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單親及收出養服務(舊分類)

2022-12-06

要等我回來喔!

來到兒童之家的孩子,從進家園的第一天,就是希望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無論這個「家」是原生家庭的家、爸爸的家、媽媽的家、還是一個新家庭,都希望孩子們可以擁有專屬的愛與照顧,平安長大。今年,兒童之家陪伴一對雙胞胎姊妹,找到回家的路,經過一年和新爸媽漸進式相處,過年前順利完成國際收養手續,在荷蘭新爸媽的帶領下搭飛機回家,開始嶄新生活。

「本來是去年聖誕節前新爸媽會來到台灣,但媽媽從荷蘭要上飛機前的採檢確診,所以來台灣這件事情延遲了。」兒童之家主任陶明蕙說,因為疫情關係,來台灣的路一波三折,到後來媽媽解隔離、康復、媽媽爸爸一起到台灣入境篩檢陰性、進隔離所隔離期滿篩檢陰性……通過層層關卡之後,終於順利擁抱透過視訊看了一年多的孩子。見面當天孩子們看到新爸媽後露出靦腆笑容,媽媽張開雙臂緊緊把兩姊妹擁入懷,爸爸在一旁看著,默默拭淚。

<p>&nbsp;</p>

▋手搭手,陪伴走過人生歷程
三年前,兩姊妹剛來兒童之家年僅一歲半,正是需要餵奶包尿布的時期,一般孩子已經牙牙學語,他們卻「惜字如金」,家園盡力協助孩子獲得全面發展,安排早療課程。「他們都聽得懂,會點頭搖頭,不知道為什麼,都不講話,只有拿東西出來問要不要吃,他才跟你說好,其他都不講。」陶明蕙分享孩子剛來家園時候的狀況。為此,兒童健檢時,特別提出來與醫生討論,醫生看著兩個小姊妹說:「你們是故意不想講話吧」小姊妹傻傻地笑了起來。

一路陪著孩子練習表達,直到過了兩歲半,他們才漸漸願意說話,而且越講越多,到後來可以對答聊天停不下來,這段從不想開口到對答如流的路,走了整整一年。

好不容易讓孩子熟悉國語,在國際收養配對成功後,家園又再陪著孩子做環境轉換的練習。荷蘭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收養爸媽完全不會講中文,孩子剛開始語言不通沒辦法與父母溝通,該如何表達需求呢?「帶著孩子學習用圖卡溝通,例如肚子餓了,找出飯的圖卡或是吃的東西,若是想去廁所,就拿出廁所的圖卡,頭痛、不開心都是用圖卡表示,藉由圖卡重新學語言,希望能順利轉銜孩子未來生活。」陶明蕙說。

▋離開,需要好好說再見
收養無論對父母或是孩子來說,都是很慎重的事情,兒童之家從去年開始為這對雙胞胎姊妹準備「有新的爸爸媽媽要來照顧他們」這件事,也努力讓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孩子明白「離開」兒童之家是什麼意思。

四歲的孩子對「離開」這個詞能夠理解多少呢?兒童之家的保育媽咪與孩子們做了一個倒數日曆,標上他們的行程:這一天會跟新爸媽視訊、這一天新爸媽已經到了台灣,正在隔離、這一天會和新爸媽碰面,隔天一起出去玩、然後倒數到了這一天,你們會離開兒童之家,不會再回來了、這天你會去搭飛機,接著你會跟新爸媽在家裡生活……,一天一天陪著孩子倒數在家園的最後生活。過程中孩子非常焦慮,懵懵懂懂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坐飛機會怎麼樣?」「搭飛機就不會回來了嗎?」面對他們的提問,社工和保育媽咪一次又一次講解、耐心的解答問題,並且不斷預告有新爸媽會到國外生活這件事情。

陶明蕙分享,「這對小姊妹從一歲半就在家園生活,和保育媽咪的依附關係是非常濃厚的,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帶他們好好說再見、模擬可能的狀況,讓他們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當分離時間越來越近,某一天孩子突然問保育媽咪一句「那我長大可以回來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隨即又說,「那你們要等我喔,長大之後回來喔。」聽見孩子的童語,保育媽咪哭成一片。那一刻我們知道,他明白自己即將會發生什麼事,也接受了這件事。
▋找到回家的路
小姊妹在原生家庭中是隔代教養,阿嬤身邊已經有三個小小孩需要照顧,加上兩姊妹,一個人要看顧五個小小孩,有時候必須要出門買東西,只好把兩個小娃獨留在家,速去速回。論起體力與經濟,阿嬤難以顧及兩姊妹,一直希望他們可以找到好人家,獲得更多資源與愛護。經過溝通與評估,不得已忍痛做出先將孩子安置在兒童之家、安排出養的決定。

「希望能幫兩個孩子找到一個好的家庭」是阿嬤最後的心願。兩姊妹入住當天,阿嬤特別和孩子一起來,看了家園環境,了解家園可以提供的資源,陪了他們好一陣子才搭車返家,而後阿嬤只要到花蓮看醫生,就會想順路來看看這兩個惦記在心頭上的孩子。

「去年年初阿嬤過世了,來不及看到這兩個孩子找到好家庭,但現在兩姊妹順利出養,已經在荷蘭有了新的生活,過得還不錯,我們也算是完成他一直以來的願望。」陶明蕙略帶感慨地說。

兒童之家不只是提供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安置孩子的地方,當孩子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家園用許多愛的大手牽著小手,陪伴走往人生許多不同階段,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這條路也許要走得很長很久,卻始終持續努力著……

2022-11-22

🎉 台南嬰兒之家舉辨野餐party 🌸 闖關活動來歡迎露晞寶貝們回娘家

「哇!好可愛的野餐party!」善牧台南嬰兒之家今年露晞寶貝回娘家活動,以公益租借距離家園600公尺的台南振興里活動中心與開元振興公園,佈置成美麗的親子野餐闖關園區,來迎接每位回娘家的寶貝與家庭,同時,家園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陳政智副教授與家長們分享疫情下的3C教養方式,精彩的活動內容讓每個家庭與孩子們都滿載而歸。

善牧台南嬰兒之家自100年至111年6月已協助250個孩子順利在國內完成收養,為給予收養家庭支持與交流,每年11月感恩節前後,台南嬰兒之家都會精心籌劃收養家庭聚會活動,透過不同主題式的活動安排,邀請家庭們回到熟悉的家園一起歡聚同樂、聊聊陪伴孩子的心情與成長,同時收養父母可以藉此機會學習親職教養知能,父母間交流更適當的身世告知方式和技巧等。

今年露晞寶貝回娘家活動,台南嬰兒之家與「來來來野餐趴」合作,將開元振興公園佈置成時下流行的野餐派對,並邀請長期與家園合作的元品心理諮商所、禾心心理諮商所、張老師基金會、台南中心、職能治療師等網絡單位擺攤,提供有趣好玩的測驗與遊戲,幫助收養家庭更認識孩子的發展及接觸多元資源,同時也提供家長心理紓壓的機會。

此外,也有來自收養家庭擔任闖關關主,設計像是百變氣球、彩繪指甲、滾滾樂等遊戲,還有由來來來野餐趴邀請的港明中學桌遊社組成的桌遊攤位、來來來志工團隊組成的手作攤位,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完成闖關任務的家庭,現場還可以兌換好吃的手工漢堡及摸彩,家庭們拿著家園準備好的餐盒及活動紀念品,在公園裡享受美好的滋味。

下午親子分流,由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政智與家長們談親職教養,孩子們則依年齡由Happy姐姐、來來來野餐團隊、小吳老師們帶領活動。今年親職教養的主題,特別針對這二、三年來因疫情的影響,學校被迫視訊教學,孩子接觸3C時間變長,如何來拿捏給孩子使用3C的時間與原則。

陳政智副教授分享,現在是多元化的時代,孩子在網路上就能找到很多知識,當父母已經很難扮演「教」的角色,反而需要多學習「陪伴」孩子,在日常生命中以身教的方式,教導孩子在學校學不到的「社會事」,也是日本人所說的「街頭智慧」,學習在社會上如何懂得進退應對,建立孩子品格與人際關係經營上的基礎。

在教養上,我們經常只教一半,比方說當訓斥孩子不要亂丟書包時,父母往往只會說:「書包不要亂丟!」,而少了後面那一句:「書包要放到櫃子裡。」稱讚時也常常是這樣,父母親會說:「你好棒!」但卻少了說明孩子做得很棒的原因。

3C孩子比我們走得更前面,不同國家對於孩子幾歲可以拿手機,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問題並不在於何時要給子手機或是使用社群媒體,而是要教孩子如何聰明使用手機、社群軟體及上網行為,必須先讓孩子知道使用手機的責任,彼此間達到使用規範共識,才來思考要不要給孩子手機。

陳政智副教授建議家長們,平時可以多培養與孩子共同活動的時間,如:暑假出遊、假日溜狗、打球等,養成多元興趣,不要讓孩子因為無聊而轉向手機,此外,可以考慮將家裡的電腦放在公共的空間,可注意與了解孩子上網的情形與認識的朋友,如孩子有網路沉迷的情形,須審慎處理,並向專業人員求助。

台南嬰兒之家表示,收養後的家庭支持工作,是機構對於每個出養兒少的愛與責任,活動的籌備充滿艱辛,但能協助收養家庭在面對不同階段的教養任務更具信心,以及協助孩子們認識新朋友、認識自己是善牧寶貝,使得這場聚會深具價值與意義。

2022-11-02

松德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成果💖創造共好,走向更好

善牧位在松德路上的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即將於112年搬遷至廣慈社會住宅,10月20日舉辦成果展,展現中心開辦8年來的服務歷程及婦女作品,豐富而精采。然而,服務不會停歇,搬遷前仍持續在現址為信義區的婦女與家庭提供多元課程及各項福利、法律等資源連結,秉持著「創造共好,走向更好」的精神,與大家一同打造更美好的未來生活。

善牧台北市區主任郁佳霖表示,中心開始的時候是工作人員思考可以為社區做什麼,現在是社區告訴中心可以一起做些什麼,這個成長是大家共同創造的一起好,再走向更好。

一步一腳印的服務,中心找到在社區的定位,台北市松德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連雅萍表示,希望像巷口早餐店那樣親民,只有家裡有什麼事情,都能來中心獲得支持。

放映婦女訪談影片,暢談中心陪伴過程與走過低潮的收穫,讓觀眾感動不已。

社工介紹中心服務歷程,從服務中看見婦女及家庭需要,開創更多適合且多元的活動。

展場中展示許多婦女的手作品,從一開始覺得製作好困難,經過講師一步步帶領,每件屬於自己風格的成品都讓婦女充滿成就感。

婦女們繽紛的粉彩畫作品,讓觀展者用手機紀錄下來。

婦女介紹自己生命樹作品,從一開始辛苦帶著孩子,覺得未來充滿荊棘,在中心陪伴與鼓勵下,生活逐漸雨過天晴,離自己夢想中的家又距離更近一些。心境不同,創造出來的作品也有些許差異,在第二幅作品的呈現上,色彩繽紛,掛在樹上代表荊棘的鈕扣不見了,轉而是縫上滿滿恩人的簡稱。

感謝許多網絡夥伴、志工及社區婦女們的參與,成果展大成功!

2022-08-11

寧心園的年輕小爸媽|為母則強的小玉,被錢追也不放棄!

文/北區宣導企劃部 胡家韻
小玉是隔代教養的孩子,由阿公阿嬤帶大的她,擁有善解人意和刻苦耐勞的特質,表現於外的是堅強的「阿信」形象。看著同學擁有父母給的溫暖,她心中對家的渴望油然而生,希望儘早也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自己生命中缺少的那一塊,不要讓下一代也有遺憾,她一定會竭盡所能地呵護好不容易建立的溫暖的家。後來遇到了阿強…

兩個孤單的靈魂有了停靠的港岸,很快陷入愛情泡泡中,得知小玉懷孕時,熱戀中的小倆口想共組家庭、迎接下一代的誕生。家計方面,很有生意頭腦的小玉,曾經跟男友一起經營網拍,看著訂單源源不絕地進來,讓他們對未來有許多憧憬,小玉希望之後能攢點錢創業,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

<p>&nbsp;</p>

▋結婚沒有想像中容易
但婚姻大事,年輕的他們想得太單純。長輩對這段婚姻有所遲疑,因此婚事一直延宕著,加上阿強的媽媽常找他出去,好一陣子不見人影,留下小玉獨自照顧小寶寶;另外,當阿強媽媽詢問生活費時,沒有經濟基礎的他們,開銷已捉襟見肘,又不小心借錢借到高利貸,小強無心的回答:「錢被小玉拿去用了!」讓這樁不被祝福的婚姻更雪上加霜。

小玉和阿強是在打工時認識的,交往後,阿強就不准她跟男同事說話,後來有了小孩,只要小玉跟男生講話,阿強就醋勁大發。有一次小玉剛進家門,阿強狠狠摑了她一巴掌,懷疑她在外結交新歡,這掌摑下去,徹底撕裂了彼此的感情,小玉想驗傷,但全身湊不到300元驗傷費的她,也只能無奈作罷。

<p>&nbsp;</p>

▋經歷讓她遍體麟傷
事過境遷,當小玉連絡善牧社工時,才知道家暴的驗傷是不需要費用的,但已錯失採證時機,但緊接上演的是阿強與小玉對孩子監護權的「爭奪戰」,男方一直想把孩子「要回來」,幾經波折小玉好不容易把孩子留在身邊。當她正想喘口氣時,看到之前生活入不敷出時簽下的高利貸,連本帶利已滾出驚人的數字,接踵而來的遭遇,把她折磨得遍體麟傷。

孩子還小的時候,小玉做過餐飲、燒烤、代工廠、擺攤等,迫於無奈地頻繁換工作,過程中又遇到雇主欠薪…等。心灰意冷、身無分文的她向善牧社工求助,才知道遇到勞資糾紛可以向勞工局申訴…。善牧寧心園尹雅群主任心疼地說:「看著小玉一年到頭被錢追著跑,我們都好不忍心,但小玉的韌性超乎想像。」為了孩子,她為母則強,咬著牙挺了過來。

對於人生中,臨時插進來的課題,來得早了些,但那是她人生渴望的目標之一,即使得付出加倍心力來呵護這個小生命。轉眼間,孩子現在上幼兒園了,她也開始規劃想找一個靠近學區的住處,以及一份正職工作安定下來,這樣下班就有時間專心陪孩子。

<p>&nbsp;</p>

▋掩不住為人母的喜悅
也許快節奏的生活步調,讓20多頭的小玉沒辦法想太遠,但她小心翼翼地處理好眼前遇到的困難,該堅持、要求助的部份,她義無反顧、從無怨言的去克服。漸漸地,小玉成長路上的雜草、碎石愈來愈少了,善牧寧心園尹雅群主任說:「當青少年成為年輕爸媽,他們的經濟基礎可能沒有成人穩定,但為人母的喜悅和權利,不應該被相對地剝奪或特別看待。」小玉這一路走來十分辛苦,但她沒有後悔或想放棄過:「遇到事情就樂觀面對。」

▋遇挑戰樂觀以對
想起她帶孩子來善牧上的第一堂課是「親子瑜珈」,小玉暫時拋下生活中的煩擾,社工們看著母女動動手、搖搖腳,沈浸在甜美的親子時光中,臉上散發著為人母的快樂與滿足,燦爛笑容跟她的堅持一樣,沒有改變過甚至更加閃閃發亮。跟所有媽媽一樣,也許生活的變動是育兒必經的歷程,但是小玉知道唯有內心強大著,擁有「復原力」的她,對接下來的挑戰樂觀以對,因為孩子是支持她勇敢往前的最大力量。

2022-05-20

為孩子返家前做最好的準備-不要放棄,未來就有無限可能

對父母親來說,孩子能健康長大是他們的最大心願。來到善牧台南嬰兒之家的孩子,多是原生家庭無力照顧因而透過出養方式為孩子另尋一個家。考量到孩子的未來,「放手」是他們能為孩子做得最後選擇。

台灣現行的兒童安置政策,首先是以親屬安置為優先,若無合適親屬可協助照顧,才會將孩子轉送到寄養家庭照顧,而安置機構則是最後一項選擇。因此,近期來到善牧的孩子,議題也較以往多元,而善牧在孩子的照顧上,更需要花費多一些的心力與陪伴。

孩子來到善牧台南嬰兒之家後,我們會依照年齡分成A(1~2歲)、B(6個月~1歲)、C(0~6個月)三區照顧,再依據不同年齡,每月設計不同的教案主題,刺激孩子發展。善牧台南嬰兒之家安置部副主任-柯貞妃分享,「有些來到這裡的孩子,可能因為生母在懷孕時期狀況不是很好,無論是情緒不穩或是有服用毒品等不良嗜好,都會導致孩子出生後在發展上會出現一些狀況,因此我們相對需要花費多點耐心,陪伴孩子走過漫長的學習歷程。」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

嬰兒之家的保母邊唱著歌邊幫C區孩子做四肢按摩,這是他們每天的行程,主要是為了透過按摩與互動去降低孩子敏感度,同時增加孩子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指幼兒對於照顧者所產生的依戀情感,這是一段需要培養的過程。而照顧者與幼兒互動的品質也會持續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因此,為了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在善牧嬰兒之家的孩子都會以區為單位,固定由同一組保母24小時輪班照顧。

雖然善牧台南嬰兒之家是機構式安置單位,礙於一些限制,孩子無法擁有一對一的照顧,但是,我們仍堅持著善牧的核心價值,希望營造一個像「家」的機構,盡所能照顧好來到這裡的每一個孩子。

B區的孩子正值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發展階段,開始學習爬行與坐立,因此保母將四月教案主題訂為「音樂會」,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孩子透過搖鈴、拍鼓、按鈴等動作訓練精細發展,而這些看似簡單的肢體動作,其實也是孩子爬行前的訓練,更是成長的重要基礎。

由於機構式環境無法擁有一對一的照顧者,因此,孩子的需求有時候無法立即被滿足,再加上孩子被擁抱、碰觸的機會也相較在家庭成長的孩子次數來的低,這也導致他們的觸覺相對其他孩子較為敏感。因此,善牧在教案中嘗試帶入紗巾的碰觸,除了希望藉此減低孩子敏感,同時也能透過觀察孩子拉下身上的紗巾動作,確認孩子的認知發展狀況。

A區的孩子年齡最大,已經能夠自己走路了,因此針對A區的孩子,我們主要希望能培養他們生活自理的能力。保母會在日常中引導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吃飯、收拾玩具、喝水…等。

除此之外,四月份的教案為認識顏色及形狀,A區保母設計了許多活動,像是透過購物遊戲讓孩子認識購物車上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用不同顏色的圓形貼紙訓練孩子在認識顏色的同時也能加強拿取、黏貼等精細動作發展,還有繽紛的水彩繪畫活動以及繪本閱讀…等方式,都可以促進孩子學習發展能力。

尋家之路是一段漫長的過程,但孩子的發展更是不容延遲。柯貞妃副主任分享,「我們遇過許多孩子,在一開始來到嬰兒之家的時候,狀況不是很好,可能是因為媽媽在孕期有一些狀況,連帶影響到肚子裡的孩子。我們有一個孩子剛到嬰兒之家的時候有藥癮議題,四肢很僵硬,我們都形容她像機器人。但在我們不斷的按摩、復健或是進行輔助運動後,孩子的發展狀況已漸漸好轉。現在的她已經變得很會爬行,活動力一點都不輸同年齡的孩子呢!」

善牧重視每一位孩子返家前的發展狀況,盡所能照顧好每一位孩子,陪伴他們踏上回「家」的旅程。看見這些孩子的轉變,也讓我們更加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照顧,孩子就能擁有無限的可能!

2021-12-09

給予沒有後援的年輕媽媽陪伴新生命的力量

文/寧心園服務個案分享

我是一名年輕媽媽,去年認識了男友,他很照顧我也很疼愛我,會徵詢和尊重我的意見,滿足我的需求,後來我便與男友同住一起。我們兩個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日子過得很自在,但在有了寶寶之後,我發現我的體力負擔越來越大,常因為身體不適的關係,影響到工作表現。

辭去工作之後,男友很照顧我,但想到之後要育兒、坐月子,沒有生產經驗的我,身邊沒有親友可以提供我相關協助,也沒有人可以教我或幫我坐月子或是照顧育兒。後來透過市政府的社工得知,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寧心園可以協助年輕媽媽待產跟坐月子,裡面也會有人教我怎麼照顧小寶寶,我覺得好像看到了希望,但又有點擔心和男友分開到陌生的環境去生活。

透過您的長期捐款,幫助許多弱勢家庭、婦女與家創兒,您的愛心,是我們服務的有力支柱,讓我們得以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跟男友討論後,我決定到寧心園待產及坐月子。剛到這裡時,確實有些不習慣,因為原本在家只有我跟男友,在這裡有好多人一起住,大家的習慣不太一樣,我的個性安靜,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聊天,常常感到尷尬。

但是這裡的人都很照顧我,社工請護理師來教我怎麼辨識產兆,讓我了解懷孕時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而家園內的生輔姊姊跟阿姨時常關心我的肚子有沒有硬、教導我怎麼煮飯,讓我也慢慢熟悉了家園的生活。

之前我在家裡都是外食,或是去男友的阿公家吃飯,我發現連切菜這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切大切小、斜切或是滾刀切,其實都是功夫,在生輔阿姨和姊姊細心的指導下,我學會烹飪,未來我回家後也可以開始煮給男友或者寶寶吃了。

在寶寶出生後,我才明白照顧寶寶多麼不簡單,從接他回來之後,我沒有一天晚上是好好睡覺的,寶寶哭得很慘的時候,我也好想一起哭,幸好生輔姊姊跟阿姨都會來我房間幫我照顧寶寶,他們教我用乳液幫寶寶按摩減少脹氣,孩子舒服的話也就不會哭鬧了。這個方法好有效,因為我的孩子不太會打嗝,有時候都不知道他的肚子到底還有沒有氣在裡面。

家園很貼心,因為幫孩子換大小號,房間裡常有一些很重的味道,家園得知便提供我除臭噴霧,讓我的房間可以維持乾淨清新,此外,社工在我坐月子時請護理師協助我產後照顧及排惡露,護理師讓我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照顧寶寶雖然很重要,但是照顧自己也同樣重要。

在離開家園的那天,社工及生輔員擔心我回去之後育兒開銷大,給我很多的東西,有寶寶的沐浴乳、乳液、奶瓶消毒鍋、奶瓶還有嬰兒背巾;也有大人使用的洗髮乳、沐浴露及衛生棉。真的很謝謝善牧寧心園,在我困難的時候,給我很多幫助,教我很多知識,也給我許多鼓勵,讓我可以好好面對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