你沒有做錯任何事」,鼓勵她「要想辦法創造想過的生活」,也安排一次次諮商,不放棄地用愛慢慢縫補她心裡的傷口。

 

 

在善牧與修女們一起生活的時光,小梅漸漸長出力量,知道自己是有價值、是重要的,開始相信有人願意協助她,也進入校園重拾學業。小梅拿到小學畢業證書的那一刻笑得好開心,她告訴我,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拿到畢業證書,而她做到了。之後,她憑藉著想創造不一樣人生的毅力與努力,甚至拿到高職畢業證書,現在過得很好。

守護每個孩子平安長大,是每個人的責任。近四十年來,善牧與政府有良好合作,救援婦幼、推動法律制定、健全福利體制運作,我們始終相信,每一個兒少性剝削故事的背後,都意涵著孩子如何受到學校、家庭、社會與時代趨勢的影響,因而涉入性剝削的風險。兒少行為是一種警示,提醒人們身邊有許多不良事件發生,而在這些隱於背後錯綜複雜的原因,要有更多的理解和看見,才能守護兒少安全成長。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