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不被青少年句點 「善牧復原力節」提五大開啟對話方式


連續8年舉辦「善牧復原力節」,善牧基金會今年以「青春不得”了”」為題,再度推出青少年主題影展,精選由陽光普照導演鍾孟宏早期執導影片—「第四張畫」為主打,邀請大家透過影展,一起來了解你我身邊的青少年。影展6/21拉開序幕,分別於台北、新竹、高雄舉辦三場電影播映會。暑假期間,善牧更首度聯合遠傳friDay影音,加碼推出線上影展,精選14部好片,推出「你看片我捐款」活動。

中輟樣貌正在轉變

長年在第一線與青少年為伍,善牧發現,近年來,中輟的樣貌正在轉變,過往大家印象中,逃學而翹家、徘迴街頭的個案,比例正在減少。然而,受到3C盛行影響,許多人藉由網路虛擬世界逃避現實,反而致使情緒障礙、拒學且拒絕外出的少年數量逐漸增加。而社會上某些對於青少年諸如8+9(註2)、屁孩等的負面標籤,讓少年長期處於不被了解的狀態,甚至有狀況而未被覺察,或錯誤對待。因此,運用長年倡導的復原力概念,善牧提出開啟大人與青少年間對話框的五大方式(註1),包括:1. 鬆動刻板視角,客觀眼光看待2. 傾聽與理解,不只看外顯問題3. 用心陪伴,適時引導,成為接住少年的那雙手4. 營造正向經驗,啟動少年自身復原力5. 善用轉譯功能,協助開啟的對話框。期望更多社會大眾因而受益,也推廣復原力並透過對話開啟,讓大家更深入青少年的心。

青少年轉往虛擬世界尋求溫暖

「以前孩子會告訴我們,不想上課,想去出陣;然而,現在很多孩子,寧可待在家裡不外出,也不上學」,善牧新北市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主任高珮熏指出,現在的小孩習慣與手機為伍,當生活中出現他們無法因應的問題,身邊也沒有可供諮詢的成人時,許多人就開始躲進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不去面對現實世界裡的種種問題。曾經就有少年,家中父母感情不睦,在學校又有人際問題,擔心哪天回家後突然發現父母離婚了,因此不敢出門。因為不知道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困境,他轉往虛擬世界尋求溫暖,久而久之,就再也不願,也不知如何與人相處。

除了3C的影響,也有些孩子,因為沒能被好好引導、對待,缺少學習典範,而產生行為偏差。善牧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就有個大家眼中的非行少年,打架、混幫派樣樣來,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少年過去曾有注意力不足、無法安靜坐好…等過動的症狀,卻因為未曾被察覺,從小就被貼上不專心、不安分的標籤。課堂上,四處張望、靜不下來的他,被老師罰站;就連約會,也被女友嫌棄,斥責「你是過動兒嗎?」,成長過程中唯一讓他備感成就的是加入游泳校隊,因為游泳必須一直動,他再也不會因此被責怪。

適時傾聽及引導 發掘復原力

青少年期是孩子「形成自我認同」與「建立角色統整」的重要發展階段。此時,若缺乏適時的引導及成人典範,孩子很容易就被毒品、幫派組織等連結吸引。善牧宜蘭縣市區主任張舜治說,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復原力,亦即生命韌性,不用總想著要有什麼裝備、支援,才能幫助你我身邊的少年,只要適時的傾聽、引導,讓他們發掘內在既有的復原力即可,因為每個生命都擁有能夠幫助自己對抗逆境,積極、正向建構未來的力量。

開啟對話 了解身邊青少年

33年來,善牧持續運用「復原力」,協助青少年走出傷痛,重新找回個人力量,並連續八年舉辦復原力節活動,推廣復原力。2020年善牧復原力節,以「青春不得”了”」為題,再度推出青少年主題影展,同時,運用復原力理論中,「社會支持網絡及無條件接納」、「社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幽默的能力」、「正向看待自我的能力」、「探索生命的意義」等五大積木概念,提出開啟對話框的五大方式,邀請大家透過啟動對話,一起來了解你我身邊的青少年,適時地給予陪伴、協助。

2020善牧復原力節感謝大瓏企業獨家贊助,遠傳friDay影音、鹽旅社等企業共襄盛舉。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復原力,並一起來關心你我身邊的青少年,善牧更首度與遠傳friDay影音跨界合作,舉辦「青春不得了」線上影展,號召民眾一同觀賞精選電影、理解青少年面臨的困難與自身韌性,如入圍今年台北電影節14項獎項之青春勵志電影《下半場》、韓國票房黑馬觀影人次破300萬《青春催落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電影《A+瞎妹》等,活動期間在遠傳friDay影音限定專區觀看指定電影,每看一部,遠傳friDay影音就會捐贈一元給善牧基金會。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