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善牧學園於12/26舉辦第28-1期成果發表,邀請到學員們的家長、師長及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參與,見證孩子在學習路上的成長,給予肯定的掌聲與稱讚。
本期共有11位學生參與成果發表活動,帶來音樂饗宴、花式籃球、舞蹈、氣球藝術表演及咖啡拉花等多項表演,以他們的熱情與活力讓會場尖叫聲滿棚。此外,28-1期的成果發表也首度由對主持工作有興趣的學生媛芯擔任音樂小精靈,與社工們一同串場、訪問表演者,展現出穩健的台風與清晰的口條,非常具有主持人的架式。
▌每個表演都是用心學習的堅持
今年下半年的颱風假很常落在周四,大大影響到一周一次的音樂課程進度,孩子雖然揚言抗拒表演,但無論是吉他、電子琴、還是爵士鼓的學員,都在活動前努力練習,把最完整的學習成果展現出來。
舞蹈課表演的小周和老師一起站上舞台,說是要簡單呈現,上場前卻仍默默在場外練習了許多次。對於孩子來說,成果表演帶給他們期待也帶來許多壓力,能夠站上舞台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每個堅持都彰顯了他們的進步。
活動還設計了許多跟民眾互動的橋段,氣球藝術課學生現場教台下的觀眾怎麼摺汽球,除了要互動外,還要說出明確的指令;咖啡課的學生現場表演拿鐵拉花,將完成的咖啡送給師長品嘗;花式籃球由四名學生一起表演,邀請台下民眾搭起手,讓籃球靈活的身邊圍繞,一秒成為花式籃球的一員。
此外,學園製作了每個孩子的學習影片,讓關心孩子的家長、師長知道孩子在學園裡都經歷了什麼、學習什麼樣的多元課程,在這個過程中,試探興趣,找出學習優勢,進而默默滋長出對自己的肯定,有了正向的看見。
▌給孩子一份帶著走的禮物
成果發表的節目來自孩子在學園上課的內容展現,像是音樂演奏、熱舞、花式籃球等等,是常常展出的熱門項目,以表演種類來說差異不大,但每場成發因為參與學生的不同,而變得特別。台北善牧學園主任吳金雲說,每場成發都是一場獨一無二的活動,「每期學生都不一樣,遇到的問題也有所差異,預期的成發進度、設定常常一變再變,但社工和講師會推著、拉著孩子前進,讓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舞台,呈現出學習成果」。
學園裡的學生因著過去的學習經驗,有高度挫折感,學園以綜合活動、興趣類、技藝類等三個領域課程,超過20種的選修,共同和學校接住有多元需求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夠穩定作息,在學園裡享受學習。
吳金雲表示,學園裡由講師和社工一起設計出難易度適合學生的課程,協助他們在學習上可以獲得成就感、跟上進度,並與學生討論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引導有不一樣的經驗跟看見,用新的方式在這裡完成學習,「培養出學習態度或者學習習慣,才是孩子在未來能帶著走的最大禮物」。