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下列情境中,和另一半發生爭執?激動時、開車時、凌晨12點後、喝酒後、身體不舒服或疲憊時、近期一連串不順心後?和另一半爭吵時,你會就事論事還是不斷地翻舊帳?和對方相處,你會不經意地脫口而出輕蔑或指責的字眼嗎?善牧嘉義家庭司法中心製作「解鎖情緒,聽見你心」情緒單張,與被困於親密關係暴力中的服務對象分享,期望藉由情緒單張的宣導,服務使用者能回頭檢視自己和親密愛人的相處歷程中,情緒處理及因應,並認識照顧自己的重要性。
⠀
近年來家暴通報案逐年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3年全台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數已達17.9萬件,較4年前增加約3萬件,其中,又以親密關係暴力(含婚姻/離婚/同居)通報數最多,一年共約8.5萬件,占比近五成,被害人則以女性為主,約占七成,而受暴者從暴力發生到通報,平均得花4.2年,情形嚴重者甚至要耗時6.8年。衛福部資料進一步指出,親密關係暴力可區分為情境式暴力、親密恐怖主義(權控型)、暴力抵抗及互控型暴力;而權控型案件加害人習慣以脅迫、社會孤立、情緒虐待、貶低、掌握經濟等方式,讓被害人變得無助,此時若再加上缺乏足夠經濟、就業及子女照顧等支持資源,被害人就算短暫離開受暴環境,仍難以脫離暴力循環。
善牧長年在第一線服務,就發現善牧所服務的部分婦女,縱使曾經歷多段親密關係,但不論是在哪一段親密關係中,看似已離開上一段暴力關係的她們,似乎總還是會在下一段關係中再度面臨家暴的議題。甚至近年來,我們所服務的婦女中,遭受精神暴力者還不斷成長,例如,常有加害人會威脅受暴婦女,嗆聲:「如果妳敢跟我分手,我就傷害妳心愛的寵物。」
⠀
親密關係中,兩造雙方彼此情誼的經營維繫是個重點,然而,我們學習親子教養、職場溝通,卻時常忽略了和自己最親近的枕邊人溝通協調的重要。為此,善牧嘉義家庭司法中心製作「解鎖情緒,聽見你心」情緒單張,與正面臨親密關係困境的服務對象分享,希望除了提供安全支持外,也能協助他們認識及提升情緒覺察與調適能力,避免暴力再發生。情緒單張內容共分成五大部分,包含促進良好關係與破壞關係的互動方式;建設性的爭吵方法與溝通技巧;情緒高漲時如何降溫,及自我照顧的方法等。
⠀
⠀
善牧嘉義家庭司法中心主任李宜珍說:「藉由情緒單張的宣導,我們期望服務使用者能回頭檢視自己與親密愛人的相處歷程,並在覺察情緒影響行為時,透過情緒管理學習適切的調整方式,同時發展促進良好關係的溝通技巧。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降低衝突發生的機率,也能協助服務使用者在互動中表達需求與感受,進而建立更健康、互相尊重的關係模式,同時認識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期盼她們學會讚美、感謝、肯定自己。當再次面臨衝突,情緒高漲時,也別忘了給自己設立停損點,先離開現場、洗把臉,降降溫,晚點再談,降低再次受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