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的核心價值
善牧的願景:
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
善牧的使命宣言:
以婦幼服務為立基,以家庭服務理念為中心,幫助人群中的弱勢邊緣者建立自我價值與尊嚴,培養抗拒沉淪與積極建設的能力,進而改善其生活,並致力於實踐社會正義與和平。
善牧的核心價值:
- 悲憫:因著愛,尋找世上受傷與被遺棄的人。
- 尊嚴:使人瞭解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進而成長並發揮潛能。
- 和好:和諧共事、消弭衝突、促進溝通,協助每個人在家庭與社會中找到平安。
- 尊重:敏銳察覺文化、宗教、與國情背景差異和不同需要。
- 熱忱:全心全意將時間與才能投入於服務他人,使世界更加美善。
善牧的精神:
要認識善牧的精神,首要知道『善牧』〈Good Shepherd〉的意義。 「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我為我的羊捨命。」(若10:14.16)
(以下是善牧修女會會祖聖于法西亞的話)
「親愛的天主啊!如果我們不去救援我們的鄰人,我們活著有什麼意義呢?」「請記住我們的機構是建立在愛上,也唯有以愛方能支撐他!」
『善牧』代表的是以同感悲憫之心(COMPASSION)尋找失落、看顧弱小、慈愛正義、永不放棄的精神和行動。
耶穌基督是一切聖德的根源,由於祂屈尊就卑讓我們成為祂的合夥人,代祂放牧在祂羊棧中可憐的羊群,因此我們必須積極生活出祂的精神及生命。傚法基督的精 神、慈悲及熱情,就如祂一樣,我們將去尋找迷途的羊,像善牧般地照顧他們,並領他們回到羊棧之中。幫助這些小羊找回身上的「復原力」 (resilience)。使人在面對困難情況時有良好的表現:具有抗拒的能力和積極建設的能力。復原力信賴人的力量,找出人的內在美,與其找出一個人的 弱點設法補償它們,不如發現他的優點與潛力,並懂得發揮它們。
善牧的理念:
- 復原力(Resilience)=生命韌性,是一個人面對各種情況時,無論處境有多艱困,都能堅持下去的一種能力!這種潛在的能力包含抗拒逆 境與正向建構未來的能力。在善牧的工作中,我們十分重視復原力的價值:社會性支持網路與無條件的接納、發現生命的意義、社交技巧與解決問題的技能、自尊與 幽默 感這五個「積木」,正是復原力輔導諮商的有效工具。讓當事人自主自救、打斷幻想、停止等待、離開造成傷害的病原體,在傷痛中及時清醒,鎮靜地面對現實,在 傷痕中建構正面的生活秩序。我們虔心地希望所有遭遇不幸的個案,都能發揮生命韌性、勇於面對未來的生活,走出生命的陰霾。
- 平等-善牧視每一位個案為一個全人,而不是一個有問題的人。我們以尊重的態度與他們工作,看重每一個人潛在的價值。
- 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善牧協助個案能獨立自主,並期待爾後有能力時,也可以去幫助需要協助的人。
善牧的歷史:
善牧修女會的工作精神源自其歐德神父(1601~1680),當他在法國傳教時,他真誠的道理影響許多性工作者,並幫助她們改變生活。因此,在1641年時,聖歐德神父創立仁愛庇護修女會專門為從事特種行業的婦女服務,幫助她們重返社會。 聖于法西亞修女加入仁愛庇護修女會後,為使這工作能夠擴展到世界各地,並實際發揮預防及治療的作用。善牧修女會於1835年由會祖聖于法西亞修女創立於法國。1987年正值台灣雛妓問題嚴重惡化,未成年兒少被押賣從娼的情形震驚社會,遂應天主教台北教區主教之邀來台服務,積極投入實務工作。
- 1990年『財團法人天主教台北教區附設善牧修女會』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登記立案,設立許可函字號:中華民國79年9月4日北市社四字第31369號。
- 1994年立案為『財團法人台北市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設立許可機關日期字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83年6月20日北市社六字20272號。
- 1997年向內政部立案,正式成立全國性基金會,更名為『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許可函字號:中華民國86年2月26日台(86)內社字第8676880號。
- 2008年歐晋德先生成為本會董事長,許可函字號:97證他字第39號登記簿第71冊第49頁第18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